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060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包括一内燃烧器头、一外燃烧器头、一燃烧器上体、一燃烧器下体,其中燃烧器上体和燃烧器下体连接,在燃烧器上体上还与内燃烧器头连接,内燃烧器头与外燃烧器头连接,所述燃烧器上体和燃烧器下体连接后形成有三个水平设置的引射管,在燃烧器上体上还设置有三个混合燃气通道,每个混合燃气通道与一引射管连通,在燃烧器下体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座,分流座上设有三个外燃烧器喷嘴,每个外燃烧器喷嘴皆位于对应的一引射管的入口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热效率高,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器,主要用在台式和 嵌入式家用燃气灶具中,属于燃烧器

技术介绍
双喷燃烧器是指由两个供气通道提供燃气,并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燃烧系统,其 中,一个供气通道提供内圈火所需燃气并通过一个喷嘴实施驱动,另一通道提供外圈火所 需燃气并通过一个或数个喷嘴实施驱动,内圈火与外圈火可分别通过调节燃气流量实施火 力控制。燃气燃烧器按燃烧所需一次空气的取自部位可分为上进风燃烧器与下进风燃烧 器,上进风燃烧器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取自灶具台面的上方,下进风燃烧器燃烧所需的一 次空气取自灶具台面的下方。上进风燃烧器通常按驱动外圈火的引射管布局形式分为水平 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与垂直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目前,应用中的水平引射管式上进 风燃烧器均为单引射管式,虽然燃气与空气混合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使用 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燃气与空气混合仍不充分,易产生黄焰,尤其在输出功率较大时更明 显;2.由于单引射管式上进风燃烧器需配置一个孔径较大的外燃烧器喷嘴,且该喷嘴通常 安装在离燃烧器中心较远的位置,当喷嘴喷射燃气流时,从燃烧器周围进入的空气均向喷 嘴所在位置流动,使气流分布很不均勻,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次空气系数,同时,部分流经燃 烧器中心部位的气流对内燃烧器喷嘴喷射的燃气流产生干扰作用,使内圈火的燃烧工况变 坏;3.由于受结构限制,单引射式上进风燃烧器的引射管出口与混合气通道相连处往往存 在急弯现象,明显增加了引射阻力,影响燃烧效果;4.混合气流分布不均勻,火焰均勻性较 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 喷燃烧器,该燃烧器结构紧凑、合理、热效率高,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气分布均勻,具有 良好的燃烧效果。本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 进风双喷燃烧器,包括一内燃烧器头、一外燃烧器头、一燃烧器上体、一燃烧器下体,其中燃 烧器上体和燃烧器下体连接,在燃烧器上体上还与内燃烧器头连接,内燃烧器头与外燃烧 器头连接,所述燃烧器上体和燃烧器下体连接后形成有三个水平设置的引射管,在燃烧器 上体上还设置有三个混合燃气通道,每个混合燃气通道与一引射管连通,在燃烧器下体的 底部设置有分流座,分流座上设有三个外燃烧器喷嘴,每个外燃烧器喷嘴皆位于对应的一 引射管的入口端;在燃烧器上体上还设置有内燃气入口、内燃烧器喷嘴、热电偶、点火针。分 流座的设置使三个外燃烧器喷嘴供气通道的直径和长度相同,确保三个通道的流阻相同, 三个外燃烧器喷嘴前压力也相同,从而使三个外燃烧器喷嘴的工作状态保持一致,为外圈 火焰的均勻性提供了保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三个水平设置的所述引射管和与其连通的混合燃气 通道以及三个外燃烧器喷嘴皆沿圆周方向均勻设置,所述外燃烧器喷嘴与引射管位于同一 轴线上。这样设置使从燃烧器周围进入的空气流也为圆周均勻分布状态,有效降低对内燃 烧器喷嘴射流的干扰,同时,喷嘴采用三个燃气喷射量为1/3额定值的喷嘴,使气流更为平 稳,确保一次空气系数达到规定值。在外燃烧器头内设置有三个混合气出口,每个混合气出口处还皆设置有一阻流 板。这三个混合气出口分别与上述三个混合燃气通道相通,阻流板的作用是控制一次空气 系数和促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充分,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和火焰的均勻性并降低黄焰倾 向。每个所述引射管中心线与其连通的一混合燃气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度,这样设置有效避免了急弯现象,使燃气平顺转向,从而降低引射阻力以及优化燃烧效果 ο所述内燃烧器头、外燃烧器头上分别设置有内燃烧器盖、外燃烧器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优点是1.圆周均勻设置的三个水平设置的引射 管使燃烧器的进风气流分布更为合理、有效;2.引射阻力小,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具有良 好的燃烧效果;3.热效率高,火焰均勻、一致;4.功率大,对于高热值燃气具有较好的适应 能力;4.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燃烧器上、下体连接后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 器,包括一内燃烧器头4、一外燃烧器头3、一燃烧器上体5、一燃烧器下体6,其中燃烧器上 体5和燃烧器下体6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与内燃烧器头4连接,内燃烧器 头4与外燃烧器头3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燃烧器上体5和燃烧器下体6连接后形成有三 个水平设置的引射管51,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设置有三个混合燃气通道52,每个混合燃气 通道52与一引射管51连通,在燃烧器下体6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座7,分流座7上设有三个 外燃烧器喷嘴71,每个外燃烧器喷嘴71皆位于对应的一引射管51的入口端;在燃烧器上 体5上还设置有内燃气入口 53、内燃烧器喷嘴56、热电偶54、点火针55。三个水平设置的所述引射管51和与其连通的混合燃气通道52以及三个外燃烧器 喷嘴71皆沿圆周方向均勻设置,所述外燃烧器喷嘴71与引射管51位于同一轴线上。在外 燃烧器头3内设置有三个混合气出口 31,这三个混合气出口 31分别与上述三个混合燃气通道52相通,这样就形成输送混合燃气的通道,在每个混合气出口 31处还皆设置有一阻流板 32。每个所述引射管51中心线与其连通的一混合燃气通道5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度。所述内燃烧器头4、外燃烧器头3上分别设置有内燃烧器盖1、外燃烧器盖2。在外燃烧器头3与燃烧器上体5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进入燃烧内部的通道,从此 通道进入的空气用于内、外引射管所需的一次空气和内燃烧器所需的二次空气。本技术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燃烧系统,其中一个是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气从外 燃烧器燃气入口 72进入分流座7并从三个外燃烧器喷嘴71喷出后与空气进入三个水平引 射管51,燃气与空气混合气经引射管51、混合燃气通道52、混合气出口 31、阻流板32进入 外燃烧器头3处,从外燃烧器头3的火孔流出并燃烧,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取自火孔周围的 空气。另一个是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气从内燃气入口 53进入燃烧器上体并从内燃烧器喷嘴 56喷出后与一次空气进入内燃烧器引射孔41,燃气与空气混合气经内燃烧器引射孔41进 入内燃烧器头4的火孔流出并燃烧,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取自从外燃烧器头与燃烧器上体 之间进入的空气。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燃烧器头(4)、 一外燃烧器头(3)、一燃烧器上体(5)、一燃烧器下体(6),其中燃烧器上体(5)和燃烧器下 体(6)连接,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与内燃烧器头(4)连接,内燃烧器头(4)与外燃烧器 头(3)连接,所述燃烧器上体(5)和燃烧器下体(6)连接后形成有三个水平设置的引射管 (51),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设置有三个混合燃气通道(52),每个混合燃气通道(52)与一 引射管(51)连通,在燃烧器下体(6 )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座(7 ),分流座(7 )上设有三个外燃 烧器喷嘴(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个引射系统的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燃烧器头(4)、一外燃烧器头(3)、一燃烧器上体(5)、一燃烧器下体(6),其中燃烧器上体(5)和燃烧器下体(6)连接,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与内燃烧器头(4)连接,内燃烧器头(4)与外燃烧器头(3)连接,所述燃烧器上体(5)和燃烧器下体(6)连接后形成有三个水平设置的引射管(51),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设置有三个混合燃气通道(52),每个混合燃气通道(52)与一引射管(51)连通,在燃烧器下体(6)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座(7),分流座(7)上设有三个外燃烧器喷嘴(71),每个外燃烧器喷嘴(71)皆位于对应的一引射管(51)的入口端;在燃烧器上体(5)上还设置有内燃气入口(53)、内燃烧器喷嘴(56)、热电偶(54)、点火针(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强邹伟钱存高少华王士勤蔡镇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皇中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