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滤出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01256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滤出液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垃圾滤出液经调节池后依次采用混凝沉淀法和投加二氧化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主要去除滤出液中的悬浮物、部分有机物和钙离子;预处理出水再依次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缺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以及两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总氮;好氧处理出水经沉淀池泥水分离后进一步采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去除残余的有机物和氨氮,保证出水水质。该方法无需设置污泥回流系统,无需外加碳源,且剩余污泥产率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可减少4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景技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市生活垃圾应运而 生。垃焚烧发电具有能够同时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优点,是我国现阶段城市 生垃圾处理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如北京、 圳、上海、广州等城市等均已建设垃圾焚烧厂。但是,我国的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较低,因此必须将新鲜垃圾堆放3-5天进行 发熟化,使垃圾热值提高后再进行焚烧。堆放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垃圾滤出液,其特点是成复 杂、污染物浓度高,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并带有强烈恶臭。根据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活垃焚烧厂 滤出液的水质数据可知,滤出液中COD值约40000 80000mg/L ;B0D5/C0D 一为0. 4 0. 8 ; 氨氮为500 1500mg/L, pH为4. 0 6. 5,SS为5000 20000mg/L,部分焚烧滤出液还含 有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如 Fe :100 1000mg/L,Mg :500 3000mg/L,Ca :0 5000mg/L), 必须进行有效处理以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的垃圾中厨余物少,热值高,滤出液产量少,可以采用回喷至焚烧炉 进焚烧的处理方式。然而,国内大多数生活垃圾焚烧厂滤出液产量大,若回喷燃烧会导致温 和炉效下降,影响焚烧炉的安全运行,因此回喷法并不适用。目前,国内部分已投运垃圾焚 烧厂往往将滤出液运往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成本很高(80 100吨),且 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有较大的冲击。尽管有些垃圾焚烧厂建设了滤出液处设施,但因 为运行费用高,往往处于半停运状态,甚至违规排放。因此,需综合处理效和投资运行成本, 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处理工艺。国内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滤出液处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较多的 是采用化和生物组合工艺。专利“生活垃圾渗浙液处理方法”(公开号CN 15观6邪)采用 “物化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浮)-催化氧化(紫外光、超声波、化学或电化学催化氧化其中的任 何种方法加以应用)-氨吹脱曝气-厌氧-好氧生化-二次沉淀-物化(混凝沉淀或混凝 气)_杀菌”处理工艺,出水可达到国家对垃圾渗浙液规定的一级标准。专利“一种市政垃浙 出液的处理方法”(公开号CN 101863598A)采用上流式厌氧预处理-序批式好氧处理-生 物反应器处理-电解脱色处理组合工艺,其中厌氧和好氧反应器中都装有复合填料,出能 达标排放;专利“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垃圾渗浙液的设备及其方法”(公开号CN65767)中 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离心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悬浮物)、膜生物应系统和碟 管式反渗透系统。上述方法虽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但是诸如催化氧化、电等处理单元能 耗高,反渗透膜需频繁更换,这些均使运行成本显著增加。专利“一种垃圾焚烧厂浙滤液处 理方法及系统”(公开号CN 101209881)采用蒸发浓缩系统及氨吹脱系统处理浙滤液,但装 置复杂,运行成本高,也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滤出液的方法,解 决现有垃圾滤出液处理工艺运行费用高或者出水水质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经本专利技术 提供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垃圾滤出液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 下步骤(1)垃圾滤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和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依次采用混凝沉 淀法和投加二氧化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2)预处理出水自流入中间水池,然后泵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 通过三相分离器分离后排放;(3)厌氧生物处理出水依次进行缺氧生物处理、一级好氧生物处理、二级好氧生物 处理和沉淀处理,其中二级好氧生物处理的出水部分回流至缺氧生物处理段;(4)沉淀出水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 机物及氨氮等污染物,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所述步骤(1)中混凝沉淀法主要利用垃圾滤出液本身含有的较高浓度的金属离 子(如!^e3+Jg2+)与投加的NaOH发生反应,在pH为9. 0-10. 5时主要生成!^e (OH) 3、Mg (OH) 2 等胶体沉淀物并发生絮凝作用;当滤出液中狗3+、Mg2+离子含量不足时,则补充投加适量混 凝剂PAC ;混凝沉淀池的反应区设有搅拌装置,反应时间为5-lOmin,沉淀区水力停留时间 为3-4h,处理后SS去除率可以达到40-60%。所述步骤(1)中投加二氧化碳沉淀法除钙的反应过程中连续加入NaOH以使废 水PH维持在9-10,其中碱液的加入量通过pH在线控制系统控制;化学沉淀除钙池的反 应区装有搅拌装置以防止碳酸钙沉淀堵塞曝气盘,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min,气(CO2)水 比为3 1-5 1,沉淀区水力停留时间为4-5h;经过该段处理,可使滤出液中的钙含量<300mg/L。所述步骤O)中,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控制温 度为33-35°C,容积负荷18-22kgC0D/(m3d),水力停留时间2. 5-3. 5d ;出水C0D/TN为4-5。所述步骤(3)中,缺氧生物处理、一级好氧生物处理和二级好氧生物处理均采 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其中,缺氧MBBR主要发生反硝化作用,一级好氧MBBR主 要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二级好氧MBBR主要发生硝化作用,水力停留时间均为36-48h, 水温18-28°C ;反应器中填料填充率为50-70%,所用的填料为聚乙烯轻质填料,其密度 为0. 95-0. 99g/cm3,形状为中空圆柱体,内部有十字支撑;缺氧MBBR设有搅拌装置,DO<0. 5mg/L,两级好氧MBBR均采用气泵曝气,DO均为2-%ig/L ;二级好氧MBBR出水部分回 流至缺氧MBBR,回流比300-400%,无污泥回流。所述步骤中,MBR采用内置式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膜下方设穿孔管曝气,控制 DO为3-5mg/L,水力停留时间18_Mh,水温1848°C ;为减缓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间歇出 水,并且每隔进行一次水力反冲洗,每次反冲洗时间为5-lOmin,出水达到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 EGSB能承受高有机负荷、抗冲击能力 强,以及MBBR、MBR工艺脱氮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产率低等特性,实现了对高浓4度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高效去除;另外充分利用垃圾滤出液自身含有的较高浓度的狗3+、 Mg2+离子,采用NaOH调节滤出液至碱性,从而通过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发生絮凝作用实现 悬浮物的去除,因此可大大减少混凝剂的用量,降低了运行费用。本专利技术中除钙单元的设置 能保证即使垃圾滤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钙离子也不会对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本 专利技术实际应用性强,能适应水质水量的波动,无需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不需外加碳源,且剩 余污泥产率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可减少40-50 %,基建和运行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处理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贮坑产生的垃圾滤出液为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 进行说明。该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垃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滤出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垃圾滤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和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依次采用混凝沉淀法和投加二氧化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2)预处理出水自流入中间水池,然后泵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通过三相分离器分离后收集;(3)厌氧生物处理出水依次进行缺氧生物处理、一级好氧生物处理、二级好氧生物处理和沉淀处理,其中二级好氧生物处理的出水部分回流至缺氧生物处理段;(4)沉淀出水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及氨氮等污染物,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智叶杰旭张国宇张立秋穆永杰陈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