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的CO2无机吸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138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CO2无机吸收剂,包括碳化氨溶液和添加剂,所述的碳化氨溶液的总氨质量分数为4%~12%,所述的添加剂为磷酸钠或磷酸钾,添加剂的摩尔浓度与碳化氨溶液的总氨摩尔浓度之比为0.04~0.20,其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O2无机吸收剂适用于燃煤电厂、工业过程的脱碳,具有以下优点:与有机胺溶液相比较,具有溶剂成本低、再生能耗低、对设备腐蚀性小等优点;与简单氨溶液相比较,具有氨挥发量小,CO2脱除率高、CO2解吸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二氧化碳无机吸收剂。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X)2排放是我国温室效应气体的最主要排放源,为达到(X)2减排要求及我 国燃煤发电的可持续发展,捕集和固定燃煤电厂排放的(X)2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任。从烟 道气中分离并捕集(X)2的方法包括化学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化学吸收法是目前脱碳工艺中最成熟、工业中试最广泛的技术。常用的吸收剂为 有机胺类。我国第一座燃煤电站烟气中CO2捕集示范装置,就是采用的MEA法工艺,该示范 装置是由华能集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合作并华能北京热电厂建立的,年处 理量为3000吨。然而有机胺作为吸收剂具有吸收剂成本高、再生能耗大、对设备腐蚀性强 等问题,广范围工业应用受到限制。由于以上问题,近十年来,氨溶液由于具有脱碳效率高、吸收CO2能力强、再生能耗 低、溶剂成本低、不易被烟道气中其它气体成分降解、对设备腐蚀性小、能同时脱出其它酸 性气体的特点而引起各国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氨法脱碳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冷却氨吸收法(CAP)和水溶液氨吸收法。冷却氨吸 收法最早由E. Gal提出专利W02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CO↓[2]无机吸收剂,包括碳化氨溶液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氨溶液的总氨质量分数为4~12%,所述的总氨质量分数指碳化氨溶液中所有包含氨分子和铵离子的物质,换算成NH↓[3]的质量分数;所述的碳化氨溶液的CO↓[2]负载量为0.3~0.7;所述的碳化氨溶液由以下组分配制而成:当碳化氨溶液的CO↓[2]负载量为0.3~0.5时,碳化氨溶液由氨水、碳酸铵与去离子水配制而成,其中氨与碳酸铵的摩尔浓度比为4∶3~0∶1;当碳化氨溶液的CO↓[2]负载量为0.5~0.7时,碳化氨溶液由碳酸铵、碳酸氢铵与去离子水配制而成,其中碳酸铵与碳酸氢铵摩尔浓度比为1∶0~3∶4;所述的添加剂为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张佩芳吴忠标王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