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31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取丹参、牡丹皮,切片;经乙醇回流提取得药液;浓缩至稠膏,干燥、粉碎,得醇提细粉;取紫草、黄芩、白藓皮、苦参、土茯苓、地肤子、乌梢蛇、威灵仙、玄参、柏子仁、甘草,与醇提药渣滤液合并;煎煮浓缩,加乙醇抽滤、浓缩,干燥,粉碎,得水煎药粉;将醇提细粉与水煎药粉均匀,干燥,得合成药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景技术选药的针对性单一,有毒、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从选药到工艺都充分确保了原药的有效成分,整体与局部兼顾,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温阳通络,养血润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主要有睡眠疗法、放血疗法、注射疗法、中药汤剂、外擦药水药膏等,以及内服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抗癌类药物等。现有该类方法或药物虽各有疗效,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不足。有的内服类药物不仅易引起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同时易诱发重感染,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的中药制剂,只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与局部兼顾,选药的针对性单一,存在用药不安全等因素,且从选药到工艺都不能确保原药的有效成份,故而达不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如:一双玛琳,若服用不当可使人体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受损,而致白血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
技术介绍
选药的针对性单一,有毒、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该中药制剂由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草10~50%,             黄芩或黄莲3~30%,     牡丹皮或赤芍6~30%,丹参或川芎或乳香6~40%,   玄参或生地黄6~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草10~50%,黄芩或黄莲3~30%,牡丹皮或赤芍6~30%,丹参或川芎或乳香6~40%,玄参或生地黄6~30%,白藓皮4~40%,土 茯苓或穿心莲4~45%,地肤子5~20%,乌梢蛇或白花蛇3~40%,威灵仙6~40%,甘草2~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草10~50%,           黄芩或黄莲3~30%,  牡丹皮或赤芍6~30%,丹参或川芎或乳香6~40%,玄参或生地黄6~30%,白藓皮4~40%,土茯苓或穿心莲4~45%,  地肤子5~20%,      乌梢蛇或白花蛇3~40%,威灵仙6~40%,          甘草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还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柏子仁或远志或茯神5~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还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苦参2~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由包括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草14~30%,           黄芩或黄莲4~18%,  牡丹皮或赤芍8~18%,丹参或川芎或乳香6~18%,玄参或生地黄6~18%,白藓皮5~20%,土茯苓或穿心莲5~25%,  地肤子5~16%,      乌梢蛇或白花蛇3~25%,威灵仙8~25%,          甘草2~10%,        柏子仁或远志或茯神5~20%,苦参2~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闫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