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保暖保健功能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7948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热保暖保健功能合成纤维,该纤维由蓄热保暖保健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片构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下列组分,均为重量百分比:载体树脂30~70%,碳化锆粉体10~40%,硅烷偶联剂3~8%,固体偶联剂5~10%,分散剂15~18%。该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蓄热保暖功能母粒和纺丝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碳化锆可以吸收可见光和近远红外光,其吸收和热转换特性用于蓄热保暖纤维的理念不同于传统纤维,其蓄热保暖效果也有显著提高。该纤维的制造方法在碳化锆的处理上有其独到的工艺,使纺丝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保证了纤维的质量和蓄热功能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保暖保 健功能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服装、运动服装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因此也 出现了透气、透湿、防水以及各种功能性的纤维。蓄热保暖纤维或织物其原理一是防止热体 热量外流,二是通过外部提供热量被纤维或织物吸收并传递给人体。前者主要是靠纤维或 织物间的静止空气层或纤维的导热系数小来达到绝热保温的目的,其效果不够理想。后者 是通过纤维或织物对外部热量的吸收来达到蓄热保温的目的,其蓄热保温效果远远高于前 者,因而成为目前蓄热保温纤维或织物的主要研发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热保暖保健功能合成纤维,该纤维由蓄热保暖保健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 切片构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下列组分,均为重量百分比载体树脂30 70%,碳化锆粉体 10 40 %,硅烷偶联剂3 8 %,固体偶联剂5 10 %,分散剂15 18 %。所述的碳化锆粉体其粒径50 100纳米。所述固体偶联剂为铝酸酯、钛酸酯复合偶联剂中的一种和硅烷偶联剂组合。所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保暖保健功能合成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由蓄热保暖保健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片构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下列组分,均为重量百分比:载体树脂30~70%,碳化锆粉体10~40%,硅烷偶联剂3~8%,固体偶联剂5~10%,分散剂15~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年孙治刘兴访刘淑珍李辉周明霞陈子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赛远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