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燕和专利>正文

六味地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7841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六味地黄泡腾片的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中药提取物和崩解剂、润滑剂、填充剂、粘合剂、矫味剂。制备六味地黄泡腾片的方法是采用干粉混合直接压片或者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将六味地黄提取物与其余辅料一起制成六味地黄泡腾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泡腾片克服了六味地黄中成药原剂型的诸多不足,不仅具有六味地黄的全部药理活性,而且崩解快、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服用方便、口味更佳,更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吞服药丸困难的患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味地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泡腾片是一种放入水中后能够迅速产生气泡(即沸腾)而使片剂迅速崩解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固体制剂。其最大特点为崩解剂是一种或数种有机酸(酸剂)和一种或数种遇酸可产生CO2的无机盐(碱剂)共同组成,其遇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放出CO2使片剂崩解。泡腾片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其生产、运输、贮藏是以固体形式,故而具有固体制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易携带等特点;2、泡腾片在临用前配成液体服用,故又具有液体制剂易于吞服、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3、其崩解剂由酸剂和碱剂构成,崩解作用强大,可使药物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而迅速溶解。六味地黄丸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始创于宋代医家钱乙,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及丹皮六味中药组成。目前六味地黄中成药剂型主要有六味地黄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六味地黄颗粒(收载于新药转正标准第九册,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六味地黄口服液(收载于新药转正标准第十一册、十四册)、六味地黄丸(各种蜜丸)(收载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六味地黄浓缩丸(收载于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味地黄泡腾片,主要包括以下成分: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中药提取物和崩解剂、润滑剂、填充剂、粘合剂、矫味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味地黄泡腾片,主要包括以下成分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中药提取物和崩解剂、润滑剂、填充剂、粘合剂、矫味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味地黄提取物占泡腾片片重的5%~95%,优选含量是2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包括酸剂10~60%和碱剂5~60%;填充剂用量为0~90%;粘合剂用量为0~10%;润滑剂用量为0~10%;矫味剂用量为0~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剂选自酒石酸、含水或无水枸橼酸、苹果酸、己二酸、富马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剂选自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山梨醇、甘露醇、蔗糖粉、糊精、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选自淀粉浆、纤维素系列、淀粉系列衍生物、聚维酮系列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腾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和
申请(专利权)人:徐燕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