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汉霖专利>正文

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7118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照明灯的亮度不能随着电视的开关而自动控制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总开关与供电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电路中串联一强制打开开关,所述强制打开开关的两端并联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第一控制端连开关器件,第二控制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将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的表面,通过监控电视机的控制装置,来自动控制照明灯的亮度,达到节电降耗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家庭照明灯 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均采用人工控制,有的只采用 一组照 明装置,有的采用多组照明,当需要改变居室亮度时,通过开一组灯 或多组灯来实现。由于照明时家庭的主要耗电电器之一,当人们在晚 上看电视的时候,往往会降低居室的亮度,以实现日常节电。由于变 换照明的亮度由人工来完成,而多数人在看电视时往往忘记去关照明 灯,任由照明灯保持高亮度,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因而,专利技术 一 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通过监控电视机的开关状态, 来自动控制照明灯的亮度,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则是本技术 所面临的i果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照明灯的亮度不能随着电视的开关而 自动控制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照明灯开关的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总开关与 供电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电路中串联一强制打开开关, 所述强制打开开关的两端并联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第 一控制端连 开关器件,第二控制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 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开关器件的 导通与断开,所述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j几显示屏上。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器件为三 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发射极通过发射极电阻接地,集电极连接控制盒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控制单元与所 述光感应部件之间连接一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光感应部件为光#文电阻 或光敏二极管。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基极电阻的两端并联一电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 本技术的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一见机显示屏的表面,通过监 控电视机的控制装置,来自动控制照明灯的亮度,达到节电降耗的目 的。2、 增加一电容,由基极电阻和电容组成延时电3各,可控制照明灯 延迟关闭或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l所示,照明灯通过串联连"t妾的总开关K0及强 制打开开关Kl与供电电源相连,强制打开开关Kl的两端并联一控制 盒J,即控制盒J的强电端1、 2并联在强制打开开关Kl的两端,第 二控制端4接交流电源Acc,第一控制端3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 发射极电阻Re接地,基极通过基极电阻Rb接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控 制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来的信 号,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光感应部件可以为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当有光照射在其上面 的亮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光敏二极管的漏 电流也会变化。将光感应部件粘贴在电一见机显示屏上,当电视打开时, 电视显示屏变亮,将检测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的变化信号通过信号 处理单元It入到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光感应部件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对感应的亮 度情况进行亮度平均等方面处理,以减少因电视开机后显示屏亮度的 变化对采样信号的影响,信号处理单元对上述光感应信号进行处理 后,输出电视开机或关机的状态信号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电视开机或关机的状态信号,通过开关器件及控制盒对照明灯的亮度进行控制,比如在接收到电视开机的信号后立即将 照明灯关调一部分。具体应用时,当用户不希望电视机控制照明灯的亮度时,可将强制打开开关K1关闭,则用户通过总开关KO可控制照明灯的两灭,当 需要电视控制照明灯亮度时,将总开关KO关闭,强制打开开关K1打 开,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的光感应部件感应光亮后,将信号通过信 号处理单元输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电视开机或关机的状态信 号,通过三极管Q及控制盒J对照明灯的亮度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居民在晚间观看电视时的照明 耗电,以正常照明时lOOw计算,看电-见时l毛电30w,日平均看电^见3 小时计,年可节约用电75度,若加以推广,可有效降低居民日常用 电,具有较好节电降耗效果,并可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三极管Q的基极电阻 Rb两端并联一电容C,即通过增加电容C,有效起到延迟作用,这样, 控制单元接收到电视的开机信号后,控制三极管Q导通,在电容C的 作用下,照明灯的逐渐地由亮变灭,以降低人眼的不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 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 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 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 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总开关与供电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电路中串联一强制打开开关,所述强制打开开关的两端并联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第一控制端连开关器件,第二控制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开关器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单 元的输出端,发射极通过发射极电阻接地,集电极连接控制盒的控制 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感应部件之间连接一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光感 应部件为光壽丈电阻或光壽丈二 4及管。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极电阻的两端并联 一 电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照明灯的亮度不能随着电视的开关而自动控制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总开关与供电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电路中串联一强制打开开关,所述强制打开开关的两端并联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第一控制端连开关器件,第二控制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将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的表面,通过监控电视机的控制装置,来自动控制照明灯的亮度,达到节电降耗的目的。文档编号H05B37/02GK201307961SQ20082022734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汉霖, 李彦霖, 陈静慧 申请人:刘汉霖;陈静慧;李彦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总开关与供电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电路中串联一强制打开开关,所述强制打开开关的两端并联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第一控制端连开关器件,第二控制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光感应部件发出的信号进而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光感应部件设置在电视机显示屏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霖陈静慧李彦霖
申请(专利权)人:刘汉霖陈静慧李彦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