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传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6586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传纸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将气吸装置与过桥装置和叼纸滚筒结合,简化了传纸装置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选择连通气路,调整叼牙机构的开启和闭合的位置,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单面双色和双面单色印刷作业之间的转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传纸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在两组印刷单元 之间进行纸张传递的传纸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单色双面、单面双色印刷设备主要是由给纸机构、单色印刷单元I、传纸装置、单色印刷单元n、打码才几构、收纸机构组成。通过给纸才几构4巴纸张传送到单色印刷机组I完成单色印刷;然后再通过传纸机构来完成纸张的转换 (双面印刷时,把纸张翻转);再次到达单色印刷机组II完成双色印刷或双面 印刷,在收纸机构处将纸张收齐。但是,公知的传纸装置,大都是采用三个叼纸滚筒,各个叼纸滚筒上叼牙 机构在凸轮机构的控制下顺序地开启和闭合,从而实现纸张的传送。这种传纸 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在轻型印刷设备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机传纸装置,以降低制 造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印刷机传纸装置,包括 一个安装有叼牙机构的叼纸滚筒;用于控制所述叼牙机构开启和闭合的凸轮, 所述凸轮安装于印刷机墙板上; 一个过桥装置; 一个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的纸 张的头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的第一气吸装置,和/或一个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 的纸张的尾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的第二气吸装置,所述的第一气吸装置和/ 或第二气吸装置位于叼纸滚筒的后侧并位于过桥装置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气吸 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气吸装置的下方;用于选择将吸气管路与第一气吸装置连通 或者将吸气管路与第二气吸装置连通的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叼 纸滚筒与第一气吸装置之间和/或设置在叼纸滚筒与第二气吸装置之间。其中,所述的第一气吸装置或第二气吸装置包括一个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印刷机墙板上;气吸轮,所述气吸轮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的气吸轮的外 周面上设有多个径向吸气孔,所述的气吸轮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轴向吸气孔, 所述的径向吸气孔与轴向吸气孔一一对应并相通;气压分配座,所述气压分配 座通过连接装置固定于印刷机墙板上,所述气压分配座与所述气吸轮动密封配 合,所述气压分配座上设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设有两个端部开口, 一个 端部开口是开设于所述气压分配座的一个端面上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长 与气吸轮的两个轴向吸气孔之间的弧长相适配,另一个端部开口与吸气管路连 接。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中设有用于切断动力传递的离合器装置。由于本技术将气吸装置与:^支术成熟的过桥装置和叼纸滚筒结合,因而大大简化了结构,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当第一气吸装置和第二气吸装置同时 设置时,通过选择连通气路,调整叼牙机构的开启和闭合的位置,可以实现单 面双色或双面单色印刷作业之间的转换。在作业转换的调整过程中,使离合器 装置处于"离"的状态,切断叼纸滚筒与气吸轮的动力传递,为调整叼纸滚筒 与气吸轮的相对位置、使叼牙机构的开启动作与气吸轮的吸气动作相一致提供 了方便,从而提高了纸张在传递过程中的可控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一种印刷设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传纸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气吸装置或第二气吸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气压分配座的端面正一见图; 图5是图2中传动装置的纵向剖^L图。具体实施方式图l公开了一种印刷设备,它包括给纸机构1、第一单色印刷单元2、传纸 装置3、第二单色印刷单元4、打码机构5和收纸才几构6。如图2所示,传纸装置3包括一个叼纸滚筒31、 一个第二气吸装置32、 一个第一气吸装置33、 一个过桥装置34和传动装置35,叼纸滚筒31上安装有叼 牙机构311,用于控制所述叼牙机构311开启和闭合的凸轮安装于印刷机墙板 上(图中未示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过桥装置34是成熟的技 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4故赘述。第一气吸装置33和第二气吸装置32位于叼纸滚筒31的后侧并位于过桥装 置34的前侧,第一气吸装置33位于第二气吸装置32的下方。第一气吸装置 33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31的纸张的头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34,第二气吸装 置32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31的纸张的尾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34。这两个气 吸装置并不同时工作,当需要单面双色印刷时,第一气吸装置33参与工作,当 需要双面单色印刷时,第二气吸装置32参与工作,因此,本技术设置了一 个阀(图中未示出),这个阀用于选择将吸气管路36与第一气吸装置33连通或 者将吸气管路36与第二气吸装置32连通。第一气吸装置33与第二气吸装置32的结构是一样的,都包括以下结构, 如图3所示,转轴301安装于印刷机墙板上,气吸轮303固定于转轴301上, 气吸轮301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多个径向吸气孔305,气吸4仑301的一个端面上 均布有多个轴向吸气孔304,径向吸气孔305与轴向吸气孔304——对应并相 通。气压分配座302通过吸气管路36固定于印刷机墙板上,在这里,吸气管路 36起到了将气压分配座302固定于印刷机墙板上的作用。气压分配座302与气 吸轮303动密封配合,所述气压分配座302上设有吸气通道306,吸气通道306 设有两个端部开口, 一个端部开口是开设于所述气压分配座的一个端面上的弧 形槽304,弧形槽304的弧长与气吸轮的两个轴向吸气孔之间的弧长相适配(如 图4所示),吸气通道306的另一个端部开口与吸气管路36连接。在图4中均 布的双点画线圆孔表示的是气吸轮301的轴向吸气孔304。第一气吸装置33的工作原理是叼牙机构311叼着纸张的头部随叼纸滚筒 31转动,当纸张的头部到达与第一气吸装置33的气吸轮303最为接近的部位 时,气吸轮303的一个径向吸气孔305与气压分配座302的弧形槽304连通, 开始吸气,在负压的作用下,纸张的头部被吸附到气吸轮303上,此时,叼牙机构311在凸轮的控制下开启,将纸张松开;随着气吸轮303的转动,这个径 向吸气孔305越过了弧形槽304,吸气结束,纸张被松开,与此同时,下一个 径向吸气孔305正好进入弧形槽304,开始吸气,通过这些径向吸气孔305的 交替吸气,使纸张从头部至尾部始终受到吸力,并随着气吸轮303的转动将纸 张传至过桥装置34,继续向第二单色印刷单元4传递。第二气吸装置3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气吸装置33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 不同之处在于,在纸张的尾部到达与第二气吸装置32的气吸轮303最为接近的 部位时,气吸轮303的一个径向吸气孔305开始吸气,纸张的尾部被吸附到气 吸轮303上,此时,叼牙机构311开启,将纸张松开,从而完成纸张的翻转换 面。传动装置35设置在叼纸滚筒31与气吸装置之间,其作用是为了保证叼纸 滚筒31与气吸轮303同步转动。如图4所示,中间传递轴351安装于印刷机墙 板上,气吸轮传动件352固定于中间传递轴351上,气吸4仑传动件352是一个 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气吸轮的转轴301实现动力传递。固定盘253固定于中 间传递轴351上,叼纸滚筒传动件354套^:于固定盘253上,叼纸滚筒传动件 354是一个齿轮,它与叼纸滚筒31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紧固件356将叼 纸滚筒传动件354轴向夹紧于固定盘353与压紧盘355之间。松开紧固件356 时,叼纸滚筒传动件354将会在固定盘353上空转,从而切断了叼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刷机传纸装置,包括 一个安装有叼牙机构的叼纸滚筒; 用于控制所述叼牙机构开启和闭合的凸轮,所述凸轮安装于印刷机墙板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纸装置还包括 一个过桥装置; 一个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的纸张的头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的第一气吸装置,和/或 一个用于将来自叼纸滚筒的纸张的尾部吸住并传给过桥装置的第二气吸装置, 所述的第一气吸装置和/或第二气吸装置位于叼纸滚筒的后侧并位于过桥装置的前侧,所述的第一气吸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气吸装置的下方;用于选择将吸气管路与第一气吸装置连通或者将吸气管路与第二气吸装置连通的阀;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叼纸滚筒与第一气吸装置之间和/或设置在叼纸滚筒与第二气吸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明李洪林孙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浩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