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东杰专利>正文

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520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使用从豆蛋白中酶解分离提纯得到的分子量小于2000的豆肽代替壳聚糖,与甘草酸提取液、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粉混合并添加赋型剂制取,用于预防和改善铅中毒,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其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5~19%、甘草酸1~14%、维生素20~60%、中药提取液8~68%、可溶性锌盐0.5~15%、可溶性钙盐0.5~20%。由于豆肽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等基团,对人体内铅离子具有吸附和捕集能力,与其形成稳定的鏊合物后将之排出体外,而对人体内钙、铁和锌等有益矿物元素,却无不良影响;豆肽中含有的硫氨基酸,在细胞内可转化为谷胱甘肽,参与毒物解毒过程,增加其生物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制品,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豆肽和中药成份、可以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和改善一直是食品、营养保健和医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对儿童的危害较之成人更严重。在吸收铅的主要途径一消化道中,成人对铅的吸收率为5%~10%,儿童则高达42%~53%,在呼吸道和肺中的铅吸收率也较成人为高,约是成人的1.6~2.7倍,如不及时消除储留脑中的铅,随发育的不断成熟,可能造成儿童大脑永久性损害和智力低下。铅毒的器官主要是造血系统和心脏,表现为影响红细胞的功能寿命、紊乱心脏植物神经、损伤对形成长期记忆中起关键作用的新蛋白合成、脑神经细胞和损害肾小管功能等。由于铅中毒在初期大多无明显的和典型的临床特征表现,其发生和发展较隐蔽。目前,在临床和保健中,主要是采用西药疗剂和中药方剂预防和治疗铅中毒。常见的技术手段是用络合药物驱铅治疗,具体是通过驱铅药物结合血液和组织中的铅,使铅与药物的结合物经小便或大便排出,达到降低体内铅负荷,阻止铅继续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较为常用的络合药物主要为以下两类1、巯基(DMSA)类竞争性解毒剂,以活泼巯基夺取与细胞和酶系中结合的铅,促进铅从组织解离并排除,对其他有益的金属离子的促排有一定的选择性。2、蛋羧络合(EDTA)类金属螯合剂,以羧基与铅螯合而驱除,可以与体内的配体竞争重金属,并与重金属结合成大分子螯合物。这样既可以预防重金属离子与体内配体结合,还可以分离已经与体内配体结合的重金属离子。存在的问题是驱铅的无选择性加之排铅不彻底,使得蓄积在骨组织和脏器的铅于一定条件下又重新进入血液,再度造成铅毒性损害。中国专利CN 1465285A公开了一种排铅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中保健食品为固态保健品,主要是通过壳聚糖等大分子物质有效的鳌合吸附加速铅的排除,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然而,壳聚糖提取的过程复杂,提取后的壳聚糖价格贵。因此,开发和利用天然食品药源物质的保健食品,应用于对于体内蓄积一定量铅而未达到中毒临床治疗标准的人群预防和改善铅中毒,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食品用低分子豆肽代替壳聚糖,与甘草酸、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盐混合,制取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羧基、氨基和醇羟激等活性基团,能在鳌合铅等有害重离子的同时平衡其它有益的矿物元素、离子含量,用于预防和改善铅中毒,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保健食品的组份及含量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豆肽、甘草酸、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盐,其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A组份)为5~19%、甘草酸(B组份)为1~14%、维生素(C组份)20~60%、中药提取液(D组份)8~68%、可溶性锌盐(E组份)0.5~15%、可溶性钙盐0.5~20%(F组份)。上述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A组份)为8~15%、甘草酸(B组份)为5~11%、维生素(C组份)25~60%、中药提取液(D组份)12~59%、可溶性锌盐(E组份)1.2~8%、可溶性钙盐(F组份)1.5~10%。方案中的A组分是从豆蛋白中酶解分离提纯得到的分子量小于2000的豆肽;B组份用市场销售98%纯品;C组分为维生素B、C或E的一种;D组分为茯苓、枸杞、菊花、泽泻、木瓜或车前草的提取液,提取液浓度为400~850毫克/升;E组分为醋酸锌、氯化锌、葡萄糖酸锌、动物骨头锌;F组分为醋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和动物骨头钙(粉)。B组份优选重量百分浓度为5~11%(也可以用市售纯品代替,产品)。产品纯度98%。方案中的D组分为茯苓、枸杞、菊花、泽泻、木瓜或车前草的两种或多种混合提取液。制备时,方案中的各组份之和为100%。(二)制备方法1、组份的制备A组份(分子量小于2000的豆肽)优选重量百分数为8~15%豆肽制取的条件为酶解温度优选35~65℃,酶解时pH优选7.5~10;水解时间时间优选2.5~5h;大豆蛋白的浓度优选3~7%;碱性蛋白酶(Alcalase)加入量1%(W/V),;酶解的控制温度范围优选在65~85℃下喷雾干燥成粉末状。D组分(中药提取液)采用传统水提法二次提取制备中药提取液。具体的制备是加10倍于药量的温水熬制,水温控制在60~95℃,合并两次提取液后真空(0~20mbar)浓缩至原体积的1/3~4/5,浓度为400~850毫克/升(优选500~650毫克/升)。例如中药枸杞菊花按1∶2重量比浸泡6小时,传统热回流方法提取二次,加10倍于药量的温水熬制,水温控制在80℃,合并两次提取液后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3,浓度为750毫克/升,常温高压灭菌5分钟后待用。其中B(纯度98%)、C、E、F组份均为市售成品,D组份可自制,也可购买市售成品。2、保健食品的制备(1)先将维生素和豆肽均匀混合;(2)将D组分按中药提取液制取,常温、高压灭菌5分钟后待用; (3)将(1)和(2)按比例均匀混合,搅拌至溶液无沉淀和悬浮物,制成颜色为深棕色的混合溶液。(4)将(3)常温高压灭菌保存放置或喷雾成粉状制剂。上述方法制得的混合溶液或粉状制剂,再加入占总重量0~5%的赋型剂。所用的赋型剂可选用果胶,阿拉伯胶,乳糖、蜂蜜、硬质酸、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使用从豆蛋白中酶解分离提纯得到的分子量小于2000的豆肽与甘草酸提取液、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盐混合并添加赋型剂按上述组成、含量及制备方法制成,产品组成中的豆肽含有大量含硫氨基酸,在细胞内可转化为谷胱甘肽,参与毒物解毒过程,增加其生物利用率。由于豆肽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等基团,对人体内铅离子具有吸附和捕集能力,与其形成稳定的鏊合物后将之排出体外,而对人体内钙、铁和锌等有益矿物元素,却无不良影响。甘草酸及其分解甙元富含琥珀酸、酒石酸、果胶酸等多种有机酸,有机酸的强络合和部分消炎利尿功能起排铅的作用;C组分中的维生素可在促进铅解离和排泄方面驱除铅毒,尤其维生素B、C可通过其中的羟基或由两分子维生素形成的C=O基构成螯合环,与铅结合生成可溶性复合物,增强螯合剂的驱铅效果。D组分所使用的中药,立足解毒祛邪,辅以健脾扶正,使饮品能有效地降低机体的铅负荷。与西药相比,不良副作用小、排铅选择性高(对其它元素的代谢过程影响较小)等优点,尤其是中药所含的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种类繁多,因此中药提取物在饮品中兼俱预防和治疗,并能起到整体协调作用,食用后可以预防和改善铅中毒。本保健功能食品也可用于防治汞、镉等的中毒症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a、体外药效学试验人为体外模拟制造胃环境,在相似的酸度和离子强度条件下进行,观测本保健食品碓铅离子的鳌合吸附能力;b、动物体内药效学试验选用单一性别的雄性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120只,体重18~20g,育龄为1~2周,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按体重分为6组。实验期间,12h间隔照明,在20℃,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观测、试验,证明具有以下优点与积极效果1、使用的小分子豆肽、维生素以及中药生物活性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和羧基,能通过钙离子键合成大分子,形成各种形式的氢键缔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该保健食品主要包括豆肽、甘草酸、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盐,其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A组份)5~19%、甘草酸(B组份)1~14%、维生素(C组份)20~60%、中药提取液(D组份)8~68%、可溶性锌盐(E组份)0.5~15%、可溶性钙盐(F组份)0.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该保健食品主要包括豆肽、甘草酸、维生素、中药提取液、可溶性锌盐、可溶性钙盐,其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A组份)5~19%、甘草酸(B组份)1~14%、维生素(C组份)20~60%、中药提取液(D组份)8~68%、可溶性锌盐(E组份)0.5~15%、可溶性钙盐(F组份)0.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改善铅中毒的保健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豆肽(A组份)为8~15%、甘草酸(B组份)为5~11%、维生素(C组份)25~60%、中药提取液(D组份)12~59%、可溶性锌盐(E组份)1.2~8%、可溶性钙盐(F组份)1.5~10%。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杰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张东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