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108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3),砌体(3)周边与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1)及框架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砌体(3)的竖直边(4)为凹凸状,框架柱(1)与砌体(3)的竖直边(4)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5);砌体(3)的水平边(6)与框架梁(2)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砌体与框架之间设置钢筋,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把两者设计为相互咬合的结构,更增强了其稳固性。此种结构抗震效果明显,能够抵御较强的自然灾害。施工时,可以先砌筑砌体,后对应砌体构建主体框架,减少了内外装饰抹灰裂缝。此外还采用砌体与框架整体保温,主体透寒的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防治,大大提高了保温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砌体与框架间的砌筑结构,尤其是一种抗震的砌体与 框架结构。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砌体与框架间的砌筑结构采用先构建主体框架,后在框架间 砌筑砌体,并且两者之间没有稳固的连接构造。 一旦发生地震,虽然主体框架 能够抗震不倒,但砌体很容易脱离框架與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人们 的生命财产。此外,以往施工仅在砌体上粘贴保温板,致使砌体保温而框架不 保温,保温效果较差,易出现透寒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砌体与框架连接稳固的, 保温效果良好的,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 砌体周边与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及框架梁构成,其特征在于砌体的竖 直边为凹凸状,框架柱与砌体的竖直边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砌体的 水平边与框架梁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所述的钢筋为500mm等间距设置,钢筋伸入砌体的长度为1000mm,伸入 框架柱的长度为250mm;所述的U型钢筋也为500mm等间距设置,U型的 中部伸入砌体的长度为500mm, U型的两端伸入框架梁为250mm;所述的钢 筋及U型钢筋的两端都带有弯钩。所述的砌体与框架整体粘贴保温板。本技术在砌体与框架之间设置钢筋,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把两者设计 为相互咬合的结构,更增强了其稳固性。此种结构抗震效果明显,能够抵御较 强的自然灾害。施工时,可以先砌筑砌体,后对应砌体构建主体框架,减少了 内外装饰抹灰裂缝。此外还采用砌体与框架整体保温,主体透寒的质量通病得 到有效防治,大大提高了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砌体与框架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砌体与框架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l、 2所示, 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3,砌体3周边与 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1及框架梁2构成,砌体3的竖直边4为凹凸状, 框架柱1与砌体3的竖直边4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5;砌体3的水平 边6与框架梁2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7。所述的钢筋5为500mm等 间距设置,钢筋5伸入砌体3的长度为1000mm,伸入框架柱1的长度为250mm; 所述的U型钢筋7为也为500mm等间距设置,U型的中部伸入砌体的长度为 500mm, U型的两端伸入框架梁2为250mm;所述的钢筋5及U型钢筋7的 两端都带有弯钩。砌体设计、施工强调砌体的砌块水平缝、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必须满足 80%以上,特别是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特殊设计、施工。砌体水平灰缝、 竖直灰缝设计施工的工艺为内外采用抗渗、膨胀水泥砂浆(掺膨胀剂为水泥重 量的12%),勾缝后再装饰抹灰(1: 2)。砌体和混凝土框架两种材料构成的接 触面由于热胀冷縮系数不一致易开裂,需增加钉钢丝网。所述的砌体与框架整体粘贴保温板。保温板粘贴的板缝采用无缝施工,保 温板接缝填塞发泡剂接缝再打磨。权利要求1、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3),砌体(3)周边与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1)及框架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砌体(3)的竖直边(4)为凹凸状,框架柱(1)与砌体(3)的竖直边(4)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5);砌体(3)的水平边(6)与框架梁(2)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7)。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钢筋(5)为500mm等间距设置,钢筋(5)伸入砌体(3)的长度为1000mm, 伸入框架柱(1)的长度为250mm;所述的U型钢筋(7)也为500mm等间 距设置,U型的中部伸入砌体的长度为500mm, U型的两端伸入框架梁(2) 为250mm;所述的钢筋(5)及U型钢筋(7)的两端都带有弯钩。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砌体与框架整体粘贴保温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3),砌体(3)周边与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1)及框架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砌体(3)的竖直边(4)为凹凸状,框架柱(1)与砌体(3)的竖直边(4)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5);砌体(3)的水平边(6)与框架梁(2)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7)。本技术在砌体与框架之间设置钢筋,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把两者设计为相互咬合的结构,更增强了其稳固性。此种结构抗震效果明显,能够抵御较强的自然灾害。施工时,可以先砌筑砌体,后对应砌体构建主体框架,减少了内外装饰抹灰裂缝。此外还采用砌体与框架整体保温,主体透寒的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防治,大大提高了保温效果。文档编号E04B1/41GK201280763SQ20082021812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孔繁军, 孔繁英, 孟祥印, 宋诗聪, 王丽华 申请人: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的砌体与框架结构,设有砌体(3),砌体(3)周边与框架相接,框架是由框架柱(1)及框架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砌体(3)的竖直边(4)为凹凸状,框架柱(1)与砌体(3)的竖直边(4)相咬合,两者间还设置有钢筋(5);砌体(3)的水平边(6)与框架梁(2)相接,两者间设置有U型钢筋(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诗聪孔繁军孔繁英孟祥印王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