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872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包括有电缆主干、电缆分支,特点是:还包括有电缆容纳模块,电缆分支的端头与电缆主干通过导体连接件连接,电缆的端头与电缆主干的连接处放置在电缆容纳模块内,电缆容纳模块的外侧设有若干引线口,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分别从引线口引出。由此,通过注塑成形的电缆容纳模块确保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密封性和导电性,产品具有更高的抗震、防水、耐火性能。而且,该电缆容纳模块的成形不需要人工干预,且分支的数量可以随意设定,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快速生产,实用性很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专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
技术介绍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取之不尽,清洁安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然而在太阳能光伏发电
中,光伏组件的安装中出现了许多难于克服的问题,在许多的太阳能电池板串并联时,光伏电缆的使用场合中,主、干线电缆和分路干线电缆的接头处理,就变成了串并联施工中的突出问题。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现场,剥开一段主干线电缆上的外层护套、内层绝缘,再将分路干线电缆剥去护套、绝缘的电缆头接在剥去绝缘的主干线电缆导体上。用液压钳或其它方式,通过导体连接件进行压接,最后用环氧树脂或其他绝缘材料包封处理。这种现场施工的方法,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周期时间长、现场施工费用在;同时还存在绝缘强度难以保证,可靠性差、外观一致性差,影响美观。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均需要人工全程参与,且接头的密封程度和导电性能都无法达到最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包括有电缆主干、电缆分支,其中还包括有电缆容纳模块,电缆分支的端头与电缆主干通过导体连接件连接,电缆的端头与电缆主干的连接处放置在电缆容纳模块内,电缆容纳模块的外侧设有若干引线口,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分别从引线口引出。进一步地,上述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中,所述的电缆分支的端头缠绕在电缆主干上,导体连接件扣置在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结合处,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为缠绕连接。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中,所述的电缆分支的端头压合在电缆主干上,导体连接件缠绕在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结合处,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为压合连接。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中,所述的引线口的端处设有导线辅助固定套,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分别从导线辅助固定套引出。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注塑成形的电缆容纳模块确保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密封性和导电性。因此,具有更高的抗震、防水、耐火性能。再者,由于这个电缆容纳模块的成形不需要人工干预,且分支的数量可以随意设定,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快速生产。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连接示意图2是实施例一中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的成形示意图3是实施例二中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连接示意图4是实施例二中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的成形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 电缆主干 2 电缆分支3 电缆容纳模块 4 导体连接件5 导线辅助固定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包括有电缆主干l、电缆分支2,其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有电缆容纳模块3,电缆分支2的端头与电缆主干1通过导体连接件4连接,电缆的端头与电缆主干1的连接处放置在电缆容纳模块3内,电缆容纳模块3的夕卜侦股有若干引线口,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分别从弓战口引出。进一步来看,考虑到目前各个电缆的种类和参数各不相同,为了确保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结合缜密,不影响导通。所述的电缆分支2的端头缠绕在电缆主干1上,导体连接件4扣置在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结合处,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为缠绕连接。或者,电缆分支2的端头压合在电缆主干1上,导体连接件4缠绕在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结合处,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为压合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适应一些特殊材质的导线,无需采用缠绕方式,即可实现电缆分支2的端头与电缆主干1导通连接。再者,考虑到引线口容易受到旋转和翻折,容易形成断路或是短路。因此,在所述的引线口的端处设有导线辅助固定套5,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分别从导线辅助固定套5引出。并且,上述的电缆主干1截面大小和电缆分支2截面积大小是根据设计要求决定。就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将电缆主干1截面积定为6mm2,电缆分支2截面积定为4mm2。〖实施例一〗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制造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剥开一段电缆主干1上的外层护套、内层绝缘,再将电缆分支2剥去护套、绝缘的电缆头接在剥去绝缘的主干线电缆导体的相应位置上。在此期间,通过电缆分支2—端的导体缠绕在主干导体上,并围上相应的导体连接件4,为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之间的导通做好准备。随后,结合图1来看,将预先连接好的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放置在注塑槽内,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电缆容纳模块3,将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l之间的缠绕接头封闭电缆容纳模块3内。同时,在电缆容纳模块3成形期间同时生成导线辅助固定套5,对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之间的接头端点进行保护。其他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连接方式类似,再次不再赘述,最终形成为有一定长度、 一定分支数量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即如图2所示。K实施例二H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制造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剥开一段电缆主干1上的外层护套、内层绝缘,再将电缆分支2剥去护套、绝缘的电缆头接在剥去绝缘的主干线电缆导体的相应位置上。具体来说,首先将电缆分支2 —端的导体搭接在主干导体上。随后,采用液压钳配合导体连接件4,将电缆分支2的一端压合在电缆主干1上,为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之间的导通做好准备。随后,结合图3来看,将预先连接好的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放置在注塑槽内,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电缆容纳模块3,将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l之间的缠绕接头封闭电缆容纳模块3内。同时,在电缆容纳模块3成形期间同时生成导线辅助固定套5,对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之间的接头端点进行保护。其他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连接方式类似,再次不再赘述,最终形成为有一定长度、 一定分支数量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即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可以通过注塑成形的电缆容纳模块3确保电缆分支2与电缆主干1的密封性和导电性。因此,具有更高的抗震、防水、耐火性能。再者,由于这个电缆容纳模±央3的成形不需要人工干预,且分支的数量可以随意设定,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快速生产。并且,可以縮短整个制造周期,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在本
内推广。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包括有电缆主干、电缆分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缆容纳模块,电缆分支的端头与电缆主干通过导体连接件接,电缆的端头与电缆主干的连接处放置在电缆容纳模块内,电缆容纳模块的外侧设有若干引线口,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分别从引线口引出。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分支的端头缠绕在电缆主干上,导体连接件扣置在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的结合处,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为缠绕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分支的端头压合在电缆主干上,导体连接件缠绕在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光伏组件用电缆的分支结构,包括有电缆主干、电缆分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缆容纳模块,电缆分支的端头与电缆主干通过导体连接件接,电缆的端头与电缆主干的连接处放置在电缆容纳模块内,电缆容纳模块的外侧设有若干引线口,电缆分支与电缆主干分别从引线口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刚王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快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