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75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的药剂:防风1-2,艾叶1-3,蒲公英1-2,地丁1-2,川芎1-2,白芷1-2,红花1-2,苏赤木1-2,伸筋草1-3,透骨草1-3,海桐皮1-3,五加皮1-3,甘草1-2。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活血化淤、温通经脉、舒筋通络、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更具体地,是骨伤科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
技术介绍
在中医骨伤科,骨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关节手术后或关节长期固定后的功能康复,关节损伤,甚至关节僵直等疾病是很常见的,为避免损伤、延缓关节软骨破坏,不论中西医都要用药物作为主要或辅助的治疗手段。概括起来,
技术介绍
当中有以下几类药物治疗手段1)中药口服口服量大,而且此类药均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影响,到局部的吸收量少;2)西药口服长期服用既有副作用、又有依赖性;3)理疗中药离子导入外用中药离子导入有作用,但皮肤刺激性较大;4)关节腔局部注射是属于透明质酸钠类(如施沛特等)易造成患者的恐惧感,对关节手术后或关节长期固定后的功能康复、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没有明显效果,且有一定的副反应产生;5)外用药物包括擦剂和帖剂,其弊端是药物依赖于皮肤时间长,易产生过敏等副反应;6)传统中药外用熏洗药物多是以单味中药,针对关节肿胀及疼痛为主,未有中药外用及中药离子导入双重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给药方式而言,中药外用熏洗是相对较好的一种方式,但现在缺少一种君臣调和,配伍合理的复方中药,从而影响了其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在骨关节疾病的熏洗治疗中,缺少专有药物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本专利技术的立方依据来源于诸单味中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实验和临床基础及缓解骨关节功能的理论基础,且是在总结自古至今前人治疗骨关节疾病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的,同时参照符合骨关节疾病的特点及缓解骨关节功能基础的病理特点为肢体受损、局部血肿、血循环障碍,软骨受损,各种软骨细胞因子的活动发生改变。而造成骨关节的炎症或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为,软骨受损,血运不良,软骨细胞因子的代谢降低而造成软骨破坏及局部软骨代谢障碍等。祖国医学认为,损伤均与血瘀有关。《辩证录》曾指出“血不活则骨不能接”,“瘀不祛则骨不能接。”从而指导于临床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关节疾病,该剂是在活血舒筋之剂的基础上,又给予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以增加软骨细胞的活力。即在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加之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使细胞内DNA合成加速,增加细胞分化蛋白的作用,从而使蛋白的含量增加-促进软骨的恢复,因而得知活血温经是先导,舒筋止痛不可少。二者相合能改善局部软骨的血循环,增加软骨细胞的数量和活力、I胶原、肿瘤坏死生长因子的合成,使软骨基质的合成增快、增多,提高软骨的弹性,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是加速骨关节中软骨的修复和重建的有效方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的药剂防风1-2,艾叶1-3,蒲公英1-2,地丁1-2,川芎1-2,白芷1-2,红花1-2,苏赤木1-2,伸筋草1-3,透骨草1-3,海桐皮1-3,五加皮1-3,甘草1-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每一份中药由如下剂量的药物组成防风15g,艾叶15g,蒲公英15g,地丁15g,川芎15g,白芷15g,红花15g,苏赤木15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5g,甘草15g。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每一份中药由如下剂量的药物组成防风15g,艾叶20g,蒲公英15g,地丁15g,川芎15g,白芷15g,红花15g,苏赤木15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海桐皮20g,五加皮20g,甘草15g。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配好的一份中药用纱布包好,放置药锅内,加水至将药没过,加100g6%--9%的乙酸、5克氯化钠,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腾,10分钟后将武火改为文火再煎煮25分钟,取下,将药锅放置关节下进行熏蒸,待其不烫皮肤时,将药袋放置关节上,进行腾敷,若凉后,再加热,每次持续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为一阶段。所谓文火、武火是中医领域的传统术语,武火的意思是迅速升温,使药液达到沸腾状态;文火的意思是保持药液温度,令其维持在缓慢沸腾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用红花、川芎为君,以活血化瘀,因血行不畅则瘀肿,不通则痛;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气畅则血行,经脉通则瘀血化、肿胀消。又臣以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五加皮,温通经脉,舒筋通络,因温有利于血液运行(血得热则行),舒有利于瘀肿得以舒散,有利于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另外,经脉伤及日久,加之肿胀久而瘀阻不通,甚至化热,故又臣以蒲公英地丁、苏赤木以解毒活血消肿止痛,因解毒活血消肿不但能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又能有利于温通经脉,舒筋通络而达到止痛之功效。佐使以防风、甘草疏风通络、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活血有利于消肿、温经与解毒消肿有利于加速活血,相辅相成,共凑活血化瘀、温通经脉、舒筋通络、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熏洗用中药的配方如下每份中药含防风15g,艾叶15g,蒲公英15g,地丁15g,川芎15g,白芷15g,红花15g,苏赤木15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海桐皮15g,五加皮15g,甘草15g。实施例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外用实施例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给药方法为将实施例一用纱布包好,放置药锅内,加水至将药没过,加100g8%的乙酸、5克氯化钠,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腾,10分钟后将武火改为文火再煎煮25分钟,取下,将药锅放置关节下进行熏蒸,待其不烫皮肤时,将药袋放置关节上,进行腾敷,若凉后,再加热,每次持续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为一阶段。疗效评定参考Ogilvie-harris标准改良(Ogilvie-harrisDJ,Melean J,Zarnett ME.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of the knee.JBone Joint Surg(AM),1992),见表1。根据以上标准,本组24例中的治疗结果见表2优12个膝关节,占25%;良16个膝关节,占33.33%;中17个膝关节,占35.4%;差3个膝关节,占6.25%,各种不同病变的效果,见表2。表1疗效评定标准 注1、最高15分,优15~13分,良12~8分,中7~4分,差3~0分2、正常关节活动度按150度计。表2治疗结果与优良率 注膝关节所占百分比,是指该组膝关节数量所占24例48个膝关节的百分率。实施例三实施例一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组采用实施例一的中药,用药方法同实施例二。对照组采用市售红花油,按常规方法外敷用药。两种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59膝,显效44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治愈49例,显效36例,有效1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2.5%。详见表3。表3两组治疗结果 实施例四熏洗用中药的配方如下每份中药含防风15g,艾叶20g,蒲公英15g,地丁15g,川芎15g,白芷15g,红花15g,苏赤木15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海桐皮20g,五加皮20g,甘草15g。实施例五实施例四对近膝关节损伤术后功能改善的影响治疗组采用实施例四的中药,用药方法同实施例二,同时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未用药,单纯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疗效评价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的药剂:防风1-2,艾叶1-3,蒲公英1-2,地丁1-2,川芎1-2,白芷1-2,红花1-2,苏赤木1-2,伸筋草1-3,透骨草1-3,海桐皮1-3,五加皮1-3,甘草1-2。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的药剂防风1-2,艾叶1-3,蒲公英1-2,地丁1-2,川芎1-2,白芷1-2,红花1-2,苏赤木1-2,伸筋草1-3,透骨草1-3,海桐皮1-3,五加皮1-3,甘草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熏洗用中药,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每一份中药由如下剂量的药物组成防风15g,艾叶15g,蒲公英15g,地丁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