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导成专利>正文

昆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5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包含诱饵盘1以及其开口底端正对着诱饵盘1的捕笼2,捕笼2笼围由外壁和内芯21包容成,其中内芯21呈倒漏斗形,其顶端开口并与笼围内腔连通,外壁中的顶盖22由透光性优于侧壁23的透光材料制成。具有利于环境卫生,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引诱昆虫装置的捕足杀灭昆虫的固定式装置,特别是一昆虫诱捕器。传统中的一种昆虫诱捕器,系在一盘面上撒布诱饵的同时,或添加一种粘结剂或加添一些毒素,从而达到诱捕或诱杀昆虫的目的。但是,布满昆虫的开敝式的诱捕盘大大影响环境卫生,与人们的卫生心理感觉格格不入,并且诱捕盘需经常清洗,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于环境卫生,使用方便的昆虫诱捕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昆虫诱捕器,包含诱饵盘,还包含一种放置在诱饵盘上方,并且其开口底端正对着诱饵盘的捕笼,捕笼笼围由外壁和内芯包容成,其中内芯呈倒漏斗形,其顶端开口并与笼围内腔连通,外壁中的顶盖由透光性优于侧壁的透光材料制成。昆虫被诱饵引诱后进入捕笼和诱饵盘之间的接合部,由于昆虫的向光性本能导致这些昆虫只能往顶盖这一相对亮度最高的方向飞行,从而穿过内芯上端的开口而进入笼围内腔,又由于这种昆虫向光性本能以及内芯上端开口较小,使其不会从该内芯的开口上端退回,而只能滞留在笼围内腔中,或者饿死,或者利用其它器具将其捉出,或者将捕笼置于水中,将其淹死。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捕笼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昆虫诱捕器,包含诱饵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种放置在诱饵盘(1)上方,并且其开口底端正对着诱饵盘(1)的捕笼(2),捕笼(2)笼围由外壁和内芯(21)包容成,其中内芯(21)呈倒漏斗形,其顶端开口并与笼围内腔连通,外壁中的顶盖(22)由透光性优于侧壁(23)的透光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昆虫诱捕器,包含诱饵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种放置在诱饵盘(1)上方,并且其开口底端正对着诱饵盘(1)的捕笼(2),捕笼(2)笼围由外壁和内芯(21)包容成,其中内芯(21)呈倒漏斗形,其顶端开口并与笼围内腔连通,外壁中的顶盖(22)由透光性优于侧壁(23)的透光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捕笼(2)底端到诱饵盘(1)上平面的距离为35~6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诱饵盘(1)盘面小于内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导成
申请(专利权)人:林导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