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3219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散热座;一LED发光模块,其设置于该散热座中;以及一光学镜组,其对应该LED发光模块而设置于该散热座中,其中该光学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聚光杯,且该聚光杯的内壁面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通过此,所述多个段面可有效地将位于聚光杯中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加以反射、聚光,以提升反射聚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尤指一种聚光杯的内壁面具有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的照明直O
技术介绍
灯具的使用已完全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灯具可延长现代人 的作息时间,而解决太阳日照对于生活作息的限制。传统照明用的灯具大多设有多个灯泡 或灯管,以提高照明的亮度;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灯具的选择也日益多元化,且由于环保、 节能的观念日渐受到重视,传统的日光灯泡、钨丝灯泡均渐渐被体积小、耗电量低、寿命长、 不易衰减的发光二极管所取代,换言之,在目前的市场上,发光二极管已渐渐扩展其应用领 域,以降低耗电量,并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的应用上,目前的关注课题在于提高灯具的散热效率,以避免热量的累积 造成发光二极管的特性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容易扩散,造成光线亮 度的不易提升,目前的灯具结构是以聚光板等光学结构达成聚光的效果。在传统的聚光板 上设有反射杯,以反射发光二极管的光线,进而达成提高发光特性的效果;然而上述反射杯 的内壁面形成一圆弧状的反射面,该圆弧状的反射面并无法有效地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线聚集,换言之,传统的具有圆弧状反射面的反射杯在聚光效率上必须加以提升,以符合产 业上高聚光效率、高照射亮度的需求。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显示系统装置于实际使用时的缺失,且积累个 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 述问题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具有至少一个聚光杯的光 学镜组,该聚光杯的内壁面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以提升反射聚光的效果,使本专利技术的 照明装置具有较佳的光特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含一散热座;一 LED发光模 块,其设置于该散热座中;以及一光学镜组,其对应该LED发光模块而设置于该散热座中, 其中该光学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聚光杯,且该聚光杯的内壁面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聚光杯的内壁面上还具有一反射层,以提供更佳的聚光效果 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聚光杯的内壁面上设置多个不同角度的段 面,所述多个段面可有效地将位于聚光杯中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反 射、聚光,以聚集光线达成光特性较佳的照射态样。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 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镜组的聚光板的立体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镜组的聚光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镜组的聚光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散热座IlLED发光模块12光学镜组101容置槽 102散热鳍片 103开口端面 110电路基板 111发光元件 120聚光板 121透光板 122聚光杯 123上开口 IM下开口 125段面 125A第一段面 125B第二段面 125C第三段面 125D第四段面13电连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IA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散热座 10、一 LED发光模块11及一光学镜组12 ;其中,LED发光模块11设置于该散热座10中,该 光学镜组12则对应该LED发光模块11而设置于该散热座10中;而为达成较佳的聚光效果, 该光学镜组12包括至少一个聚光杯122,且该聚光杯122的内壁面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段 面125(请参考图2B)。请参考图2、图2A及图2B,其为该光学镜组12的立体图及剖视图,其中该光学镜 组12上的聚光杯122的内壁面形成多个段面125,所述多个段面125具有不同的角度,以形 成较佳的光学反射面。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聚光杯122的一端为大孔径的上开口 123, 另端则为小孔径的下开口 124,而所述多个段面125则依序成型于该上开口 123与该下开口 1 之间;另外,所述多个段面125则依序包括最接近该上开口 123的第一段面125A、第二 段面125B、第三段面125C及最接近该下开口 IM的第四段面125D,但不以上述为限。为了达成较佳的聚光效果,该聚光杯122由上开口 123至下开口 124的方向上会 形成一锥状的结构体;换言之,第一段面125A与聚光杯122的中心轴的夹角相当小(请注意以平行为0度),而最接近该下开口 IM的第四段面125D则具有与聚光杯122的中心 轴的最大夹角,亦即,所述多个段面125与该聚光杯122的中心轴的夹角沿着该上开口 123 至该下开口 1 的方向呈渐次增加,以形成锥状反射结构。另一方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段面125A具有最大的长度,而第四段面 125D则具有最小长度,换言之,所述多个段面125的长度沿着该上开口 123至该下开口 IM 的方向呈渐次缩小,以达成较佳的光反射效果。在具体的应用中,散热座10具有一容置槽101,其用以固定LED发光模块11与光 学镜组12 ;且散热座10旁侧设有散热鳍片102。如图1所示,LED发光模块11包括一电路 基板110以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电路基板110上的发光元件111(例如发光二极管);光学镜 组12可由聚光板120及透光板121所组成,上述的聚光杯122则形成于该聚光板120的下 侧面。通过此,依序将LED发光模块11与光学镜组12装设于该容置槽101中,该光学镜组 12的聚光板120设于该LED发光模块11上,并使聚光杯122罩盖于该LED发光模块11的 发光元件111,以将发光元件111由聚光杯122的下开口 IM伸入聚光杯122内部,而该透 光板121则盖设于该聚光板120的上侧面(即盖设于该聚光杯122的上开口 123处),透光 板121可具有保护发光元件111的效果,且不影响发光元件111的出光亮度。再者,该容置 槽101具有一开口端面103,而该光学镜组12与该开口端面103会形成有一断差,即该透光 板121的前缘会内凹于该开口端面103,以提高光学特性。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有电连接头13,其电性连接于该LED发 光模块11,该电连接头13设于散热座10上且相对于该光学镜组12,而该电连接头13可利 用导线(图未示)连接于该LED发光模块11,以提供电源信号。而在另一变化实施例中,聚光杯122的内壁面上还可以利用溅镀或其它方式形成 一反射层,以提高聚光杯122的聚光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诸项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聚光杯的内壁面具有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所述多个段面的角度可依 据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角度加以变化,使发光元件的光线可有效地聚集而由聚光杯的上开 口透射而出,以提供较明亮、均勻度较佳的光源。2、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可利用具有多个不同角度段面的聚光杯,以有效率地提高发 光元件的聚光效果,使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更适用于高亮度的应用领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故举凡 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散热座;一 LED发光模块,其设置于该散热座中;以及一光学镜组,其对应该LED发光模块而设置于该散热座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散热座;一LED发光模块,其设置于该散热座中;以及一光学镜组,其对应该LED发光模块而设置于该散热座中,其中该光学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聚光杯,且该聚光杯的内壁面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段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贤林明宪
申请(专利权)人:一诠精密电子工业昆山有限公司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