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653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视机的电动底座转动到达极限位置被卡住时,电机仍然在转动,直到控制芯片发送停转命令前无法停转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来识别电机是否到达极限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停转,技术方案是在电视机芯片的两个I/O端口之间设置自动识别电路控制电动底座电机的转动,所述自动识别电路由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组成,通过该自动识别电路,不需要额外增加端口即可使电动底座到达极限位置时自动停转,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的转动控制电路,具体地涉 及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改变电视的朝向,以方 便用户在不同的位置观看节目,有电视机在底座上增加了可旋转的功 能,即电动底座。该功能一般通过在底座中增加电机来实现,电机可带动电视机机身左右旋转各30° 。现有电视机的电动底座当左转或 右转到达极限位置被卡住时,电机仍然在转动,直到控制芯片发送停 转命令前无法停转,由于电动底座当左转或右转到达极限位置时,无 法实现停转,这样就很容易对电机造成损坏,大大降低了电机的使用 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 位置自动识别电路来识别电机是否到达极限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停 转。本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视机电动底 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在电视机芯片的两个1/0端口之间设置自 动识别电路控制电动底座电机的转动,所述自动识别电路由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组成,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由电源分别串接有三极管支路(Vl、 V3)和(V2、 V4),三极管VI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3 的发射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4的发射极,在三极管 VI和V2的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机M和反向二极管支路,在三极管VI 的集电极与V4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8,在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 V3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9,三极管VI和V2的基极分别通过连接两 个I/O端口的控制端;三极管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连接电路 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7再接地,电阻R7两端串接有一电容,所述三极 管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接出有电阻R5、三极管V7支路和电 阻R6、三极管V8支路,电阻R5连接三极管V7的基极,电阻R6连 接三极管V8的基极,电阻R5和三极管V7之间通过电容接地,电阻 R6和三极管V8之间通过电容接地,三极管V7和V8的集电极分别连 接两个1/0端口。更好地,所述两个I/O端口控制端是从电视机芯片的两个I/O端 口分别串接电阻R2、三极管V5和电阻R4、三极管V6,电阻R2连接 三极管V5的基极,电阻R4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三极管V5和V6 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5和V6的集电极作为两个I/O端口控制端分 别连接三极管VI和V2的基极。所述I/O端口与电阻R2之间的节点 接有上拉电阻Rl,另一 I/O端口与电阻R4之间的节点接有上拉电阻 R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电视机电动底座的基础上不需 要额外增加端口即可使电动底座到达极限位置时自动停转,延长了电 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为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所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参看附图l,在电视机芯片的两个I/O端口 (TURN_LEFT和TURN—RIGHT)之间设置自动 识别电路控制电动底座电机的转动,所述自动识别电路由电机驱动电 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组成,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由电源分别串接有三极管 支路(Vl、 V3)和(V2、 V4),三极管VI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3的 发射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4的发射极,在三极管VI 和V2的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机M和反向二极管支路,在三极管V1的 集电极与V4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8,在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V3 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9,三极管VI和V2的基极分别通过连接两个 I/O端口的控制端;三极管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连接电路检 测电路中的电阻R7再接地,电阻R7两端串接有一电容,所述三极管 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接出有电阻R5、三极管V7支路和电阻 R6、三极管V8支路,电阻R5连接三极管V7的基极,电阻R6连接三 极管V8的基极,电阻R5和三极管V7之间通过电容接地,电阻R6和 三极管V8之间通过电容接地,三极管V7和V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两 个I/0端口 (TURILEFT和TURN_RIGHT)。所述两个I/O端口控制端是从电视机芯片的两个I/O端口 (TURN—LEFT和TUR^RIGHT)分别串接电阻R2、三极管V5和电阻R4、 三极管V6,电阻R2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电阻R4连接三极管V6 的基极,三极管V5和V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5和V6的集电极作为两个I/O端口控制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I和V2的基极。所述I/O端 口 (TURN—LEFT)与电阻R2之间的节点接有上拉电阻Rl, I/O端口 (TURN_RIGHT)与电阻R4之间的节点接有上拉电阻R3。所述三极管 (V5)和(V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I)和(V2)的基极之间各设置 有一电阻。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应用2个I/O端口 (TURN—LEFT和 TURN—RIGHT)来实现控制电动底座的电机正反转,并检测电动底座是 否已到了卡死的状态,其工作流程图参看附图2。参看附图1, Rl, R3为两I/O 口的上拉电阻,两I/O 口通过控制 V5, V6的导通、截止来控制电机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当TURN_LEFT 为1, TURN—RIGHT为0时,电机电流从1脚流向2脚;当TURN—LEFT为 0,TURN_RIGHT为1时,电机电流从2脚流向1脚,从而实现了电机 的正反转。电机的电流最后通过采样电阻R7到地。当电动底座卡住 时,电机的电流会增大,采样电阻R7电压变高,当电压接近0.7V时, 三极管V7, V8导通。以左转为例,先把TURN—RIGHT设置为输出口,并输出0,此时 该I/O 口对地为低阻,因此把TURN—RIGHT 口的电平拉低。然后把 TURN_LEFT设置为输入口并检测该口为高或低,I/O被设置为输入口 时为高阻态,此时由于上拉电阻Rl的作用,TURN_LEFT为高电平。 从而电机开始左转,而TURN—LEFT 口一直检测为高。当电动底座被卡 死的时候,电机电流增加,采样电阻电压上升,直至V7,V8导通。因 为V7, V8的集电极跟TURN_LEFT, TURN—RIGHT分别相连,V7, V8导通 后将把TURN_LEFT, TURN—RIGHT拉低。此时TURN—LEFT 口检测到低电 平,认为是电动底座被卡住了,把TURN—LEFT 口改为输出口并输出低 电平,电机停止转动。本技术中,Rl、 R2、 R3、 R4的值要根据控制芯片的高低电 平定义及上拉电压V1的值为合理设置。如控制芯片的高电平为大于 2. 5V ,低电平为低于0. 8V ,必需调整Rl, R2, R3, R4使 TURN_LEFT, TURN—RIGHT两个I/O 口为输入口且电动底座正常转动时, TURN—LEFT, TURN—RIGHT处电平大于2. 5V,当TURN_LEFT, TURN—RIGHT 两个I/O 口为输入口且电动底座卡死时,TURN—LEFT, TURN_RIGHT处 的电平小于0.8V。权利要求1、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在电视机芯片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视机电动底座极限位置自动识别电路,在电视机芯片的两个I/O端口之间设置自动识别电路控制电动底座电机的转动,所述自动识别电路由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由电源分别串接有三极管支路V1、V3和V2、V4,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4的发射极,在三极管V1和V2的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机M和反向二极管支路,在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与V4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8,在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V3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9,三极管V1和V2的基极分别通过连接两个I/O端口的控制端;三极管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连接电路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7再接地,电阻R7两端串接有一电容,所述三极管V3和V4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接出有电阻R5、三极管V7支路和电阻R6、三极管V8支路,电阻R5连接三极管V7的基极,电阻R6连接三极管V8的基极,电阻R5和三极管V7之间通过电容接地,电阻R6和三极管V8之间通过电容接地,三极管V7和V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两个I/O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骞张晔陈春雨关耀枢陈晖辉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