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金林专利>正文

罩式多用定点投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4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罩式多用定点投毒器,其特征是由底座(1)、投毒室(2)和保护罩(3)构成,保护罩(3)将投毒室(2)罩住,保护罩(3)上有至少1个便于鼠进出的洞穴(4)。(*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定点投毒器,其特征是用保护罩将置于投毒室内的有毒物质罩住。适用于用毒杀法消灭有害生物,如老鼠、蟑螂、蚊子、苍蝇、飞蛾等等,特别适用于消灭老鼠,还可以兼作他用,如作凳子、鸟笼。目前,用化学药物毒杀灭害是对有害生物治理的主要手段。采用毒杀法灭害往往存在毒物投放地点和投放方法问题。通常是将毒物直接置于有害物经常活动的地方。比如,灭鼠时多将毒物直接置于鼠洞口、鼠道上。这样投放毒物虽然投放时方便简单,但存在不少缺点。第一,不安全,常有人畜误食的情况发生;第二,不雅观,特别在宾馆、餐厅、娱乐场所、商店等更是如此。此外,还有不卫生、不经济和污染环境的缺点。灭害任务完成后,多余毒物难以收集再使用或处理;室外或野外露天投放毒物经风吹雨淋不仅发霉、失散造成浪费,还耽误灭鼠时机,又会污染环境。因此,目前灭鼠实践迫切需要一种便于毒物定点投放的装置。关于毒物定点投放装置,文献报道不多。《灭鼠理论与技术》(周培盛、卫剑云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曾报道多种型式的毒饵盒,例如能盖毒饵盒、竹筒毒饵盒、砖制毒饵盒、废酒瓶改造的毒饵盒等,这些毒饵盒虽然灭鼠效果好,但因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等原因始终未能推广。经专利技术人检索,ZL94220294.5“一种杀蟑螂药饵盒”、CN1064190A“鼠药放入具”、CN1154791A“一种诱蚊灭蚊装置”、CN2215819Y“灭蚊灯”,这些专利申请与本技术构思完全不同。至今未见与本技术构思相同的定点投毒装置被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定点投毒装置。既可以在室内使用,又可以用于室外;既方便投毒,又方便清除残毒;既可以方便有害生物进入,又方便清除死尸;既可以作为投毒装置,又可以兼作他用,如凳子、鸟笼;既可以直接置于地面,亦可以悬挂于空中。还可用于限制某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此外,本装置还应制作容易,成本低,便于推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装置实现的。本技术由底座(1)、投毒室(2)和保护罩(3)构成。底座(1)起着稳定和支撑投毒室(2)和保护罩(3)的作用。投毒室(2)在底座上方,最好在正中央。投毒室(2)由底和壁构成,起着限制毒物范围作用,底起着隔离毒物与地面或其他支撑面的作用。投毒室(2)的底可以与底座(1)的上表面相连,亦可以是不相连的;投毒室(2)的底可以是投毒塞自身的,亦可以借用底座(1)上表面的一部分。投毒室(2)壁的高度以便于放入适量的毒粉、毒饵等毒物为最低限度,例如2~5mm,也可以更高。投毒室(2)内有零个或多个用于放置引诱物的引诱室(5)。保护罩(3)一端开口,一端闭口,大小以可以罩住投毒室(2)为最低限度,也可以更大。保护罩的高度比投毒室(2)的高度大,以方便鼠进入投毒室(2)后活动为最低限度,例如100~250mm,亦可以更高。保护罩(3)上至少有一个便于鼠通过的洞穴(4),最好为2~3个。洞穴(4)可以在保护罩(3)的顶部,亦可以在保护罩(3)的侧面上,最好在保护罩(3)开口端的边缘附近。洞穴(4)大小以方便鼠进出为度,例如直径为50~80mm圆。保护罩(3)呈球型、柱型、锥型、鼓形或这些形体的组合或其他可以用于罩住投毒室(2)的几何形体,最好为平顶的锥体和鼓形体。保护罩(3)开口端面为圆形,保护罩(3)开口端至少有一个缺口(7)。缺口(7)可以与洞穴(4)交叉或重叠,亦可以是独立的。底座(1)大小以可以覆盖保护罩(3)开口端为最低限度,最好比保护罩(3)开口端大,便于整个装置的稳定。底座(1)可以是无底的纵切面呈“”型,亦可以是有底的。当底座(1)有底时,底座(1)是中空的,底座(1)的底可以是平的,亦可以呈弧形的(象不倒翁那样)。为了节省材料,还可以在底座(1)上开有若干个有各种形状的孔。当保护罩(3)罩住投毒室(2)时,底座(1)上与保护罩(3)开口端相接触部位有若干个弧形槽(8),弧形槽(8)大小和位置以便于保护罩(3)插入底座(1)为度。在缺口(7)一边或两边有零个或多个弧形缺口(9),弧形缺口(9)位置选择在保护罩(3)插入底座(1)后能方便旋转一定角度(如5~20°)的地方。保护罩(3)插入底座(1)并经旋转后再提起,底座(1)即被同时提起而不脱落。在弧形缺口(9)内有高度大于等于零而小于弧形缺口(9)高度的凸出物(10),同时在底座(1)与凸出物(10)相应的位置上有便于凸出物(9)放入的凹口(11)。当凸出物(10)高度大于零时,将保护罩(3)插入底座(1)并旋转使凸出物(10)进入凹口(11)后,提起保护罩(3),底座(1)更难以脱落。为了使保护罩(3)插入底座(1)后与底座(1)更不易分开,还可以在底座(1)内置弹性物(14),例如弹簧、橡皮、弹性纤维等。当投毒室(2)的壁较高,以致鼠通过洞穴(4)后不易进入投毒室(2)时,在投毒室(2)壁面上有洞口(12),洞口(12)在投毒室(2)壁面上的位置是任意的,只要能便于老鼠进入,最好是当保护罩(3)插入底座(1)后,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投毒室(2)壁面上与洞穴(4)相对的而向相反方向旋转又不相对的位置。在保护罩(3)的闭口端或其他位置有零个或多个便于提起和悬挂的把手(13),最好是1个。本技术可以用塑料、纤维、瓷、砖、石、金属等硬质材料制造,也可以用柔性材料如橡胶等制造。最好用硬质塑料或金属,借助于模具制造。下面将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附图描述的是底座(1)呈圆形,保护罩(3)呈圆柱形时本技术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采用这些形状。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保护罩侧面展开示意图,图3是底座示意图,1是底座,2是投毒室,3是保护罩,4是洞穴,5是引诱室,6是网眼,7是缺口,8是弧形槽,9是弧形缺口,10是凸出物,11是凹口,12是洞口,13是把手,14是弹性物。当本装置用于灭害时,提起保护罩(3),在投毒室内放置毒物。当毒物为毒粉、毒气或毒水时,最好在引诱室(5)放置引诱食物或其他引诱器如光、发声器。将保护罩(3)插入底座(1)的弧形槽(8),并旋转使两者不易分离。将整个装置置于或悬挂于鼠等有害生物可以接近的地方。当有害生物通过保护罩(3)上的洞穴(4)或网眼(6)进入投毒室(2),接触或食用毒物后导致死亡。在投毒室(2)内放置适宜毒杀准备消灭的有害生物的毒物,则本技术可用于杀灭多种有害生物,如鼠、蚊、蝇、蟑螂、飞蛾等。灭害过程中或灭害任务完成后,通过旋转调节保护罩(3)与底座(1)相对位置,揭开保护罩(3)来更换、收集或清理毒物和可能有的死尸。本装置还可兼用作他用。不用灭害时或灭害任务完成后,将本装置清洗干净,保护罩(3)可以作为凳子使用,整个装置还可以作为鸟笼使用,也可用于活捉老鼠。在本技术内投毒灭害可以减少或避免人畜误食毒物的机会,可以减少或避免风雨对毒物的影响,可以方便地投毒和收集残毒,具有安全、方便、雅观、经济、不影响环境等优点。此外,还可兼作他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市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罩式多用定点投毒器,其特征是由底座(1)、投毒室(2)和保护罩(3)构成,保护罩(3)将投毒室(2)罩住,保护罩(3)上有至少1个便于鼠进出的洞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毒器,其特征是保护罩(3)是开口端面呈圆形的柱体、锥体、球体、鼓形或这些形体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毒器,其特征是保护罩(3)开口端边缘上至少有1个缺口(7),它与洞穴(4)可以交叉或重叠或各自独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毒器,其特征是缺口(7)两边或一边有便于保护罩(3)插入底座(1)后旋转的弧形缺口(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毒器,其特征是底座(1)与保护罩(3)的开口端面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昱力车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车金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