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211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该制剂是由麻黄、石膏、苦杏仁、百部、款冬花、浙贝母、桑白皮、鱼腥草、功劳木、陈皮、甘草制成,它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赋予一些清热解毒、宣肺降气、活血化瘀、健脾补气的药物,使其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和表里双解的,减轻呼吸道疾病的作用。经过药效学试验以及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是常见的吸道疾病,感冒、咽炎,喉炎、哮喘和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得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发热、头痛,特别是严重的咳嗽和气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除了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疾病以外,首先合理选用一些止咳化痰药,可以起到减轻病症,加快疗效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药西医主要采用消炎药,病情加重的的需要用抗生素;中医的止咳化痰药较多,目前常见的有止咳化痰片、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合剂等。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我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了科技文献检索,查到并摘录了以下一些相关文摘题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临床观察作者魏秀峰机构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刊名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0).-962-9文摘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用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治疗本病30例。结果有效率达96.67%。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既安全又可靠,使用方便无副作用,而且经济。题名止咳化痰I号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总结作者马彬,陈振喜机构沈阳市大东区结核防治所,总装备部沈阳干休所,刊名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33-3文摘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本病属于中医的咳嗽、咳喘范围。自1999~2002年运用止咳化痰1号方法治疗24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取得满意临床疗效。题名止咳化痰汤治疗小儿肺炎382例作者王菊艳机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医院儿科刊名陕西中医.2004,25(5).-387-388文摘目的观察止咳平喘,益气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止咳化痰汤(炙百部、杏仁、党参、茯苓、白芥子、苏子、炒菜菔子、清半夏、陈皮、连翘等)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小儿肺炎382例。结果总有效率98.9%。提示本方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题名中药止咳化痰药,独领风骚作者张孔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刊名家庭医生.2004(01S).-45-4文摘权威机构对止咳药市场做了全国性调查,结果令人既惊讶又欣喜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武汉等中心城市,蜜炼川贝枇杷青、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等中药止咳化痰药,均位于排行榜之前列。题名止咳化痰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作者汤云 李强机构西安黄河医院刊名陕西中医.2003,24(10).-935-93文摘目的介绍止咳化痰片剂制备及用于治疗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疗效。结果经临床观察10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1%。结论该片剂是一种中西药复方制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题名止咳化痰冲剂治疗肺系病证临床疗效观察作者余小萍 王跃等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刊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4).-18-19文摘观察止咳化痰冲剂治疗肺系病证的疗效。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咽炎、支气管扩张患者125例,服用止咳化痰冲剂1-2周,结果临床控制29例,显效43例,有效4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4%;并将其中急、慢性支气管炎50例为治疗组,另设50例对照组(服用百咳净),疗程1-2周,作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78.0%(P<0.05);止咳作用总有效率为90.0%、78.0%(P<0.05)。提示止咳化痰冲剂疗效较好,临床效果较百咳净更优。7、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CN89103673.名称治愈气管炎口服液的配制方法申请(专利权)人陈江辉地址浙江省临海市邵东乡下洋底村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治愈肺热型气管炎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将贝母、瓜萎、知母、炒莱服子、炙冬花、木通、柴胡、半夏、党参、炙甘草、黄芩、云苓、藕、陈皮、桑白皮等中草药按比例配制后,混合煎煮15分钟后,加入少许香油和醋即可。服药5~6剂后,可加入金银花、连壳、白术与原药剂中的党参、云苓、炙贝草合成四君子汤,服用此药可治愈肺热型气管炎,起到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止咳化痰之效果。经临床几例试用,治愈率为85%以上。8申请(专利)号CN96118638.0名称复方气管炎丸申请(专利权)人李英新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方气管炎丸。该药以前胡、杏仁、冬花、川贝、陈皮、半夏、麦冬和桑白皮为主药,以辅药红参、茯苓、白术、白芥子、苏子、莱服子、炙麻黄,反佐药丹参、双花、蛤蚧,引经药炙草为配伍。它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补气、宣肺降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纳气之功能。该药可根治慢支、肺气肿、哮喘,痊愈后不复发,有效率达96.7%。9申请(专利)号CN98113993.0名称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申请(专利权)人王辉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消咳安喘片),它基本上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洋金花、罂粟壳、苦杏仁、麻黄、五味子、地龙、天冬、紫菀、胎盘、熟地、蛤蚧、蟾酥、白果、百部、远志、石膏、薄荷脑、款冬花、竹沥、枸杞子、葶历子、甘草、冬虫夏草、枳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其它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西药和中成药相比,不仅提高了疗效,还缩短了疗程、临床证实总有效率为90%,药理学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具有确切的宣肺定喘、益气养阴、止咳化痰功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缓解支气管痉挛、抗过敏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0申请(专利)号CN02100346.名称一种平喘止咳化痰液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权)人宋俊地址黑龙江省建三江前进镇运达宾馆(火车站前)摘要一种平喘止咳化痰液由川贝、橘红、半夏、五味子、远志、甘草、薄荷、蜂蜜、黄酒组合配制其方法是将上述前7种药物在紫外线照射48小时后再烘干和严格消毒,磨粉经120目筛磨成水飞粉,极细粉用黄酒和蜂蜜制成组合液每10毫升或20毫升装瓶。真空密封置于密闭阴凉处。由于本专利技术主要功能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所以主治伤风感冒咳嗽、肺热常咳、气管炎、久咳平喘。1申请(专利)号CN03100046.0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组合物由麻黄、苦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百部、北沙参、木蝴蝶、甘草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时对不同组分采用煎煮、乙醇提取方法,达到使有效药物的充分发挥,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对该组合物进行成分鉴别、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本组合物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作用。1申请(专利)号CN200410040886.9名称具有解表和止咳平喘功能的药物组合物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解表和止咳平喘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药物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麻黄、半夏、青黛、苦杏仁、百部、葶苈子、瓜蒌壳、大青叶、板兰根、贝母、矮地茶,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料成分共同组成。该药物尤适用于对儿童外感咳嗽之风热证、痰热证等的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和表里双解。1申请(专利)号CN01100631.名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麻黄5-20;石膏15-30;苦杏仁10-25;百部3-12;款冬花3-12;浙贝母3-12;桑白皮5-20;鱼腥草5-20;功劳木5-20;陈 皮1-10、甘草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麻黄5-20;石膏15-30; 苦杏仁10-25;百部3-12;款冬花3-12; 浙贝母3-12; 桑白皮5-20; 鱼腥草5-20;功劳木5-20; 陈皮1-10、甘草3-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剂型产品的生产方法是首先精选干药材麻黄、石膏、苦杏仁、百部、款冬花、浙贝母、桑白皮、鱼腥草、功劳木、陈皮、甘草十一味,分别按各种重量分数称好,取浙贝母重量的一半(1/2)粉碎成细粉,备用;石膏粉碎成粗粉;其余浙贝母与石膏粗粉、麻黄、苦杏仁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照总药量的重量,加5-8倍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4~7倍量水,煎煮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溶液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先加入事先粉碎的浙贝母细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权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页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