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淡水贝类的人工育苗技术,尤其是一种成活率高、抗逆性好的河 蚬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又称沙蜊、蛘、金蚶、扁螺、黄蚬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 地江河、湖泊、沟渠等淡水水域,是淡水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蚬不但味道鲜美,而且 营养价值高,每克河蚬肉含蛋白质5.3%,脂肪2%,糖7%,水分85%,灰分0.7%,此外还含 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核黄素等。据《本草纲目》记载“蚬肉能下温气,利小便。另据现 代药书等记载河蚬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不便 不利等症,对治疗夜盲症和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也有作用,蚬肉中丰 富的维生素B12对治疗贫血也有特殊疗效。由于河蚬所具有的营养、药用及食疗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河蚬 的畅销,河蚬的人工养殖规模也迅速扩大,已成为淡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有河蚬的人 工养殖方法是在河蚬繁殖期,采捕小的河蚬苗后再进行人工培育,过度采捕及环境恶化已 导致天然苗种资源日趋枯竭,制约了河蚬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蚬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以性成熟河蚬个体作为亲本,通过人工刺激至排放精卵; b.收集受精卵入水温20~22℃、pH7.3~7.8、盐度为0的孵化池中充气孵化,孵化密度30~50个/ml; c.收集D形幼虫培育,培育密度为2~3个/ml,培育用水为经过滤的河水,温度20~22℃,pH7.3~7.8,盐度0,日换水1~2次,换水量1/3~1/2,饲喂淡水单胞藻饵料,密度为5~8cell×10↑[3]/ml d.当D形幼虫壳长达190~210μm时,加大投饵量至3~5×10↑[4]cell/ml培养D形幼虫至变态幼虫; e.以5~8×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蚬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以性成熟河蚬个体作为亲本,通过人工刺激至排放精卵;b.收集受精卵入水温20 22°C、pH7.3 7. 8、盐度为0的孵化池中充气孵化,孵化密 度30 50个/ml ;c.收集D形幼虫培育,培育密度为2 3个/ml,培育用水为经过滤的河水,温度20 22°C,pH7. 3 7. 8,盐度0,日换水1 2次,换水量1/3 1/2,饲喂淡水单胞藻饵料,密度 为 5 8cell XlOVmld.当D形幼虫壳长达190 210μ m时,加大投饵量至3 5 X 104cell/ml培养D形幼 虫至变态幼虫;e.以5 8XIO4ceI 1/ml投饵量培养变态幼虫至稚贝壳长为1 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蚬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成熟河蚬个体是在 春季4月自然水温10°C以下时,从自然环境中采捕2 3龄、壳长2 4cm的河蚬个体经人 工促熟,促熟的具体条件是初始水温10°C,日升温0. 5 1. 0°C,于18°C恒温培养,饲喂淡 水单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亚青,王庆志,赵冲,宋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水产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