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文祥专利>正文

一种蓄洪防汛抗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1058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洪防汛抗旱装置,包括T形塑料硬管、塑料软管、日光温室大棚塑料筒、弧形底沟、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雨季方便地接收大量的山地、丘岭、平原等地的径流水及河道的洪水,能阻止水的蒸发、渗透,能防止塌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储蓄的大量降水在旱季用于荒山、荒坡、荒滩、荒地等植树造林,挡风固沙,也可用于农田灌溉及动物引用等。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资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可长期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蓄径流水及洪水的装置,属水土保持,河道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现行的水土保持工程,多建在山地、丘岭等地域,因为落差特别大,存不上多少水土, 一晴天就蒸发干了。下游的大中型水库又少。经多年的泥沙淤积,库容越来越小。在北方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只能供给部分平原及城市用水。加之连续多年的干旱,大面积的山地、丘岭等称为荒山、荒地、河道干枯,每年春季沙尘暴肆虐,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南方的雨季降水量大又集中,当山地、丘岭地表层的涵水量饱和时,极易形成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量经流水聚成洪水,不但造成洪涝灾害,而且大量的淡水白白流入大海,浪费了大量的水势,能使水电站的发电量大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大量的降水收集、分散、储蓄在各地的较高地区,自流使用,可节能、节省劳动力,方便快捷地植树造林,适时灌溉庄稼,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防止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发生等的蓄洪防汛抗旱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洪防汛抗旱装置,它包括T形塑料硬管、塑料软管、日光温室大棚塑料筒、弧形底沟和过滤网,T形塑料硬管与塑料软管用管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洪防汛抗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T形塑料硬管(1)、塑料软管(2)、日光温室大棚塑料筒(3)、弧形底沟(4)和过滤网(5),T形塑料硬管(1)与塑料软管(2)用管夹、铁丝或绳索连接,塑料软管(2)与日光温室大棚塑料筒(3)用管夹、铁丝或绳索连接,弧形底沟(4)在日光温室大棚塑料筒(3)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邢文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