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脚气、脚痒、脚癣、烂脚丫等真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的茶汤足浴液,它是一种茶汤配伍中草药的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湿温足之功效,并且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生疮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茶梗(可选用花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茶梗)300-500克,大盐20-30克,干姜粉20-30克,蛇床子15-20克,熟地黄15-20克,野菊花15-20克,五加皮15-20克,甘草20-30克,苦参25-30克,防风20-25克,百部20-25克,当归15-20克,薄荷20-30克,茵陈蒿30-45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汤配伍中草药的纯中药制剂,尤其是对脚气、脚痒、脚癣、烂脚丫等真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的茶汤足浴液,并且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生疮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中成药,包括膏剂、水剂、粉剂等,难于从根本上消除脚气、脚痒、脚癣、烂脚丫等病灶,因此对于脚气、脚痒、脚癣、烂脚丫等真菌感染疗效不理想,容易反复而成为顽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脚气、脚痒、脚癣、烂脚丫等真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的茶汤足浴液,它是一种茶汤配伍中草药的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湿温足之功效,并且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生疮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茶梗(可选用花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茶梗)300-500克,大盐20-30克,干姜粉20-30克,蛇床子15-20克,熟地黄15-20克,野菊花15-20克,五加皮15-20克,甘草20-30克,苦参25-30克,防风20-25克,百部20-25克,当归15-20克,薄荷20-30克,茵陈蒿30-45克。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精选各种原料,再按需要切成片、节或磨成粉状,按照1∶10的重量配比加水,用小火熬汤50-80分钟(茶叶、茶梗不需要与中草药一起熬制),制成中草药原液。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所制得的中草药原液(温度保持80℃以上)冲泡茶叶、茶梗,中草药原液冲泡茶叶、茶梗所制得的即是中草药茶汤足浴液,把中草药茶汤足浴液用冷水调配(或自然冷却)至40-50℃时泡脚10-30分钟(也可用于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浸泡和涂抹),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症状,可每1-3天浸泡1次,使用2-5次即能彻底根治。根据《本草纲目》和《中国民间百草良方》的记载及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本专利技术各种原料的特性如下本专利技术茶叶、茶梗性味寒、凉,无毒。治五脏邪气,能轻身明目;据科研资料表明茶中含有茶多酚和鞣酸,能凝固细菌蛋白质,并杀灭细菌。皮肤瘙痒、生疮、溃烂、外伤破皮等,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收敛伤口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大盐性味甘、咸、寒,无毒。能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本专利技术干姜粉性味辛、苦,大热。能温经通络,祛湿驱风,去脏腑沉寒。本专利技术蛇床子性味苦、温。能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可止痒。本专利技术熟地黄性味甘、微苦、微温,无毒。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本专利技术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本专利技术五加皮性味辛、温,无毒。能补中益精,坚筋骨,治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本专利技术甘草性味甘、平,无毒。能通入手足十二经,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本专利技术苦参性味苦、燥热,寒胜热。能沉阴主肾,补阴益精,祛风、逐水、杀虫。本专利技术百部性味苦、微温,有小毒。能杀蛔、蛲、蝇、虱,治疳积疥癣。本专利技术防风性味甘、温,无毒。治头眩痛恶风、风行全身,骨节疼痹,烦满。本专利技术当归性味甘、温,无毒。能辛温散内,苦温助心、散寒,入心、肝、脾,为血中之气药。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温虐,头疼腰痛,痈疽疮疡。本专利技术薄荷性味辛、凉,无毒。能入手太明、足厥阴,辛能发散,凉能清利。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本专利技术茵陈蒿性味苦、平、微寒,无毒。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中草药组成,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湿温足之功效,并且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生疮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选用茶叶、茶梗300克,大盐20克,干姜粉20克,蛇床子15克,熟地黄15克,野菊花15克,五加皮15克,甘草20克,苦参25克,防风20克,百部20克,当归15克,薄荷20克,茵陈蒿30克。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精选各种原料,再按需要切成片、节或磨成粉状,加水约5500毫升,用小火熬汤50-80分钟(茶叶、茶梗不需要与中草药一起熬制),制成中草药原液。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所制得的中草药原液(温度保持80℃以上)冲泡花茶茶叶、茶梗,中草药原液冲泡花茶茶叶、茶梗所制得的即是中草药茶汤足浴液,把中草药茶汤足浴液用冷水调配(或自然冷却)至40-50℃时泡脚10-30分钟(也可用于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浸泡和涂抹),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症状,可每1-3天浸泡1次,使用2-5次即能彻底根治。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绿茶茶叶、茶梗400克,大盐25克,干姜粉25克,蛇床子20克,熟地黄20克,野菊花20克,五加皮20克,甘草25克,苦参25克,防风20克,百部20克,当归15克,薄荷20克,茵陈蒿40克。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精选各种原料,再按需要切成片、节或磨成粉状,加水约7000毫升,用小火熬汤50-80分钟(茶叶、茶梗不需要与中草药一起熬制),制成中草药原液。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所制得的中草药原液(温度保持80℃以上)冲泡绿茶茶叶、茶梗,中草药原液冲泡绿茶茶叶、茶梗所制得的即是中草药茶汤足浴液,把中草药茶汤足浴液用冷水调配(或自然冷却)至40-50℃时泡脚10-30分钟(也可用于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浸泡和涂抹),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症状,可每1-3天浸泡1次,使用2-5次即能彻底根治。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乌龙茶茶叶、茶梗500克,大盐30克,干姜粉30克,蛇床子20克,熟地黄20克,野菊花20克,五加皮20克,甘草20克,苦参25克,防风20克,百部20克,当归20克,薄荷20克,茵陈蒿45克。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精选各种原料,再按需要切成片、节或磨成粉状,加水约8000毫升,用小火熬汤50-80分钟(茶叶、茶梗不需要与中草药一起熬制),制成中草药原液。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所制得的中草药原液(温度保持80℃以上)冲泡乌龙茶茶叶、茶梗,中草药原液冲泡乌龙茶茶叶、茶梗所制得的即是中草药茶汤足浴液,把中草药茶汤足浴液用冷水调配(或自然冷却)至40-50℃时泡脚10-30分钟(也可用于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浸泡和涂抹),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症状,可每1-3天浸泡1次,使用2-5次即能彻底根治。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中草药组成,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湿温足之功效,并且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生疮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草药茶汤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茶梗(可选用花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茶梗)300-500克,大盐20-30克,干姜粉20-30克,蛇床子15-20克,熟地黄15-20克,野菊花15-20克,五加皮15-20克,甘草20-30克,苦参25-30克,防风20-25克,百部20-25克,当归15-20克,薄荷20-30克,茵陈蒿30-45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草药茶汤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茶梗(可选用花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茶梗)300-500克,大盐20-30克,干姜粉20-30克,蛇床子15-20克,熟地黄15-20克,野菊花15-20克,五加皮15-20克,甘草20-30克,苦参25-30克,防风20-25克,百部20-25克,当归15-20克,薄荷20-30克,茵陈蒿30-45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茶汤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精选各种原料,再按需要切成片、节或磨成粉状,按照1∶10的重量配比加水,用小火熬汤50-80分钟(茶叶、茶梗不需要与中草药一起熬制),制成中草药原液,将所制得的中草药原液(温度保持80℃以上)冲泡茶叶、茶梗,中草药原液冲泡茶叶、茶梗所制得的即是中草药茶汤足浴液。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水,
申请(专利权)人:林长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