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090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白蚁诱杀装置,涉及一种能诱杀白蚁的装置。螺口式管盖(1)旋进下部为圆锥形体(3)的圆柱形管体(2)内,圆柱形管体(2)管壁有长方形取食缝(4),圆锥形体(3)有圆形取食孔(5)。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先将诱杀白蚁的毒饵装入圆柱形管体(2)中,旋上螺口式管盖(1),再打入土中,地下白蚁可以通过取食缝(4)和取食孔(5)进入诱杀装置中取食毒饵,毒饵被白蚁带回巢内后便可在工蚁、兵蚁、幼蚁、蚁王、蚁后间传递,从而达到杀灭全巢白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毒杀白蚁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蚁诱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诱杀白蚁的装覽。
技术介绍
白蚁作为世界性害虫,其防治工作日益受到国内外白蚁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而白蚁诱杀法是白蚁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研究最热的 方法之一。国内外在白蚁诱杀剂和诱杀装置的研制和应用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如本申 请人研制出白蚁诱杀剂(专利号200510019709. 7);诱杀装荒的有《白蚁监测控制装賈》 (专利号200520038922),分隔片柱上端与装卸盖连接配合,下端与固定底盘连接配合, 配合连接后的装卸盖、分隔片柱、固定底盘整体设置在外壳内。《白蚁监测控制盒》(专 利号20052004074),其特征在于该监测控制盒由盒盖与盒体配合构成,监测控制盒上设 置通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 用,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白蚁诱杀装置。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白蚁诱杀装置,螺口式管盖1旋进下部为圆锥形 体3的圆柱形管体2内,圆柱形管体2管壁有长方形取食缝4,圆锥形体3有圆形取 食孔5。使用本技术时,先将诱杀白蚁的毒饵装入圆柱形管体2中,旋上螺口式管盖1, 再打入土中,地下白蚁可以通过取食缝4和取食孔5进入诱杀装置中取食毒佴,毒饵被 白蚁带回巢内后便可在工蚁、兵蚁、幼蚁、蚁王、蚁后间传递,从而达到杀灭全巢白蚁 的目的。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适用范 围广,毒杀白蚁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由嫘口式管盖1、下部为圆锥形体3的圆柱形管体2组成, 圆柱形管体2管壁有长方形取食缝4,圆锥形体3有圆形取食孔5。螺口式管盖1高15 — 20mm、厚2±0. lmm、管帽高4土0.2mm,底面直径48土1咖,顶 面直径56土2mm。圆柱形管体2高95土2mm,厚1.5±0. lmm。圆锥形体3便于将本技术打入土内,圆锥形体3高20土2mm,厚1.5±0. lmm。 因圆锥形体3表面积小,只适于设圆形取食孔5。长方形取食缝4高6±0. 2mm,宽20土lmm, 4个取食缝两个在管壁的一边,虚 线表示的另两个相错布置在另一边,上下相邻取食缝间的距离为10士0.2mm。圆形取食孔5内径5±0. 2mm,均匀分布在圆锥形体3四周。圆柱形管体2管壁也可设圆形取食孔5,圆形取食孔5、长方形取食缝4可为多 个,但要分布均匀,使白蚁钻进的机会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口式管盖(1)旋进下部为圆锥形体(3)的圆柱形管体(2)内,圆柱形管体(2)管壁有长方形取食缝(4),圆锥形体(3)有圆形取食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口式管盖(1)旋进下部为圆锥形体(3)的圆柱形管体(2)内,圆柱形管体(2)管壁有长方形取食缝(4),圆锥形体(3)有圆形取食孔(3)。2、 根据权利^求l.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口式管盖(1)高15 —20mm、 厚2±0. lmm、管帽高4土0.2咖,底面直径48土lmm,顶面直径56土2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管体(2)高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求应李俊辉雷朝亮严国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