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导线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395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本体、扣合点、接线孔、螺钉孔组成,扣合端在本体顶端重叠扣合,在本体两立面形成四个交叉支撑扣合点,重叠扣合面上设有两个螺钉孔,接线孔正对纵向排列的螺纹孔底面上设有纵向通体导线槽和横向固定镂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较大幅度地提高接线装置的功能效果,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市场潜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设备中接线用方形导线接线座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和用电线路中经常需要使用导线接线装置,以保障 接线牢固,电路通畅。以前的导线接线装置有用接线柱的。接线柱通常为带帽的螺 丝钉,被接导线缠绕在接线柱上,将螺丝钉式的接线柱旋紧,螺 丝钉帽下平面将被接导线压平在连接点上完成接线连接。这种接 线装置虽然可以完成连接,但因螺丝钉帽下平面平滑且狭窄,被 接导线又往往呈圆型或由多股组成,4艮难真正压牢,稍有震动, 便会使之松动,不能满足任何情况下充分、牢固有效连接导线的 需求。以前也曾有过方形导线接线座,接线座上面设有压紧螺钉。 将被接导线伸入接线座方孔中,从上面用压紧螺钉将被接导线压 紧,即可较好地完成导线连接。这种接线装置虽然比较接线柱有 连接较为可靠,抵抗各种振动能力较强的优点,但在压紧螺钉压紧被接导线时,仍时有压滚、压斜的现象产生,不能保证完全有 效地连接。《曰月A《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带压紧沟槽方形导线接线座的 设计,使得被接导线可充分牢固有效地实现连接,保障不会因接 线问题导致电器或用电线路故障。本技术由本体、扣合点、接线孔、螺钉孔组成,扣合端 在本体顶端重叠扣合,在本体两立面形成四个交叉支撑扣合点,重叠扣合面上设有两个螺钉孔,接线孔正对纵向排列的螺紋孔底 面上设有纵向通体导线槽和横向固定镂槽。使用本技术时,将^皮接导线伸入接线孔中,用螺钉从本 体顶端螺紋孔旋入将导线压紧在导线槽中。导线在被压紧过程中, 受导线槽限制不会滚动或滑动,从而可以保证导线被充分压紧, 可有效地减少用电线路因接线问题产生的故障。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较大幅度地提高接线装置 的功能效果,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市场潜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朝L 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贝是(l)本体,(2) (3) (4) (5) 扣合点,(6)导线槽,(7)镂槽,(8)螺紋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给一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用黄铜材料经冲压工艺制作,本体1壁厚1. 2mm,长 16咖,宽7mm,高9mni,顶端设两个m4螺紋孔,导线槽6宽2咖, 深0. 5mm,镂槽7宽2mm。权利要求1、一种方形导线接线座,由本体、扣合点、接线孔、螺钉孔组成,其特征是扣合端在本体顶端重叠扣合,在本体两立面形成四个交叉支撑扣合点,重叠扣合面上设有两个螺钉孔,接线孔正对纵向排列的螺纹孔底面上设有纵向通体导线槽和横向固定镂槽。专利摘要本技术由本体、扣合点、接线孔、螺钉孔组成,扣合端在本体顶端重叠扣合,在本体两立面形成四个交叉支撑扣合点,重叠扣合面上设有两个螺钉孔,接线孔正对纵向排列的螺纹孔底面上设有纵向通体导线槽和横向固定镂槽。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较大幅度地提高接线装置的功能效果,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市场潜力。文档编号H01R4/28GK201315347SQ20082020476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冯朝晖 申请人:东莞市和力诚电器元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导线接线座,由本体、扣合点、接线孔、螺钉孔组成,其特征是:扣合端在本体顶端重叠扣合,在本体两立面形成四个交叉支撑扣合点,重叠扣合面上设有两个螺钉孔,接线孔正对纵向排列的螺纹孔底面上设有纵向通体导线槽和横向固定镂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和力诚电器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