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6224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该侧边封合结构于机板对应机台输送带的一端面两侧枢设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于内、外导引滚轮组之间设有封刀座,封刀座于一下座板上端活动枢设有上座板,封刀座的下座板底端与一横向固接于机台上的第一动力源的出力轴相组接,并于下座板以一连接杆向外连接有一直向设置的第二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的出力轴与封刀座的上座板外端相连结,封刀座的上座板设有上封刀轮、下座板设有下封刀轮;藉此,以不仅能缩小包装封口机整体高度、节省其设置时所需占用的空间,且亦能避免在包装封口的过程中对包装膜造成过热破损毁坏的情况发生,而在其整体实施使用上更增实用及便利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不仅能缩小该包 装封口机整体高度、节省其设置时所需占用的空间,且亦能避免在包装封口的过程中对包 装膜造成过热破损毁坏的情况发生,而在其整体实施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包装封口 机的侧边封合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缩短各类物品在包装处理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人力,于是即有从业者研发 出许多各式各样的包装封口机,以能快速对各类物品进行包装动作,而节省花费的工时及 人力,降低其包装成本。其中,就一般常见的封口机而言,请参阅2008年9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 M340262号“包装封口机的封合结构及侧边封合结构”,其侧边封合结构包含机台、传动轮 组、传动带,以及封刀装置;其中该机台,设置于包装封口机的机体侧边;该传动轮组,装 置于机台上,主要包含有上、下二传动轮组;该传动带,分别绕设于上、下二传动轮组上,而 形成上、下传动带,并于该上、下二传动带上成形有隙孔;该封刀装置,包含有设置于上传动 带上方的封刀,以及相对设置于下传动带下方的刀垫,而此刀垫与机台相固设,另又使封刀 与上传动带上所设的隙孔相对应,再于该封刀后方组接一封刀座体,并使该封刀座体与固 接于机台上的动力源的出力轴相组接,复使封刀与电热元件相接设。但,该“包装封口机的封合结构及侧边封合结构”于封刀装置的封刀座体与固接于 机台上的动力源的出力轴相组接,该动力源呈一直立、垂直方向设置,而该动力源需带动封 刀座体上下移动斩压胶膜进行封合,使得该动力源本身的高度加上封刀座体上下移动行程 的距离高度,造成该封口机整体结构设计上具有一较高的高度,相对导致其于设置上亦需 占用较大的空间。也因此,创作人即研发出中国台湾公告于2010年3月11日的第M375668号“包装 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该侧边封合结构为于一机板对应机台输送带的一端面两侧枢设 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且该外导引滚轮组的上、下滚轮的轴杆于穿过机板后设有两 相啮合的齿轮,并于下滚轮的轴杆上另套设有连动齿轮,于内、外导引滚轮组之间设有封刀 座,于机板与封刀座间并设有导引装置,该封刀座上端与一横向固接于机台上的动力源的 出力轴相组接,于封刀座上分别枢设有两相对应的上封刀轮及下封刀轮,该上、下封刀轮的 轴杆于经封刀座后穿设过机板相对应开设的横向上、下长形导槽,并于机板外的轴杆上设 有两相啮合的齿轮,同时于下封刀轮的轴杆上亦套有连动齿轮,另于该机板枢设有摆臂,该 摆臂对应外导引滚轮组的下滚轮轴杆上的连动齿轮及下封刀轮轴杆上的连动齿轮亦设有 相配合的连动齿轮,于各连动齿轮间绕设有连动炼条,并于摆臂与机台间设有拉动件。然而,上述“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虽可达到大幅缩小该包装封口机整体 高度、节省其设置时所需占用空间的预期功效,但在其整体实施使用时发现,该结构的上封 刀轮及下封刀轮枢设于封刀座上并受动力源所带动横向移动,使得于动力源带动封刀座连同上、下封刀轮向包装膜移动欲进行封合动作过程中,由于上、下封刀轮为呈一持续加热状 态,于上、下封刀轮一接触到包装膜时,即易对包装膜造成过热破损毁坏的情况发生,致令 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缩小包装封 口机整体高度、节省其设置时所需占用的空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其中,该侧边封合结构于一机板对应机台输送 带的一端面两侧枢设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该内导引滚轮组的下滚轮向机板后端 面设有连动齿轮,而该外导引滚轮组的上、下滚轮向机板后端面分别设有两相对应的连动 齿轮及两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内、外导引滚轮组之间设有封刀座,该机板与该封刀座间设有 导引装置,该封刀座于一下座板上端活动枢设有上座板,该封刀座的下座板底端与一横向 固接于机台上的第一动力源的出力轴相组接,该下座板向外连接有一直向设置的第二动力 源,该第二动力源的出力轴与封刀座的上座板外端相连结,该封刀座的上座板设有上封刀 轮,其下座板设有下封刀轮,该上、下封刀轮于经该封刀座后穿设过机板相对应开设的导 槽,并于机板后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连动齿轮,而该上封刀轮的连动齿轮与该外导引滚轮 组的上滚轮的连动齿轮间以上连结件连动,该上连结件内设有一上紧迫元件,该下封刀轮 的连动齿轮与该内导引滚轮组的下滚轮的连动齿轮及该外导引滚轮组的下滚轮的连动齿 轮间以下连结件连动,该下连结件内设有一下紧迫元件。上述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动力源为气压缸。上述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其中,该下座板与所述第二动力源间以一连接 杆连接设置。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技术的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该侧边封合结构于机板对应机台输送 带的一端面两侧枢设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于内、外导引滚轮组之间设有封刀座, 该封刀座于一下座板上端活动枢设有上座板,于该封刀座的下座板底端与一横向固接于机 台上的第一动力源的出力轴相组接,并于下座板以一连接杆向外连接有一直向设置的第二 动力源,该第二动力源的出力轴则与封刀座的上座板外端相连结,于封刀座的上座板设有 上封刀轮、下座板则设有下封刀轮;藉此,以不仅能缩小该包装封口机整体高度、节省其设 置时所需占用的空间,且亦能避免在包装封口的过程中对包装膜造成过热破损毁坏的情况 发生,而在其整体实施使用上更增实用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前视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后视图一 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前视图二 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后视图二 O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技术1 机台11 输送带2 侧边封合结构21 机板211 导槽212:导槽22 内导引滚轮组221 上滚轮222 下滚轮223 连动齿轮23 外导引滚轮组231 上滚轮232 下滚轮233 连动齿轮234 连动齿轮235 齿轮236 齿轮24 封刀座241 导引装置242 下座板243 上座板244 连接杆25 第一动力源251 出力轴26 第二动力源261 出力轴 27:上封刀轮271 连动齿轮272 上连结件 273上紧迫元件28 下封刀轮281 连动齿轮 282下连结件283 下紧迫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创作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 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主要于机 台1上设有输送带11,且对应该输送带11的一侧设有侧边封合结构2 ;其中该侧边封合结构2,请一并参阅图2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本技术的 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图及图4本技术的后视结构图所示,其于一机板21对应机台1输送 带11的一端面两侧枢设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22、23,该内导引滚轮组22的上、下 滚轮221、222相接触,且下滚轮222向机板21后端面设有连动齿轮223,而该外导引滚轮 组23的上、下滚轮231、232亦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封口机的侧边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边封合结构(2)于一机板(21)对应机台(1)输送带(11)的一端面两侧枢设有相对应的内、外导引滚轮组(22)、(23),该内导引滚轮组(22)的下滚轮(222)向机板(21)后端面设有连动齿轮(223),而该外导引滚轮组(23)的上、下滚轮(231)、(232)向机板(21)后端面分别设有两相对应的连动齿轮(233)、(234)及两相啮合的齿轮(235)、(236),所述内、外导引滚轮组(22)、(23)之间设有封刀座(24),该机板(21)与该封刀座(24)间设有导引装置(241),该封刀座(24)于一下座板(242)上端活动枢设有上座板(243),该封刀座(24)的下座板(242)底端与一横向固接于机台(1)上的第一动力源(25)的出力轴(251)相组接,该下座板(242)向外连接有一直向设置的第二动力源(26),该第二动力源(26)的出力轴(261)与封刀座(24)的上座板(243)外端相连结,该封刀座(24)的上座板(243)设有上封刀轮(27),其下座板(242)设有下封刀轮(28),该上、下封刀轮(27)、(28)经该封刀座(24)后穿设过机板(21)相对应开设的导槽(211)、(212),并于机板(21)后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连动齿轮(271)、(281),而该上封刀轮(27)的连动齿轮(271)与该外导引滚轮组(23)的上滚轮(231)的连动齿轮(233)间以上连结件(272)连动,该上连结件(272)内设有一上紧迫元件(273),该下封刀轮(28)的连动齿轮(281)与该内导引滚轮组(22)的下滚轮(222)的连动齿轮(223)及该外导引滚轮组(23)的下滚轮(232)的连动齿轮(234)间以下连结件(282)连动,该下连结件(282)内设有一下紧迫元件(28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灿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力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