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413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其中罐体上缠绕有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其中冷却螺旋盘管内设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内设有制热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釜罐体上设有制冷、制热的两盘螺旋盘管,形成两路管程,一路通导热油,一路通冷却水。当需要加热时,打开导热油管线的出入口阀进行加热,釜内进行搅拌反应。当需要冷却时,关闭导热油进出口阀,开启冷却水进出口阀,进行迅速的冷却,并可以根据工艺需要及时调整阀的开度以控制物料冷却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提高了温度的升降速率,进一步提高了可控精度,从而大幅提高了设备效率并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装置,尤其是一 种能够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
技术介绍
化学反应一般伴随吸热或放热,因而需要外界对其加热或冷却, 大多情况是加热、冷却都需要,且需交替进行。为满足以上要求, 常规的反应釜一般是夹套结构。带夹套反应釜构造是夹套内部设置导流板,当需要加热釜内介质时,往夹套中通入热介质;当需要冷 却釜内介质时,往夹套中通入冷介质。就目前而言,具有良好的换 热效果,且不相互影响的加热与冷却介质只有蒸汽与冷却水。因而, 此类反应釜的使用必须具备蒸汽热源。众所周知,蒸汽锅炉系统是 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包括作为国家重点监控的压力容器一锅炉和 水处理系统,投资大且对操作、管理、安全均有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且升降温速率高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二) 技术方案为实 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其中所述罐体上缠绕有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其中冷却螺旋盘管内设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内设有制热介质。所述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均缠绕在罐体的外表面,或者均缠绕在罐体的内表面,或者其中一个缠绕在罐体的外表面,另一个 缠绕在罐体的内表面。所述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间隔缠绕。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为焊接在罐体上的槽钢状盘管。 (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 技术的反应釜罐体的上设有制冷、制热的两盘螺旋盘管,形成 两路管程, 一路通导热油, 一路通冷却水。当需要加热时,打开导 热油管线的出入口阀进行加热,釜内进行搅拌反应。当需要冷却时, 关闭导热油进出口阀,开启冷却水进出口阀,进行迅速的冷却,并 可以根据工艺需要及时调整阀的开度以控制物料冷却的速度。本实 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提高了温度的升降速率,进一步提高了 可控精度,从而大幅提高了设备效率并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本实 用新型较现有的使用冷(热)导热油进行冷却(加热)的夹套式反 应釜提高了3倍以上的降温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水排空阀;2.冷却水出口阀;3.冷却水入口阀;4.物料出口管;5.导热油入口阀;6.导热油出口阀;7.物料入口管;8.罐体;9.冷却螺旋盘管;10.加热螺旋盘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旋换热 反应釜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l所示,本技术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8,罐 体8上面设有物料入口管7,下面设有物料出口管4。在罐体8上缠 绕有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其中冷却螺旋盘管9内设 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IO内设有制热介质。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可以设置在罐体8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罐体8的 外表面,或者一个设置在内表面,另一个设置在外表面。为了加工方便通常将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设置在罐体8的外表面。 为增加制冷或受热面积,可以将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 间隔缠绕布置,当然其他布置方式也是可行的。螺旋盘管本身的结构 可以是截面为圆形的螺旋管;或者是用槽钢焊接到罐体8而形成槽钢 状盘管。冷却螺旋盘管9内的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或氟里昂等,加 热螺旋盘管10中的制热介质可以是导热油或其他制热介质。当冷却介质选用冷却水,制热介质选用导热油时,如图l所示, 在冷却螺旋盘管9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水管路,管路上装有冷却水入 口阀3和冷却水出口阀2,在冷却水出口阀2附近的管路上设有冷却水 排空阀l。在加热螺旋盘管10的两端分别设有加热管路,管路上装有 导热油入口阀5和导热油出口阀6。当物料需要加热时,打开冷却水 排空间l,打开导热油出口阀6和导热油入口阀5进行加热。达到所需 温度需要降温冷却时,关闭导热油入口阀5,打开冷却水入口阀3和 冷却水出口阀2,当冷却水排空阀l排出冷却水时,关闭冷却水排空 阀l,对反应釜进行冷却。根据釜内物料温度显示,通过调节冷却水 入口阀3调节降温速率。本技术提高了反应釜的降温速率,我们知道换热过程介质 流速、雷诺数、传热系数的关系,螺旋结构提高了换热介质的流速, 从而较大地提高了雷诺数和传热系数,并且消除了设备死角,最终 提高了换热效果;简化操作,减少投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本技术不仅仅适用于聚氨酯生产过程中,同样适用于需要 加热、冷却并对升降温速率有严格要求的其他生产过程。以上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技术公开的内 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 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8)上缠绕有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其中冷却螺旋盘管(9)内设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10)内设有制热介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均缠绕在罐体(8)的外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均缠绕在罐体(8)的内表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中的一个缠绕在罐体(8) 的内表面,另一个缠绕在罐体(8)的外表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间隔缠绕。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为焊接在罐体(8)上的槽 钢状盘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其中罐体上缠绕有冷却螺旋盘管和加热螺旋盘管,其中冷却螺旋盘管内设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内设有制热介质。本技术的反应釜罐体上设有制冷、制热的两盘螺旋盘管,形成两路管程,一路通导热油,一路通冷却水。当需要加热时,打开导热油管线的出入口阀进行加热,釜内进行搅拌反应。当需要冷却时,关闭导热油进出口阀,开启冷却水进出口阀,进行迅速的冷却,并可以根据工艺需要及时调整阀的开度以控制物料冷却的速度。本技术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提高了温度的升降速率,进一步提高了可控精度,从而大幅提高了设备效率并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文档编号B01J19/18GK201086015SQ20072014954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士慧, 唐湘瑜, 许利民, 陈永初 申请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换热反应釜,包括罐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8)上缠绕有冷却螺旋盘管(9)和加热螺旋盘管(10),其中冷却螺旋盘管(9)内设有冷却介质,加热螺旋盘管(10)内设有制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利民陈永初吴士慧唐湘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