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4297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封罐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在圆筒形罐体(2)上设置有进气管(1)、出气管(5)、进出水口(3)及溢流口(4);进气管(1)设置在圆筒形筒体的上部一侧,进出水口(3)设置在圆筒形罐体底部,进气管内设置进气分流板(7),所述进气分流板(7)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平滑弯曲过渡的分流板;在出气管下部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4);在所述出气管(5)内设置有出气分流板(8),出气分流板(8)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渡;在筒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导流锥(6),底部导流锥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水封罐的密封性更严密、更可靠,同时降低了水封罐的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油、化工行业低压降气相介质水封罐
,主要涉及一种 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
技术介绍
目前,在炼油、化工行业低压气相介质大流量、大流道(管道直径> 2m)输送时,通 常采取以下的管路切断技术方法1、大型截止阀。但大型截止阀存在设计制造困难、高温变 形卡涩不易操作等问题,国内尚未出现相关产品,需要进口,但价格昂贵。2、大型调节蝶阀。 大直径蝶阀存在价格昂贵、密封不严、受热易变形泄露等问题,所以仅在允许气相介质少量 泄漏的场合或作为紧急事故切断处理的情况下应用;若对密封要求较严的场合,均需辅以 其它密封好的切断措施。3、传统水封罐。水封罐是目前较常用的切断手段,具有易制造、成 本低、密封好、不泄漏等优点,但传统水封罐必须将大直径的低压气相管道80°交叉布置, 并使气相介质在正常通过其输送时,进行了扩口减速、扩容、180°转向、缩口加速等过程, 造成气相介质正常通过水封罐时压力损失大(计算和实测结果大约压降增加5-8kPa),从 而直接影响到气相介质的输送动力输入或能量回收输出,增加了能量消耗。为此开发新型 的水封罐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使水封罐的密封性更严 密、更可靠,同时降低水封罐的运行成本。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具有一圆筒形罐体,所述圆筒形罐体上具有进气管、 出气管、进出水口及溢流口 ;进气管设置在圆筒形筒体的上部一侧,进出水口设置在圆筒形 罐体底部,进气管内设置进气分流板,所述进气分流板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平滑弯曲 过渡的分流板;在出气管下部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 ;所述出气管为流线型管,在内设置有 出气分流板,分流板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渡;在出气管下方的筒体底部设置有 底部导流锥,底部导流锥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本技术提出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压降小,运行成本低。本技术突破了传统水封罐的结构,其流线型设计及分流板结构使气相流动管 路比较顺畅、压力损失小,降低主风机长期运行的功耗,降低了运行成本。2、密封严密。较其它密封阀、蝶阀密封性更严密、更可靠。能适应不同的气相介质,如有毒、易燃 等介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圆筒形罐体,3、进出水口,4、溢流口,5、出气管,6、底部导流锥, 7、进气分流板,8、出气分流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具有一圆筒形罐体2,所述圆筒形罐体 2上具有进气管1、出气管5、进出水口 3及溢流口 4 ;进气管1设置在圆筒形筒体的上部一 侧,进气管1为直管式进气管;进出水口 3设置在圆筒形罐体底部,进气管1内设置进气分 流板7,进气分流板7可以增大回转半径,减少局部阻力损失,进气分流板7将进气管1分为 上、下相同的两部分,沿进气管1进入的气相介质经进气分流板7分流;所述进气分流板7 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平滑弯曲过渡的分流板;在与进气管垂直的圆筒形罐体面上设置 有出气管5,出气管5下部的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 4 ;所述出气管5为流线型管,出气管5的 上下两端部均为直管式,中部为流线型平滑过渡,在出气管5内设置有出气分流板8,出气 分流板8增大回转半径,减少局部阻力损失,出气分流板8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 渡;在出气管5下方的筒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导流锥6,底部导流锥6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 5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经过进气分流板分流的气相介质到达圆筒形罐体2的底部,沿 底部导流锥进入出气管5内,经出气分流板8分流后排出。当需要截断气相介质时,打开进出水口 3,开始进水,在气相介质的压力作用下,水 封罐气相介质进气侧和出气侧出现液位差,直至达到平衡液位,实现有效的密封效果,当需 要开启气相管道时,打开进出水口 3,水封罐体内的水从进出水口 3流出,此时气相介质从 水封罐的进气管1进入,出气管5流出,管路开启。权利要求1. 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其特征是具有一圆筒形罐体O),所述圆筒形罐体 ⑵上具有进气管(1)、出气管(5)、进出水口(3)及溢流口⑷;进气管⑴设置在圆筒形 筒体的上部一侧,进出水口(;3)设置在圆筒形罐体底部,进气管内设置进气分流板(7),所 述进气分流板(7)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圆滑过弯曲的分流板;在出气管下部筒体上设 置有溢流口(4);所述出气管( 为流线型管,在内设置有出气分流板(8),出气分流板(8) 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渡;在出气管下方的筒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导流锥(6),底 部导流锥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水封罐
,提出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在圆筒形罐体(2)上设置有进气管(1)、出气管(5)、进出水口(3)及溢流口(4);进气管(1)设置在圆筒形筒体的上部一侧,进出水口(3)设置在圆筒形罐体底部,进气管内设置进气分流板(7),所述进气分流板(7)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平滑弯曲过渡的分流板;在出气管下部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4);在所述出气管(5)内设置有出气分流板(8),出气分流板(8)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渡;在筒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导流锥(6),底部导流锥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本技术使水封罐的密封性更严密、更可靠,同时降低了水封罐的运行成本。文档编号F16K13/10GK201902613SQ20102066860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曹朝辉, 谷敬佩 申请人:洛阳瑞昌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带导流锥的水封罐,其特征是:具有一圆筒形罐体(2),所述圆筒形罐体(2)上具有进气管(1)、出气管(5)、进出水口(3)及溢流口(4);进气管(1)设置在圆筒形筒体的上部一侧,进出水口(3)设置在圆筒形罐体底部,进气管内设置进气分流板(7),所述进气分流板(7)为在进气管出气口处向下圆滑过弯曲的分流板;在出气管下部筒体上设置有溢流口(4);所述出气管(5)为流线型管,在内设置有出气分流板(8),出气分流板(8)在流线型管内弯道处平滑弯曲过渡;在出气管下方的筒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导流锥(6),底部导流锥的上锥部位于出气管内并与出气管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朝辉谷敬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昌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