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2316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注油装置,注油装置主体框架由方钢焊接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安装两个油槽,中下层安装装有塑料滚轮的导向支架。电容器搁置在导向支架上,不会碰撞方钢,确保了电容器的品质。油槽由钢板焊接而成,呈倒梯形,油槽内设有注油管分别对准下面的电容器,注油管的上端口高于油面,在注油管略高于油槽底的地方开有一个小孔,用来控制注油速度,油中杂质沉积于油槽底不会从小孔流入电容器。注油装置的设计有效的利用了空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领域,尤其是采用液体绝缘介质的电容器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电容器的阳极与阴极之间,电容器电极与外壳之间,都需要隔离、绝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就需要在电极上套上外包封,并注入绝缘油,这就需要使用到注油装置。现有的注油装置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采用木块支承电容器,在电容 器移动过程中容易碰撞其他物体,损伤电容器;油槽的设计不科学,浪费油 料严重,而且不能过滤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注油装置,移 动电容器时不会碰伤电容器,能够过滤油中杂质,并能够尽节约用油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注油装置由主体框架、油槽、导 向支架组成。主体框架由方钢焊接而成,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安装油 槽,中、下两层安装导向支架,中层的导向支架置于下层的两个导向支架竖 直方向的中间位置,电容器就搁置在两排导向滚轮上。油槽设有注油管分别 对准导向支架上的电容器,注油管的上端面高于油槽内的油面,在略高于油 槽底的注油管上开有小孔,油槽呈倒梯形,底面积比较小。导向支架上装有滚轮,电容器搁置于两排滚轮之上,当移动电容器时, 电容器就不会碰撞到方钢上,确保了电容器的品质。油槽所设的注油管上开有的小孔可以控制注油速度,小孔的位置高于油3槽底,油中的杂质沉到油槽底,不会从小孔流入电容器内。起到了过滤杂质 的作用。油槽呈倒梯形,底面积比较小,剩余在油槽的油就比较少。滚轮由塑料材料做成,塑料材料质软,不会刮伤电容器表面。其中导向支架上装有塑料滚轮,电容器搁置于两排滚轮之上,当移动电 容器时,电容器就不会碰撞到方钢上,确保了电容器的品质。油槽由不锈钢 材料制造而成,不会产生铁锈污染油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注油装置综合性能比较高,能有效利用空间、体积较小;能够确保电容器的质量;生产后剩余在油槽中的油较少;可 以过滤油中的杂质;可以控制注油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导向支架的局部剖^L图。图4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油槽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油槽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是本技术注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注油装置的主 视图。注油装置主要由主体框架1、油槽6、导向支架3、钢块5构成。主体框架1由边长50mm的方钢焊接而成,长1790mm、宽930mm、高 1400mm。在主体框架中部距底部600mm处焊接一才艮边长50mm的方钢2, 在底部焊接一20x 50mm的扁钢。主体框架1就形成了上、中、下三层架子, 上层安装两个油槽6,焊接在主体框架上的角铁4限定了油槽6的安装位置并 起着保持油槽6平衡的作用,中、下两层安装导向支架3,电容器搁置在导向支架3上。钢块5的功能是把两个注油装置连接在一起,因为本技术能有限利用空间,注油装置尺寸较小,真空注油机能够同时容纳3台注油装置。如图3为注油装置的导向支架3的局部剖^L图,导向支架3由扁钢31、 角铁32、轴33、销34、销35、滚轮36组成。扁钢31焊接在主体支架1上; 角铁32焊接在扁钢31上;角铁32上设有一个圓孔,圓孔与轴33间隙配合; 轴33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径向通孔,通孔与销34、销35过盈配合;轴33压入 销34后穿过角铁上的圓孔,穿过滚轮36,滚轮36与轴33间隙配合,再压入 销35,防止滚轮36滑出。轴33、销34、销35的材料为不锈钢,滚轮的材料 为塑料。电容器搁置在装有塑料滚轮的导向支架3上,电容器移动时不会碰 撞方钢,确保了电容器的品质。如图4为注油装置的油槽6的俯视图,图5为注油装置的油槽6的局部 剖视图。油槽6由钢槽62和注油管61构成,钢槽62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高度为200mm,上宽200mm,下宽100mm,长1740 mm,呈倒梯形。注油 管61为内径25mm、外径35mm的不4秀钢管,共有15才艮,分别对准搁置在导 向支架3的15个电容器。注油管61的上端口高出油槽6内的油面,在高出 油槽底621五毫米的地方开设一个直径2mm的通孔611。通孔611的作用是 可以控制注油的速度,通孔611高于油槽底621,油中的杂质可以沉积于油槽 底621,不会流入电容器里面。油槽呈倒梯形,底面积比较小,剩余在槽内的 油就比较少,不会造成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注油装置,由主体框架(1)、导向支架(3)、油槽(6)组成,油槽(6)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顶层,导向支架(3)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中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3)上装有滚轮(36);所述油槽(6)呈倒梯形,油槽(6)设有注油管(61),注油管(61)的上端面高于油面,注油管(61)上设有小孔(611),小孔(611)高于油槽底(62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6)由塑胶材料制作而成。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6)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注油装置,注油装置主体框架由方钢焊接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安装两个油槽,中下层安装装有塑料滚轮的导向支架。电容器搁置在导向支架上,不会碰撞方钢,确保了电容器的品质。油槽由钢板焊接而成,呈倒梯形,油槽内设有注油管分别对准下面的电容器,注油管的上端口高于油面,在注油管略高于油槽底的地方开有一个小孔,用来控制注油速度,油中杂质沉积于油槽底不会从小孔流入电容器。注油装置的设计有效的利用了空间。文档编号H01G13/00GK201289793SQ20082018895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屈文录, 李三虎 申请人:陕西合容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注油装置,由主体框架(1)、导向支架(3)、油槽(6)组成,油槽(6)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顶层,导向支架(3)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中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3)上装有滚轮(36);所述油槽(6)呈倒梯形,油槽(6)设有注油管(61),注油管(61)的上端面高于油面,注油管(61)上设有小孔(611),小孔(611)高于油槽底(6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文录李三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合容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