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050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容器,包括盖,盖可通过第一致动器转动到解锁位置,然后再通过沿该壳体固定的第二致动器垂直抬起到其壳体上方。设置卸压安全闩锁件以在盖移动到其解锁位置之前为容器通气并松开盖以解锁可转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过滤器,本专利技术尤其可应用于加压过滤容器。2.
技术介绍
以下说明书描述对美国专利第5,918,756号中披露的容器和容器锁合系统 进行改进的压力容器。上述专利的内容和阐述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用 于加压过滤容器的锁合系统,其中容器盖可从容器壳体锁定或 解锁。容器壳体承载有吊杆臂,该吊杆臂在容器上方延伸并支承盖。该壳体包 括与盖的下部圆筒侧边缘配合的上部圆筒部分。多个径向延伸的抓挡件在壳体 圆筒形部分上方间隔设置。相应的多个钩形保持件从盖侧边缘向下延伸以在盖 下降到壳体上时叠置在壳体的圆筒部分上方。盖位于壳体上,在壳体与盖之间 设有驱动件,且当致动驱动件时,使盖转动,使抓挡件与保持件配合,以将盖 向下拉到与壳体密封配合。通过使该驱动器的方向反向并使沿壳体侧面定位、 且在其向上打开转动运动之后将盖抬起的提升活塞运作,从而将盖移除,从而 提供用于更换容器壳体内过滤件的间隙。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压过滤容器的容器锁合系统,在该 容器中可快速地将盖附连到容器壳体和从容器壳体脱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压过滤容器的容器锁合系统,其中盖 在从壳体解锁时可直接向上延伸以露出容器壳体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加压过滤容器,该容器具有用于在盖解锁 前为容器减压的压力释放安全闩锁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加压过滤容器。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压过滤容器,该容器包括可降低打开容 器盖时从容器内部向外喷溅的防护件。阅读以下说明书时会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附图说明选择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和描述,附图中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锁合系统的压力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压力容器的侧视图3是示出其盖子解锁并抬起的压力容器的侧视图,且为了说明而将过滤 件去除。图4是压力容器的俯视平面图,为了说明而将容器盖的一部分剖开,示出 容器壳体内的过滤件;图5是压力容器的正视图,为了说明而将容器盖和壳体的一部分去除,以 示出流过容器的流体;图6是从上方观察的、压力容器的液压控制器的局部视图7是示出与容器壳体的抓挡件锁定配合的盖保持件的详图,抓挡件将盖 固定到壳体;图8是液压控制器的俯视图,示出致动杆移动到其打开位置; 图9是类似于图7的详图,但示出了已从容器壳体松开的保持件、以及已 松开以进行提升的盖;以及图IO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和流动控制的液压流体流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所示较佳实施例并不意味着穷举或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所披露的具体形式。选 取实施例是为了描述和最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利 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压力容器10包括本体或壳体12、盖14和液压致动或控制 系统16 (在图IO中清楚地详细示出)。壳体12由腿18支承并包括圆筒形侧 壁20和上部圆筒部分24。圆筒部分24承载o形环30,当盖处于其关闭且锁定位置时,该o形环提供盖14与壳体12之间的密封。有多个过滤袋32或类 似过滤件支承在壳体12内。由图5中箭头33表示的流体流通过入口管36进 入容器、向上流并然后向下流入过滤袋32并穿过过滤袋32,并此后再通过出 口管38流出容器。吊杆臂40由上部套管支架42和下部套管支架44支承成可在容器壳体12 的侧壁20处进行垂向伸縮运动。吊杆臂40在其上部自由端连接到盖14并支 承盖14。在图1和2中,吊杆臂处于其縮回位置,使盖14安置在壳体12上。 在图3中,吊杆臂处于其延伸位置,将盖14从容器壳体12提升,从而露出壳 体内部,由此能够去除和更换过滤袋32。多个凸耳或抓挡件58附连到容器壳体12的圆筒部分24的外表面。每个 抓挡件58包括倾斜的凸轮表面68。抓挡件58围绕圆筒形部分24以基本上等 角间距隔开,使所有的凸轮表面68处于基本上平行于容器壳体12的顶壁26 的同一平面内。各具有或包括指状物84的多个钩形保持件80以对应于附连到容器壳体 12的抓挡件58的间距的角间距间隔开地附连到盖侧边缘70。每个保持件指状 物84包括倾斜的凸轮表面92。在美国专利第5,918,756号中更充分地描述了抓 挡件58与保持件80的操作的关系和方式,其内容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盖14的顶部安装有与压力表77关联的通气装置76。当盖14固定并锁定 到容器壳体12且容器处于过滤操作中时,压力表77读取容器内的内部压力。 通气装置76用于在将盖解锁和提升之前为容器内部通气。容器壳体12的一侧安装有卸压安全闩锁件100。上部闩锁部分110连接 到盖的侧边缘70,且下部闩锁部分112连接到壳体12的圆筒部分24,该圆筒 部分24较佳的是带有由下部闩锁部分承载的o形环,从而当两部件如于图1 所示的沿垂向叠置对准时提供上部和下部闩锁部分之间的密封。通入盖14内 部的通气开口 114延伸穿过上部闩锁部分110。通气开口 114终止于上部闩锁 部分110内部内的喷嘴端。柱塞116可滑动地装配在下部闩锁部分112内并可 在两闩锁部分沿垂向对准时向上移位成与上部闩锁部分内开口 114的喷嘴端密 封配合。用铰接夹118将柱塞116固定到容器壳体12的侧壁20。在正常操作 运作期间,柱塞116延伸到上部闩锁部分110内,密封开口 114并防止侧向运动,并由此防止盖14在上部和下部闩锁部分之间的打开运动。在致动铰接夹118时,从上部闩锁部分110内部抽出柱塞116,使容器内部能够通过开口 114 并沿着沿柱塞的键槽与大气通气,使得在将盖14转动到其打开位置时上部和 下部闩锁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侧向运动。这样,卸压安全闩锁件110可防止盖 14过早打开,直到壳体容器内部已适当通气为止。图10中示出示意形式的液压控制系统16,并包括承载在与壳体12相连 的平台98上的泵96。用于由泵96抽吸的液压流体的适当管道系统连接各工作 部件,即使盖14相对于壳体12转动的驱动组件102以及使盖14相对于壳体 12抬起的提升件或缸体104。泵96通过手柄106来人工操作。由控制阀111 控制流过管道系统124的液压流体。在壳体12和吊杆臂40的下端之间连接有 缸体104,吊杆臂40由上部套管支架40和下部套管支架44沿垂直方向引导以 进行滑动。缸体104的活塞杆105在伸縮时分别引起吊杆臂40相对于壳体12 的抬高和降低。使盖14转动的驱动组件102包括连接或固定到盖14的侧边缘 70的缸体103,缸体103的活塞杆107固定到吊杆臂40。枢转连接件45将吊 杆臂连接到盖14的顶部,使得盖可相对于吊杆臂围绕垂直轴线转动。因此, 在致动缸体103且其活塞杆105伸縮时,盖14围绕垂直轴线相对于吊杆臂转 动。两块调节板47分别连接盖和吊杆臂并通过调节螺栓49互连。通过转动螺 栓49,板之间的间距可变化且盖与壳体的上边缘对齐。为了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容器锁合系统,将控制阀111从图6所示的其关闭位置 偏置到图8中所示的其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中通过直接叠置在上方的保持件 80 (见图7)的凸轮作用压下启用阀122。此时,通气装置76打开且卸压安全 闩锁件100通过铰接夹118的打开、将柱塞116从上部闩锁件110抽出而松开, 将盖松开而转动之并为壳体内部通气。然后摇动手柄106致动泵96,从而使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容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限定通入所述壳体内的开口的侧壁;    盖,所述盖跨越所述开口,所述侧壁和盖中的每一个包括相互配合的部分以在所述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壳体,所述盖可相对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由此可将所述盖从所述壳体移除;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由此所述盖可在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到所述壳体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延伸以使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壳体抬高以露出所述壳体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特尔E阿斯特林H威廉摩根
申请(专利权)人:巩特尔E阿斯特林H威廉摩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