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席洪清专利>正文

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875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数控机床上主要用于快速换刀的增压缸,在安装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上缸套,上缸套的顶端部固定设有上缸盖,在上缸套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片,活塞片上连接向下伸出的活塞杆,安装座上、下端面之间开设有安装孔,活塞杆插接在安装孔的上段,在上缸盖上开设有进气口,在安装座的安装孔下段内插接有压杆,压杆上开设有储油腔,在安装座上开设有进油孔,安装座下方固定设有下缸盖,下缸盖的上端固定设有弹簧座,在下缸盖与安装座之间固定设有下缸套,压杆的底端部固定有安装螺杆,在压杆外套接有复位弹簧,在压杆的中段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挡圈,所述复位弹簧上、下端部被约束于限位挡圈与弹簧座之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数控机床上主要用于快速换刀的增压缸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日益发展对数控机床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数控 机床上快速换刀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液压泵等复杂的机液装置,这种机液装置 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出力小、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结构复杂、安 装使用麻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 量较轻、出力大、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结构简单、安装使用便捷的增 压缸。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缸盖端面固定设置上缸套,上缸 套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片,活塞片上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部滑 动插接在中间体的上端,在上缸盖或者上缸套上开设有位于活塞片上方的进 气口,在中间体的安装孔下段内滑动插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端面向卜—开设 有盲孔形成储油腔,在中间体上开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活塞杆的下 端部间歇性伸入储油腔并压縮储油腔的工作液体,中间体下方固定设有下缸 盖,下缸盖的上端固定设有弹簧座,在弹簧座或者下缸盖与中间体之间固定 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下缸套,压杆的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下缸盖的中间体内 并从下缸盖的下端面向下伸出,压杆的底端部固定有安装螺杆,在压杆外套 接有复位弹簧,在压杆的中段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挡圈,所述复位弹簧 上、下端部被约束于限位挡圈与弹簧座之间。所述安装螺杆通过螺杆压板固定在压杆上,且在安装螺杆底端面向上开 设有一段盲孔形成刀具安装孔。在中间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去活塞片与上缸套 形成空腔的内气体压力的出气孔。在弹簧座上开设有调节阀孔。弹簧座上开 设有中心吹气进气孔,所述中心吹气进气孔的内端部延伸至安装螺杆的外侧 壁。在中间体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套接在活塞杆外的防尘圈。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较轻、出力大、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 结构简单、安装使用便捷等优点,而且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冲床、3压床、车床、工具机换刀系统,持续高压加压成型,高压测试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在上缸盖17端面固定设置上缸套13,上缸套13内密封滑动 连接有活塞片15,活塞片15上连接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下端部滑动插 接在中间体7的上端,在上缸盖17或者上缸套13上开设有位于活塞片15 上方的进气口16,在中间体7的安装孔下段内滑动插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 6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盲孔形成储油腔19,在中间体7上开设有与储油腔19 连通的进油孔8,活塞杆14的下端部间歇性伸入储油腔19并压縮储油腔19 的工作液体,中间体7下方固定设有下缸盖9,下缸盖9的上端固定设有弹 簧座3,在弹簧座3或者下缸盖9与中间体7之间固定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 的下缸套5,压杆6的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下缸盖9的中间体7内并从下缸盖9 的下端面向下伸出,压杆6的底端部固定有安装螺杆1,在压杆6外套接有 复位弹簧ll,在压杆6的中段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挡圈20,所述复位弹 簧11上、下端部被约束于限位挡圈20与弹簧座3之间。所述安装螺杆1通过螺杆压板2固定在压杆6上,且在安装螺杆1底端 面向上开设有一段盲孔形成刀具安装孔21。在中间体7上开设有用于排去活 塞片15与上缸套13形成空腔的内气体压力的出气孔12。在弹簧座3上开设 有调节阀孔IO。弹簧座3上开设有中心吹气进气孔4,所述中心吹气进气孔 4的内端部延伸至安装螺杆1的外侧壁。在中间体7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套 接在活塞杆14外的防尘圈18。安装螺杆1用于调节主轴之间的间隙。螺杆压板2用于固定安装螺杆1 的作用。弹簧座3用于压杆的同心度作用。中心吹气进气口4用于换刀时吹 主轴里面的杂质。下缸套5用于固定压杆的距离。压杆6用于推动主轴换刀 的作用。中间体7用于固定两头缸套。进油孔8用于安装油杯并加入液压油。 下缸盖9用于连接中间体7。调节阀口 IO用于调节气压大小的控制阀。复位 弹簧11用于压杆6自动退回的作用。出气口 12用于活塞片15向上推出时排 出空气。上缸套13用于固定活塞杆14的距离。活塞杆14用于推动压杆6 的作用。活塞片15用于连接活塞杆14。进气口 16用于接通气压。上缸盖17 用于连接中间体7并固定上缸套13的作用。4从油杯孔中加入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进油孔8进入到压杆6的储油腔19 直到油满为止(当油杯中没有气泡说明压杆内孔油满)。然后接通电磁阀进气管,气压从进气孔16进入,推动活塞片15 (活塞片15与活塞杆14是相连 接的,活塞片15向下推的时候缸体内的气体从出气口 12排出),从而使活塞 杆14进入压杆6的储油腔19。使压杆6的储油腔19的液压油产生高压,利 用高压来推动压杆6伸出(伸出实际行程有上、下限位开关来控制),压杆6 又推动顶颈螺杆,顶颈螺杆被压下去使主轴里的四半爪打开,从而实现换刀 的作用(在换刀时通过中心吹气进气口 4接通气压,清除主轴上的杂质,调 节阀口 IO可以用来调节中心吹气进气口 4气压的大小)。退回时由复位弹簧 11自动退回,活塞杆14、活塞片15退回到初始位置,液压油也从进油口回 到油杯中。当再次换刀的时候,重复上述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增压缸装置,包括在上缸盖(17)端面固定设置上缸套(13),上缸套(13)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片(15),活塞片(15)上连接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中间体(7)的上端,在上缸盖(17)或者上缸套(13)上开设有位于活塞片(15)上方的进气口(16),在中间体(7)的安装孔下段内滑动插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6)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盲孔形成储油腔(19),在中间体(7)上开设有与储油腔(19)连通的进油孔(8),活塞杆(14)的下端部间歇性伸入储油腔(19)并压缩储油腔(19)的工作液体,中间体(7)下方固定设有下缸盖(9),下缸盖(9)的上端固定设有弹簧座(3),在弹簧座(3)或者下缸盖(9)与中间体(7)之间固定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下缸套(5),压杆(6)的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下缸盖(9)的安装孔内并从下缸盖(9)的下端面向下伸出,压杆(6)的底端部固定有安装螺杆(1),在压杆(6)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1),在压杆(6)的中段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挡圈(20),所述复位弹簧(11)上、下端部被约束于限位挡圈(20)与弹簧座(3)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螺杆(1)通 过螺杆压板(2)固定在压杆(6)上,且在安装螺杆(1)底端面向上开设有 一段盲孔形成刀具安装孔(2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装置,其特征是在中间体(7)上开设 有用于排去中间体(7)、活塞片(15)与上缸套(13)形成空腔的内气体压 力的出气孔(1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装置,其特征是在弹簧座(3)上开设 有调节阀孔(10)。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装置,其特征是弹簧座(3)上开设有 中心吹气进气孔(4),所述中心吹气进气孔(4)的内端部延伸至安装螺杆(1) 的外侧壁。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缸装置,其特征是在中间体(7)的安装 孔内固定设有套接在活塞杆(14)外的防尘圈(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缸装置,包括在上缸盖(17)端面固定设置上缸套(13),上缸套(13)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片(15),活塞片(15)上连接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中间体(7)的上端,在上缸盖(17)或者上缸套(13)上开设有位于活塞片(15)上方的进气口(16),在中间体(7)的安装孔下段内滑动插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6)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盲孔形成储油腔(19),在中间体(7)上开设有与储油腔(19)连通的进油孔(8),活塞杆(14)的下端部间歇性伸入储油腔(19)并压缩储油腔(19)的工作液体,中间体(7)下方固定设有下缸盖(9),下缸盖(9)的上端固定设有弹簧座(3),在弹簧座(3)或者下缸盖(9)与中间体(7)之间固定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下缸套(5),压杆(6)的下端部滑动插接在下缸盖(9)的安装孔内并从下缸盖(9)的下端面向下伸出,压杆(6)的底端部固定有安装螺杆(1),在压杆(6)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1),在压杆(6)的中段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挡圈(20),所述复位弹簧(11)上、下端部被约束于限位挡圈(20)与弹簧座(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洪清
申请(专利权)人:席洪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