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亮专利>正文

全自动反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857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反洗过滤器是由前壳体、过滤阀板、进口压力传感器、反洗阀板、阀体、反洗执行器、后壳体、控制器、出口压力传感器、过滤板、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排污阀和排污执行器组成,在进水口与前端板的连接管上装设有进口压力传器,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由前法兰和后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进口压力传感器、反洗执行器、出口压力传感器和排污执行器分别接线到控制器,控制器固体在后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管道系统中用于过滤杂质,并利用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值实现全自动反洗排污,无需人工清洗,管理维护方便,具有结构体积小、占地少、安装方便和全自动反洗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是一种安装在管道系统中用于过滤杂质 而无需人工清洗的全自动反洗过滤器。2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在清洗时需有专人进行手动清洗,操作维护麻烦,清洗 时需浪费人力、物力,当不具备反洗功能的过滤器清洗时,还存在有清洗不充 分、清洗频繁及操作维护不方便等不足,且使用寿命短,过滤面积小,水流阻 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过滤面积大、 体积小、安装方便和无需人工清洗的全自动反洗过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反洗过滤器是由 前壳体、过滤阀板、进口压力传感器、反洗阀板、阀体、反洗执行器、后壳体、 控制器、出口压力传感器、过滤板、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排污阀和排污 执行器组成,前壳体的一端为前端板,其另一端为前法兰,在前端板上沿前壳 体的中心轴线方向设有进水口,同样,后壳体的一端为后端板,其另一端为后 法兰,在后端板上与进水口同中心线设有出水口,并在出水口与后端板的连接 管上装设有出口压力传感器,在进水口与前端板的连接管上装设有进口压力传 器,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由前法兰和后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并在中间夹装 有阀体,且阔体与前壳体和后壳体配制,其配合处设有密封垫,沿阀体径向装3设在阀杆,阀杆的一端套装在阀体上,其另一端穿过阀体装设有反洗执行器, 在后壳体内、沿其轴线截面方向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两侧端与后壳体内径 配制,过滤板的后端连接有半圆形封板,半圆形封板与过滤板垂直设置,并与 过滤板构成1形结构,半圆形封板的半圆边缘与后壳体配制,在过滤板和半圆 形封板上均布设有过滤孔,半圆形封板位于靠近后端板处,并与后端板有一定 间距,过滤板的前端到阀杆位置,并在阔杆的下半部装设有半圆形的过滤阀板, 在阀杆的上半部装设有半圆形的反洗阀板,过滤阀板和反洗阀板相互呈十字垂 直状、并分别由固定销固定在阔杆上,并与过滤板和半圆形封板组件将后壳体 内部分成上半部为反洗腔和下半部为过滤腔,在过滤腔内的后壳体上设有排污 口,在排污口上装设有排污阀,并在排污阀上配置有排污执行器,进口压力传 感器、反洗执行器、出口压力传感器和排污执行器分别接线到控制器,控制器 固体在后壳体上。正常运行时,排污执行器控制排污阀为关闭,反洗执行器控制过滤阀板为 开启状,反洗阀板呈关闭以截断后壳体内的反洗腔通道,水流只能从进水口经 前壳体后进入后壳体的过滤腔,并由过滤孔过滤后进入反洗腔,再由出水口流 出,而水流中的杂质被拦截在后壳体的过滤腔内,当过滤腔内拦截的杂质较多 时,控制器检测进口压力传感器和出口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其差 值达到所设定的清洗范围时,控制器将自动进行反洗状态,此时,反洗执行器 控制过滤阀板为关闭、反洗阀板为开启状,同时排污执行器控制排污阀开启, 这样,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前壳体后只能经反洗腔由过滤孔进入过滤腔,再将过 滤腔内积集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并由排污口排出,待连续排污60 120秒后,反洗执行器控制过滤阀板开启复位、反洗阀板关闭,并继续排污10 30秒后自动关闭排污阀,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在管道系统中用于过滤杂质,并利用进口 和出口的压力差值实现全自动反洗排污,无需人工清洗,管理维护方便,具有 结构体积小、占地少、安装方便和全自动反洗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壳体,2、过滤阀板,3、进水口, 4、进口压力传感器,5、反 洗阀板,6、固定销,7、阀体,8、阀杆,9、反洗执行器,10、密封垫,11、 紧固螺栓,12、后壳体,13、控制器,14、反洗腔,15、过滤腔,16、出水口, 17、出口压力传感器,18、过滤孔,19、半圆形封板,20、排污口, 21、排污 阀,22、排污执行器,23、过滤板,101、前端板,102、前法兰,301、连接管, 1201、后端板,1202、后法兰,1601、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附图1对本技术的全自动反洗过滤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反洗过滤器是由前壳体(l)、过滤阀板 (2)、进口压力传感器(4)、反洗阀板(5)、阀体(7)、反洗执行器(9)、后壳体(12)、 控制器(13)、出口压力传感器(17)、过滤板(23)、进水口(3)、出水口(16)、排 污口(20)、排污阀(21)和排污执行器(22)组成,前壳体(l)的一端为前端板 (101),其另一端为前法兰(102),在前端板(101)上沿前壳体(1)的中心轴线方 向设有进水口(3),同样,后壳体(12)的一端为后端板(1201),其另一端为后法 兰(1202),在后端板(1201)上与进水口(3)同中心线设有出水口(16),并在出水 口 (16)与后端板(1201)的连接管(1601)上装设有出口压力传感器(17),在进水 口 (3)与前端板(101)的连接管(301)上装设有进口压力传器(4),前壳体(1)和后 壳体(12)分别由前法兰(102)和后法兰(1202)通过紧固螺栓(11)连接,并在中间5夹装有阀体(7),且阀体(7)与前壳体(1)和后壳体(12)配制,其配合处设有密封垫(IO),沿阀体(7)径向装设在阀杆(8),阀杆(8)的一端套装在阀体(7)上,其 另一端穿过阀体(7)装设有反洗执行器(9),在后壳体(12)内、沿其轴线截面方 向装设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的两侧端与后壳体(12)内径配制,过滤板(23) 的后端连接有半圆形封板(19),半圆形封板(19)与过滤板(23)垂直设置,并与 过滤板(23)构成,形结构,半圆形封板(19)的半圆边缘与后壳体(12)配制,在 过滤板(23)和半圆形封板(19)上均布设有过滤孔(18),半圆形封板(19)位于靠 近后端板(1201)处,并与后端板(1201)有一定间距,过滤板(23)的前端到阀杆 (8)位置,并在阀杆(8)的下半部装设有半圆形的过滤阀板(2),在阀杆(8)的上 半部装设有半圆形的反洗阔板(5),过滤阀板(2)和反洗阀板(5)相互呈十字垂直 状、并分别由固定销(6)固定在阀杆(8)上,并与过滤板(23)和半圆形封板(19) 组件将后壳体(12)内部分成上半部为反洗腔(14)和下半部为过滤腔(15),在过 滤腔(15)内的后壳体(12)上设有排污口 (20),在排污口 (20)上装设有排污阀 (21),并在排污阔(21)上配置有排污执行器(22),进口压力传感器(4)、反洗执 行器(9)、出口压力传感器(17)和排污执行器(22)分别接线到控制器(13),控制 器(13)固体在后壳体(12)上。正常运行时,排污执行器(22)控制排污阀(21)为关闭,反洗执行器(9)控制 过滤阀板(2)为开启状,反洗阀板(5)呈关闭以截断后壳体(12)内的反洗腔(14) 通道,水流只能从进水口(3)经前壳体(1)后进入后壳体(12)的过滤腔(15),并 由过滤孔(18)过滤后进入反洗腔(14),再由出水口(16)流出,而水流中的杂质 被拦截在后壳体(12)的过滤腔(15)内,当过滤腔(15)内拦截的杂质较多时,控 制器(13)检测进口压力传感器(4)和出口压力传感器(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反洗过滤器是由前壳体、过滤阀板、进口压力传感器、反洗阀板、阀体、反洗执行器、后壳体、控制器、出口压力传感器、过滤板、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排污阀和排污执行器组成,其特征是:前壳体的一端为前端板,其另一端为前法兰,同样,后壳体的一端为后端板,其另一端为后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王学成夏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