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宗群专利>正文

高楼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9713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它是由支承架、变速箱、制动器、链轮A、链轮B、链条等组成。制动器的转轮与变速箱高速输出轴键联,制动滑块为柱形,安置在转轮呈径向分布的柱孔内。能为人们提供一条不易被大火封死的室外安全逃生通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尤其是火灾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的永久 式的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建筑大都除装有电梯外,还设有踏步楼梯结构的紧急通道。但是, 当建筑物发生较大火灾时,大火往往将电梯间和紧急通道楼梯间封死,此时人 们大都逃往屋顶等待外部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高层建筑现有通道易被大火封死难以使用的不^:,本技术提 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供高层建筑发生大火或其它灾害时,人员迅速撤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承架固定在屋顶角 上,变速箱、制动器固联在支承架上,链轮A与变速箱低速输入轴键联,链轮B与转轴键联,由轴承座支承,轴承座固定在基座上,链轮A、链轮B由链条连接, 制动器通过制动器座固定在支承架上,盖板由螺栓固定在制动器座上,转轮由 键与变速箱高速输出轴联接,转轮呈径相分布n个柱孔,相应有ii个制动滑块 可在转轮的柱孔内滑动,当人攀附在链条上逃生时,人体重量使链条右边下行, 并带动链轮A、链轮B以仏旋转,变速箱的速比为i,则链轮A通过变速箱带动 转轮以ife旋转,n2=ini,转轮中的制动滑块在离心力作用下与制动器座发生强烈 摩擦,摩擦力F对转轮形成制动,且转轮转速越快,摩擦力F越大,使链条右 边缓慢下降,当人体接近地面时,松手跳入砂坑逃生。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高层建筑出现大火时,能为人们提供一条不被大 火封死的室外高楼逃生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制动器之半剖视示意图。图中l.屋顶,2.支承架,3.变速箱,4.链轮A, 5.变速箱低速输入轴,6. 制动器,7.链条,8.人,9.链轮B, IO.转轴,ll.轴承座,12基座,13.砂坑, 14.盖板,i5.螺栓,16.制动器座,17.键,18.变速箱高速输出轴,19.转轮, 20.制动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与图2中,支承架(2)固定在屋顶(1)角上,变速箱(3)、制动 器(6)固联在支承架(2)上,链轮A (4)与变速箱低速输入轴(5)键联,链轮B (9)与转轴(10)键联,由轴承座(11)支承,轴承座(11)固定在基座 (12)上,链轮A (4)、链轮B (9)由链条(7)连接,链条(7)为环形,制 动器(6)通过制动器座(16)固定在支承架(2)上,盖板(14)由螺栓(15) 固定在制动器座(16)上,转轮(19)由键(17)与变速箱高速输出轴(18) 联接,制动滑块(20)为柱形,取4 8块,安置在转轮(19)呈径向分布的柱 孔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支承架固定在屋顶角上,变速箱、制动器固联在支承架上,链轮A与变速箱低速输入轴键联,链轮A与链轮B由链条连接,链条为环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制动器通过制动器座固定在支承架上,转轮与变速箱高速输出轴键联,制动滑块为柱形,4 8块,安置在转轮呈径向分布的柱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它是由支承架、变速箱、制动器、链轮A、链轮B、链条等组成。制动器的转轮与变速箱高速输出轴键联,制动滑块为柱形,安置在转轮呈径向分布的柱孔内。能为人们提供一条不易被大火封死的室外安全逃生通道。文档编号A62B1/06GK201320355SQ20082018404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洪宗群 申请人:洪宗群;洪 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支承架固定在屋顶角上,变速箱、制动器固联在支承架上,链轮A与变速箱低速输入轴键联,链轮A与链轮B由链条连接,链条为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宗群
申请(专利权)人:洪宗群洪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