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高温电磁阀,包括电磁头、阀门本体和传动用的转轴,所述阀门本体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上的支架以及阀杆,所述阀杆的上部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中,所述电磁头设有相互配合的静铁心和动铁心,所述动铁心通过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被动端,所述阀杆的上部通过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主动端,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架的外壁,同所述支架密封旋转连接,其主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内,被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外面,所述前传动机构主要有拉杆和连杆Ⅱ构成,所述后传动机构主要由连杆Ⅰ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腐蚀、耐高压,使用寿命长,动作灵活,带有手动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介质、低温介质、高压介质和腐蚀介质的管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电磁阀,其允许高温介质通过,开起功率大、 耐腐蚀、耐高压,使用寿命长,动作灵活,带有手动机构,具有节能环保功能, 可广泛应用于输送高温介质、低温介质、高压介质、腐蚀介质管路中的自动控 制截止等用途。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阀一般是通过电磁驱动装置(电磁头)直接带动阀杆移动,阀杆 下端延伸到阀体内的阀腔中,通过阀杆上下移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为 了减少动铁芯移动阻力, 一般都是在电磁驱动装置的隔磁管中通介质,以保证 大功率电磁阀能打开高压力介质,但这样的结果使得介质的温度,耐腐蚀性受 到限制,介质的温度直接影响到线圈的温升,而介质温度高,必定使线圈温度升高,提高线圈失效率,因此这种电磁阀不仅介质温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200 。C以内,而且线圈的成本很高,可靠性差。为避免介质温度对线圏的影响,一 些电磁阀也采用阀杆与阀盖之间用填料压紧密封的技术,防止介质泄露,但这 种结构增大了阀杆开启时的阻力,使电磁阀的电磁头很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高温电磁阀, 这种电磁阀适应的介质温度高,启动动力要求小,产生的阻力小,并且密封性 能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功率高温电磁阀,包括电 磁头、阀门本体和传动用的转轴,所述阀门本体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上的支架以及阀杆,所述阀杆的上部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中,所述电》兹头设有相互配 合的静铁心和动铁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心通过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 被动端,所述阀杆的上部通过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主动端,所述转轴穿 过所述支架的外壁,同所述支架密封旋转连接,其主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 内,被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外面,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箱和所述的电^f兹头, 所述控制箱设有电源接线装置,并通过控制用导线连接所述的电磁头,所述阀 体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各自的安装结构,所述电磁头设有绝缘外壳。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拉杆和连杆II,所述拉杆的被动端与所述动铁心连接,主动端与所述的连杆II的^:动端连接,所述连杆II的主动端与所述转轴 的被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被动端同所述动铁心的连接方式是固定连接或旋转连接,所述 拉杆的主动端与所述连杆II的被动端的连接方式是固定连接或旋转连接。所述后传动机构包括连杆I,所述连杆I的被动端同所述转轴的主动端固 定连接,主动端同所述阀杆的上部连接。所述连杆I的主动端同所述阀杆上部的连接方式是固定连接或旋转连接。所述阀体内设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的入口腔内'或入口端设有分流 柱,所述分流柱位于入口腔的中间,垂直延伸,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入口腔的 上下内壁。所述分流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拐角处圆滑的楔形,楔形的顶角朝向介质流入方向。所述前传动机构i殳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杆n固定连接。 所述阀门主体采用先导阀结构,设有主岡密封副和副阀密封副,所述阀杆下端设有所述副阀密封副的i密封面,与副阀密封座上的n密封面一同构成所述的副阀密封副。所述主阀密封副由阀杯底部的主阀I密封面和主阀座上的主阀II密封面 构成,所述阀杯位于所述阀体的介质通道内,所述介质通道内的中腔内设有导 向套,所述阀杯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与所述导向套移动配合,所述阀杯底部和 下部侧面设有连通阀杯内外的阻尼孔,所述阀体上i殳有阀盖,所述支架固定在 所述阀盖的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电磁头(即电磁驱动装置)同阀杆相分 离,阀门主体内的介质不进入电磁头内,有效地避免了高温介质对电磁头的影 响,同时由于阀杆同动铁心之间通过多个件连接,阀杆上的高温不能直接传递 给动铁心,也有利于减小电^f兹头的温升,由此提高了阀门对介质温度的适应范 围;由于设置了传动用的转轴,并通过转轴同支架之间的密封替代现有技术下 阀杆同支架之间的密封,由于密封材料对转轴的转动阻力远小于对阀杆的上下 移动阻力,由此减小了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消耗,P条低阀门对驱动力的要求,由 此也就减小了电磁头所需的电流,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减少了线圈的发热 量,从另一方面降低了线圈的温升;由于还可以采用连杆带动转轴的传动方式 进行传动,放大了扭矩,也减小了电磁头的电流;由于设置了手柄,在没有电 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电磁阀的操作;由于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箱 设置,使电流在启动时大,动静铁心吸合后小,由此也减小了能耗和温升。附图说明图1 (a)、图1 (b)和图1 (c)分别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磁头、 阀杆及其传动机构的带有部分剖面的局部主视图、带有部分从阀杆轴线位置剖 面的局部左一见图和带有部分从拉杆轴线位置剖面的局部左—见图2 (a)、图2 (b)和图2 (c)分别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带有部6分剖面的主视图、带有部分从阀杆轴线位置剖面的左^L图和带有部分从拉杆轴 线位置剖面的左一见图3 (a)、图3 (b)和图3 (c)分别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带有 部分剖面的主视图、带有部分从阀杆轴线位置剖面的左视图和带有部分从拉杆 轴线位置剖面的左3见图4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带有部分剖面的涉及阀门主体的局部 主视图5是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带有部分剖面的涉及阀门主体的局部 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高温电磁阀,包括阀体,所 述阀体设有连通阀门进口和出口的主阀腔,所述主阀腔依次分为进口腔、中腔 和出口腔,所述中腔内安装有一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一个与导向套轴 向移动配合的阀杯,所述阀杯的底部表面上设有主阀密封副I密封面,所述阀 杯的下方是位于所述主阀腔内的主阀座,所述主阀座上i殳有与所述主阀密封副 I密封面一同构成主阀密封副的主阀密封副II密封面,所述主阀密封副II密 封面的中央是连通其两边主阀腔的主阀孔,所述导向套的下端同所述主阀密封 副II密封面之间留有供介质通过的间距,所述阀杯的底部或侧面下部设有连 通阀杯内外的阻尼孔,所述阀体设有阀盖,所述阀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岡体主体 部分的上面,封闭所述导向套上端的敞口并与所述导向套和阀杯围成了一个上 腔,所述阀盖上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和阀盖之间设有一个副阀腔,所述副阀 腔的进口与所述上腔连通,出口与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与其轴 向移动配合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下部延伸至副阀腔,并设有副阀密封副I密封面,所述副阀腔的出口处设有副阀座,所述副阀座上设有与所述副阀密封副I 密封面一同构成副阀密封副的副阀密封副II密封面。所述阀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有直线动作的输出件, 该输出件通常是一个上下移动的拉杆。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电磁驱动装置(电磁头),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隔 磁套,所述隔磁套外设有线圏和外壳,隔磁套内设有静铁心和动铁心,所述静 铁心安装在所述隔磁套内腔的上部,所述动铁心位于所述静铁心的下面,与所 述隔磁套移动配合,所述动铁心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端连接所述的阀杆。 在现有技术下,通常将阀杆直接连接在动铁心上,或者拉杆同阀杆连接成一体, 由动铁心带动其上下移动,而本专利则通过包括转轴在内的多个传动件实现阀 杆同拉杆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杆外端与所述阀杆的连接方式一般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高温电磁阀,包括电磁头、阀门本体和传动用的转轴,所述阀门本体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上的支架以及阀杆,所述阀杆的上部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中,所述电磁头设有相互配合的静铁心和动铁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心通过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被动端,所述阀杆的上部通过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主动端,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架的外壁,同所述支架密封旋转连接,其主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腔体内,被动端位于所述支架的外面,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箱和所述的电磁头,所述控制箱设有电源接线装置,并通过控制用导线连接所述的电磁头,所述阀体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各自的安装结构,所述电磁头设有绝缘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顺,谢海勇,陈经业,徐新毅,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