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华专利>正文

诱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74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蝇器,由筒体1和锥体罩2构成,锥体罩2扣在筒体1的上口上,在筒体1的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在圆孔内插入自闭锥形孔3,在筒体1的底部设活动底板4。该诱蝇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诱杀效果好,可广泛用于室内、厨房、饭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ly tra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y trap, is composed of a cylinder body 1 and cone cover 2, cone cover 2 is buckled on the upper cylinder 1, the cylinder body 1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hole arranged in a circular hole, insert the closing 3 conical ho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body 1, a movable floor 4. The fly tra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nufa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safe use, and good effect, can be widely used in indoor, kitchen, hotel. \ue5c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蝇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室内、厨房、饭店的诱蝇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庭和公共场合常用的灭蝇方法仍然是用药喷洒灭蝇或用毒饵毒死灭蝇,其效果不够理想,也容易引起事故;也有少数单位采用紫外光高压网灭蝇器,在紫外光外围设上高压电网制成,利用苍蝇的趋光性,苍蝇碰到高压电网上杀死,这种灭蝇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受电源的制约、使用也不安全、在光亮的环境条件下灭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容易、成本低、捕蝇效果好、适用于家庭或饭店中应用的诱蝇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诱蝇器由筒体和锥体罩构成,锥体罩扣在筒体的上口上,在筒体的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在圆孔内插入自闭锥形孔,在筒体的底部设活动底板。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筒体为透明塑料制作,自闭锥形孔的外口为圆形,并设有外翻沿,以利于与筒体固定,其直径与筒体壁上的圆孔直径一致,自闭锥形孔的内壁为三角形瓣膜组成的锥形壁,当苍蝇向里爬时,三角形瓣膜组成的锥形壁尖端部自然开口,当苍蝇爬进去以后,三角形瓣膜组成的锥形壁尖端自然闭合,使苍蝇不能返回,锥体罩为透明材料制作,因苍蝇有趋光性,在诱食的引导下,很容易进入筒体,又因苍蝇有向高处爬的特性,苍蝇又往往爬到锥体罩顶部,因筒内有食无水,一般2-3天即死亡,活动底板的中部设圆形凸台,其圆形凸台直径与筒体底口直径一致,筒体扣在圆形凸台上,并可扣紧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灭蝇方法和捕蝇器相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诱杀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A-A断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闭锥形孔剖视展开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制作本技术。该诱蝇器,由筒体1和锥体罩2构成,锥体罩2扣在筒体1的上口上,在筒体1的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在圆孔内插入自闭锥形孔3,在筒体1的底部设活动底板4。筒体1为透明塑料制作,自闭锥形孔3的外口为圆形,并设有外翻沿,其直径与筒体1壁上的圆孔直径一致,自闭锥形孔3的内壁为三角形瓣膜5组成的锥形壁,活动底板4的中部设圆形凸台6,筒体1扣在圆形凸台6上,并可扣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蝇器,由筒体(1)和锥体罩(2)构成,其特征在于锥体罩(2)扣在筒体(1)的上口上,在筒体(1)的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在圆孔内插入自闭锥形孔(3),在筒体(1)的底部设活动底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蝇器,由筒体(1)和锥体罩(2)构成,其特征在于锥体罩(2)扣在筒体(1)的上口上,在筒体(1)的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在圆孔内插入自闭锥形孔(3),在筒体(1)的底部设活动底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蝇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华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