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6767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进气管、冷凝器,集液管和总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分气总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连接集液管,集液管连接总出液管。通过上述方案,使空调器冷凝器在制冷模式中采用多路分流和设置过冷管,有效的减小了管内制冷剂的压降,减少流动阻力,使各路进出口温度均匀,提高了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和制冷量,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性能,换热效率提高2%左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降耗是现在时代的主体话题之一。现在普通空调室外机冷凝器的流路布置往往不是十分合理,往往各路进出口的存在较大的温差,不能够最大的发挥冷凝器的换热性能,造成空调器效率低下,造成国家电力资源的浪费。当出现空调性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普遍采用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面积的方法,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节流前过冷度,从而节省电能的空调冷凝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进气管、冷凝器,集液管和总出液管,分气总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连接集液管,集液管连接总出液管。上述进气管分成四路连接冷凝器。上述分流毛细管在分流器汇总后连接集液管,再连通冷凝器主体内螺纹铜管,最后连通总出液管。上述分流毛细管为4路。'上述每一流路采用N型走向。在所述集液管和总出液管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过冷管。所述过冷管可以为2根u型过冷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案,使空调器蒸发器在制冷模式中采用多路分流毛细管,有效的减小了管内制冷剂的压降,减少流动阻力,使各路进出口温度均匀,提高了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和制冷量,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性能,换热效率提高2%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流毛细管;2、进气管;3、分流毛细管;4、分气总管;5、进气管;'6、分流毛细管;7、分流器;8、进气管;9、集液管;10、分流毛细管;11、进气管;12、总出液管13、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4、进气管2、 5、 8、 11,冷凝器13,集液管9和总出液管12,分气总管4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分成四路连接冷凝器13,冷凝器13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连接集液管9,集液管9连接总出液管12。所述分流毛细管为4路,为l、 3、 6、 10。所述每一流路采用N型走向。在所述集液管和总出液管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过冷管。所述过冷管可以为2根u型过冷管。在空调制冷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汽体经过分气总管4,进入进气管2、进气管5、进气管8和进气管ll,分成四路进入冷凝器13主体内螺纹铜管内,与冷凝器13外侧空气发生换热,冷凝器出口连接四路分流毛细管,如图中的1、 3、 6、 10,在分流器7汇总后进入集液管9,再进入冷凝器主体内螺纹铜管内,最后由总出液管12流出。图中箭头方向为空调器做制冷运行时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在冷媒的流动过程中,我们在冷凝器上部采用四路分流方式,通过调节分流毛细管长度,使每一路分流进出口温度均匀,提高风的利用效率,减小了管内制冷剂的压降的同时可以增加空气侧和制冷剂侧的传热温差,增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制冷剂尤其是液态制冷剂受重力影响,重力可以使液体从高处自动地流向低处,因此,在流路中液体应尽可能地从高处进入低处流,每路采取N型布管,能很好的符合这个规律以减少流动阻力。在制冷剂基本呈液态冷凝器下部设置2个U的过冷管,以提高制冷剂流速,增强换热效果,结合下部风量大的特点,增加节流前的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和制冷量,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性能。通过上述方案,使空调器蒸发器在制冷模式中,各路进出口温度均匀,减少流动阻力,换热效率提高2%左右。本技术采用多路N型分流毛细管布管,减少流动阻力,有效的减小了管内制冷剂的压降,在制冷剂基本呈液态的冷凝器后部分采用一路方式,以提高节流前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和制冷量,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性能。本技术已应用于志高空调二级能效产品北奧之光KFR-51LW/B(E32A) +2上,'目前已经批量生产,效果良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进气管、冷凝器,集液管和总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分气总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集液管,集液管连接总出液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进 气管分成四路连接冷凝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 流毛细管在分流器汇总后连接集液管,再连通冷凝器主体内螺纹铜管, 最后连通总出液管。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毛细管为4路。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流路采用N型走向。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 一流路采用N型走向。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液管和总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过冷管。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 冷管为2根u型过冷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进气管、冷凝器,集液管和总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分气总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连接集液管,集液管连接总出液管。通过上述方案,使空调器冷凝器在制冷模式中采用多路分流和设置过冷管,有效的减小了管内制冷剂的压降,减少流动阻力,使各路进出口温度均匀,提高了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和制冷量,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性能,换热效率提高2%左右。文档编号F25B39/04GK201306891SQ200820177919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严满泉, 阳 刘, 林灿洪 申请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分气总管、进气管、冷凝器,集液管和总出液管,其特征在于,分气总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通过分流毛细管和分流器连接所述集液管,集液管连接总出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灿洪刘阳严满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