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6679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电机的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电机采取保护措施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检测电机工作状态的运行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用于检测电机运行状态以保护电机的运行检测模块,提高了判断电机工作状态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才几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电机出现故障也十分常 见,因此需要对电机设置保护装置以检测电机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电机的使用 寿命。现有的电机保护装置,主要包括温控保护装置(例如,热继电器),该 温控保护装置通过热继电器感应电机内部的电流变化,从而对电机电路采取 保护措施。此类型的保护装置,热继电器动作反应比较慢。从产生故障到热 继电器切断回路的这段时间内电机在不断升温,电机的使用寿命将缩短。且 热继电器受限于环境温度变化,例如,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会影响热继电 器或温度传感器对电机状态的判断,从而影响对电机的保护。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机保护装置,能提高判断电机工作状态的准确性, 更好地保护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保护装置,旨在提高判断电机 工作状态的准确性。为了实现技术目的,所述电机保护装置包括检测电机工作状态的检 测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电机采取保护措 施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检测电机工作状 态以供控制单元判断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并保护电机电路的运行检测模块。通过设置检测电机机械运动状态的运行检测模块,用于判断和保护电机 电路,因此达到了延长电机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 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 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 一 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 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 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结构。该电机保护装置包括电源单元l、检测电机工作状态的检测单元2、与所述检测单元2及电 机连接并根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对电机采取保护措施的控制单元3。应当 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有图示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为了清楚阐释其 信息交互及控制过程的需要,因此应当视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而不应仅限 于物理连接。检测单元2设有与控制单元3连接、检测电机工作状态,以供控制单元3判 断电机运行是否正常的运行检测模块20。在一示例方案中,运行检测模块20包括检测电机是否转动的感应装置, 例如,接近开关等。该感应装置通过检测电机风叶是否转动获得交变信号, 并将交变信号应用于本技术电机保护装置以保护电机。例如,若电机保 护装置获得该接近开关所测得的交变信号,则表明电机工作正常。若无交变 信号,则表明电机停止工作,控制单元3可根据电机的工作状态对电机采取保 护措施。图2示出了上述电机保护装置中,电源单元l、运行检测模块20以及控制 单元3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源单元1包括与运行检测模块20相连的第一电源 模块11及第二电源模块12。运行检测模块20包括与控制单元3相连的旋转检测 模块21以及制动器检测模块22。控制单元3包括与运行检测模块20相连的旋转 控制模块31及制动控制模块32 。图3示出了上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电路连接关系。该电 机检测装置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l 1 、旋转检测模块21以及旋转控制模块31 。第 一 电源模块11的输出端与旋转检测模块21连接,向旋转检测模块21提 供电源。其典型的应用为24V直流电源。旋转检测模块21的输入端中 一端与第 一电源模块1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 端与电机风叶感应连接。旋转检测模块21包括检测电机风叶转动状态信号的 旋转检测装置211,及与旋转检测装置211相连、将电机转动状态信号转换输 出至旋转控制模块31的信号转换模块212。旋转控制模,:1与旋转检模块21及电机电,各相连,、根l居旋转检测模块在一实施例中,旋转检测模块21包括检测电机转动状态的旋转检测装置211,该旋转检测装置211典型的应用为检测电机转动的接近开关SQ。如图3 所示,该接近开关SQ与第一电源模块11连接。该接近开关SQ设有检测头,用 于感应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叶轮的转动并将其转换为动作信号。在一具体实施 例中,接近开关SQ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接近开关SQ的检测头与叶轮相距 5~10iran 。电机工作时,带动叶轮旋转,接近开关SQ通过检测头的感应,会 不断输出通-断-通-断的交变信号至信号转换模块212。该信号转换模块212中 的电容C1的输入端与接近开关SQ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电容C2串联,电容 C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相连,电容C1、电容C2与电阻R1形成回路,使b点获得 信号。b点与整流二极管Dl相连,该整流二极管D1与降压电阻R2以及控制单 元3中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上述旋转检测模块21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是接近开关SQ的输出信号经 电容C1及电容C2过滤,去除其中的直流信号后从b点输入,然后经D1整流, 再经降压电阻R2降压,驱动三极管Q1导通且输出至旋转控制模块31 。旋转控制模块31中三极管Q1的基极与信号转换模块212的降压电阻R2相 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信号转换 模块221中的电容C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相连,发 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KM1相连。信号转换模块212电容C3用于滤波,例如,b点的交流信号经过整流二 极管D1整流后,若其中还含有少量的交流信号,电容C3将其过滤以使电路 更稳定。旋转控制模块31中的发光二极管D2用于检测旋转控制模块31的得电状 态,例如,若发光二极管D2亮,则说明旋转控制才莫块31得电。电阻R3用于 限制经过发光二极管D2的电流以保护发光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用于 保护中间继电器KM1 。在一示例方案中,旋转控制模块31根据旋转检测模块21的输出信号判 断电才几工作状态并对电机保护。例如,如果电机转动,中间继电器KM1得电, 则表明电机的电路工作正常。如果电机运行过程中,因机械故障(例如,电 机轴受外力作用)使风叶停止转动,旋转检测模块21中的接近开关SQ不能 接收交变信号并转换输出至旋转控制模块31,则中间继电器KM1不得电,使 电才几电3各断开,/人而{呆护电才几电3各。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保护装置的电路连接关系。 电源单元1包括第二电源模块12,第二电源模块12与制动器检测模块22相连, 并向制动器检测模块22提供电源。该电机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电机制动器工作 状态以实现对电机的保护。电机检测装置设有用于检测电机制动器工作状态 的制动器检测模块22。该制动器检测模块22与制动控制模块32连接,检测电机制动器工作状态信号以供制动控制模块32判断电机是否工作正常并对电机 电路进行保护。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制动器检测模块22包括用于将电机制动器交 流输入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的制动整流器(例如,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 源的半波整流器)。该制动整流器的输出端一端与一用于选择不同支路的旋 钮开关SB连接。在一示例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保护装置,包括检测电机的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电机采取保护措施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检测电机工作状态的运行检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保护装置,包括检测电机的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并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电机采取保护措施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检测电机工作状态的运行检测模块。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检测单 元相连、向检测单元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检测模 块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检测电机转动状态的旋转检测模块。4、 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电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 包括与所述旋转检测模块相连,向旋转检测模块提供电源的第 一电源模块。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检测模 块包括与制动器控制模块连接、检测所述电机制动器工作状态的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平恒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