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韵莹专利>正文

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8672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主要该躺椅由连设脚踏垫的椅座、椅背、两扶手座及底架所组成,其中底架后端枢设、固定有一油压缸及双连杆座,令双连杆座的前端及椅座下方的游戏杆个别枢设于油压杆上,而在双连杆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支架以供扶手座底端固接,另,脚踏垫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其剪式连杆的两力臂是分别固设在椅座及扶手座上,并在两力臂后方经由T型杆而固接椅背,可在油压杆缩回时促令扶手座向下位移,并将椅座后拉,此时椅背便会随之后仰,而在两力臂距离张开时就可推出剪式连杆,促使脚踏垫向上旋摆出,反之,于油压杆推出时即可复位,并在油压杆持续推出后,可以将整个座椅向上朝前举升,用以辅助使用者方便起身。(*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躺椅是一种非常适合使用者舒适使用的椅具,而且由于具有可供休息 的功能,所以除了一般使用者爱好之外,更是极受到长者的喜爱。而在现有躺椅的设计中主要都是针对椅具如何达到方便躺下的设计 而己,所以虽然提供了使用者快速便捷的躺靠功能,但是对于如何起身的 辅助设计却是完全欠缺的,因此老人家一旦在使用时虽然可以轻松享受躺 靠的舒适性,可是往往在起身时却是一项极大的考验,毕竟老人家的行动 较为迟缓、平衡感也欠佳,所以也有不少的老人家为了节省麻烦而舍弃躺 靠的功能不用,以免事后必须费尽极大的努力才能起身,实则令躺椅的设 计功能完全丧失其美意。本创作人深觉现有躺椅的结构设计未能考虑到辅助起身的功能,以致 在实际操作时容易令老人家无法放心使用,因此遂以其创作设计的精神致 力于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开创出本结构的组成, 将可完全解决现有的各项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为达成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主要 该躺椅由连设脚踏垫的椅座、椅背、两扶手座及底架所组成,其中底架后 端各别枢设、固定有一油压缸及双连杆座,令双连杆座悬空的前端及椅座 下方的游戏杆各别枢设于油压杆上,而在双连杆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 支架以供扶手座底端固接,另,脚踏垫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该剪式连杆的两力臂是分别固设在椅座及扶手座上,并在两力臂后方经由T型杆而固 接椅背,所以可在油压杆完全縮回时促令扶手座再度向下位移,并经由游 戏杆而将椅座后拉,此时椅背便会经由T型杆而随之后仰,而在两力臂距 离张开时就可推出剪式连杆,促使脚踏垫向上旋摆出,让使用者可以躺在 躺椅上,反之,于油压杆推出时即可复位,并在油压杆持续推出后,可以 经由油压杆相对双连杆座的举升作用而将整个座椅向上朝前举升,用以辅 助使用者方便起身。本技术底架后端枢设、固定有一控制椅座升降的油压缸及双连杆 座,而在椅座及脚踏垫间设有剪式连杆受椅座及扶手所控制,所以在实施 后将可达到下述的效能-由于本技术的躺椅是令双连杆座的前端及椅座下方的游戏杆各 别枢设于油压杆上,而在双连杆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支架以供扶手座 底端固接,另,脚踏垫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其剪式连杆的两力臂是分别 固设在椅座及扶手座上,并在两力臂后方经由T型杆而固接椅背,所以可 于常态状态下令油压杆再度縮回时促令扶手座向下位移,并经由油压杆拉 动游戏杆以将椅座产生后拉的力道,此时椅背便会随之后仰,而在两力臂 距离张开时就可推出剪式连杆伸张,促使脚踏垫向上旋摆出,呈现出躺椅 完全张开、后仰状态,所以使用者便可轻松的躺靠在躺椅上,反之,于油 压杆再度推出时即可复位,令使用者回复到一般坐姿的状态,此时如果继 续控制油压杆持续推出后,由于油压杆伸出会连动双连杆座的前端随之上 升,所以经由支架固定的扶手座也会随之上升而呈现朝前倾斜的状态,而 椅座也会随着游戏杆受到油压杆的带动而转动角度,呈现出整个躺椅被向 上、朝前举升的样貌,因此在此一倾斜角度的设计下,可以具有辅助使用 者方便起身的特性,使用者仅需直接站立于地面即可完成起身动作,让行 动不方便的老人家可以更安心的使用躺椅。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设置剪式连杆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剪式连杆结构图。 图5:为剪式连杆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椅座11:游戏杆2-椅背3:扶手座4:脚踏垫41-剪式连杆42:力臂43:T型杆5:底架51:油压缸51 1 :油压杆52:双连杆座52 1 :支架10:身尚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确实明了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余下,兹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后本技术为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主要该躺椅l o由连设脚踏 垫4的椅座1、椅背2 、两扶手座3及底架5所组成(如图1所示),其 中,底架5后端各别枢设、固定有油压缸5 l及双连杆座5 2的一端(如 图2所示),令双连杆座5 2的前端及椅座1下方的游戏杆1 1各别与油 压杆5 1 l呈连动的枢接状态,而在双连杆座5 2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 支架5 2 1以供扶手座3底端固接,另,脚踏垫4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4 1 (如图3、图4所示),其剪式连杆4 l的两力臂4 2是分别固设在椅 座1及扶手座3上,并在两力臂4 2后方经由T型杆4 3而固接椅背2, 俾可在常态下令油压杆5 1 l再度縮回时促令扶手座3随着支架5 2 1 的向下偏摆而向下位移(双连杆座5 2的前端会随着油压杆5 1 l的伸、 縮而向上、向下摆动),并将椅座l后拉(由于油压杆5 1 l縮回,会经 由游戏杆l 1产生相对椅座1后拉的力道),此时椅背2便会通过T型杆 4 l的摆动而随之后仰,此时两力臂4 2间的距离就会张开以推出剪式连 杆4 1 (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中是采用两力臂4 2张开以控制剪式 连杆4 l伸张的设计),促使脚踏垫4向上旋摆出,便以构成躺椅l 0完全张开、后仰状态,所以使用者便可轻松的躺靠在躺椅io上进行休息,享受躺椅l O的轻松、舒适功能(如图6所示)。反之,于油压杆5 1 l再度推出而复位时,即可带动椅座l前推、扶 手座3向上偏摆而复位,因此椅背2将会转动角度回复坐姿状态,而且脚 踏垫4也会因为两力臂4 2间距的收合而令剪式连杆4 l縮回,回复整个躺椅lO成可供坐姿使用的结构状态。再者,于操作油压缸5 l的油压杆5 1 l持续伸出至最大行程的过程 中,由于双连杆座5 2的前端是与油压杆5 1 l呈连动的枢接结合,所以 双连杆座5 2的前端将会随着油压杆5 1 1的凸伸而被向上举升并且转 动角度而前倾,因此固定在支架5 2 l上的扶手座3将会呈现被举升而前 倾的状态,而在此一过程中,由于椅座l、椅背2经由力臂4 2、 T型杆 4 3而与扶手座3间具有连结的关系,且椅座1的游戏杆1 1也是与油压 杆5 1 l呈连动的枢接结合的设计,所以椅座l、椅背2也会随着扶手座 3而同步被举升、前倾,造成整个躺椅l O呈现出举升、前倾的状态,所 以在此状态下可以令使用者的起身动作减少许多施力,使用者仅需跨步直 接站立于地面即可完成起身动作,因此可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家可以更安 心的使用躺椅1 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该躺椅由连设脚踏垫的椅座、椅背、两扶手座及底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后端各别枢设、固定有一油压缸及双连杆座的一端,令双连杆座悬空的前端及椅座下方的游戏杆各别枢设于油压杆上,而在双连杆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支架以供扶手座底端固接,脚踏垫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该剪式连杆的两力臂是分别固设在椅座及扶手座上,并在两力臂后方经由T型杆而固接椅背,在油压杆完全缩回时促令扶手座再度向下位移,并由游戏杆驱动椅座后拉,致使椅背经由T型杆而随之后仰,并在两力臂距离张开的状态下以推出剪式连杆,促使脚踏垫向上旋摆出,而在油压杆推出时即可复位,并在油压杆持续推出后,经由油压杆相对双连杆座的举升作用而将整个座椅前倾举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躺椅调整结构的改良,该躺椅由连设脚踏垫的椅座、椅背、两扶手座及底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架后端各别枢设、固定有一油压缸及双连杆座的一端,令双连杆座悬空的前端及椅座下方的游戏杆各别枢设于油压杆上,而在双连杆座的前端具有向后延设的支架以供扶手座底端固接,脚踏垫两侧连设有剪式连杆,该剪式连杆的两力臂是分别固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韵莹
申请(专利权)人:郭韵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