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297 阅读:4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纯中药保肝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其特征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柴胡200~400份、大青叶300~400份、大黄100~200份、益母草20~70份,粉碎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中药材进行超微粉碎,使其通过100-300目筛,最大限度的破坏植物细胞壁,解决了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水产动物肝类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纯中药保肝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
技术介绍
在众多水产动物疾病中,往往伴有程度不同的肝组织病变。除养殖动物遭受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侵袭导致肝组织病变外,一些外源性因素也是引发水产动物肝病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有1)、营养因素饲料中营养因子失衡,特别是脂肪、糖类物质过多及缺少维生素,会引专利技术显的肝病变;2)、毒物因素水体中的农药、重金属、有毒气体、藻类毒素、饲料中的霉毒素等均可造成肝组织变化,并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3)、药物因素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消毒剂消毒水体和混饲抗菌素等化学药品的方法,而此类药品的大量和长期使用,其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往往对靶动物造成较为严重的肝损伤。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呋喃类药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肝病已成为影响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肝病的主要表现为脂肪肝、肝胰脏肿大、肝硬化、肝胰脏出血、肝坏死,此类疾病治疗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治愈率较低。采用中药制剂治疗水产动物肝病,由于中草药产品粉碎的粒度相对较粗,一般50-60目,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无法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水产动物肝类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将中药材进行超微粉碎,使其通过100-300目筛,最大限度的破坏植物细胞壁,解决了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水产动物肝类疾病。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其特征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柴胡200~400份 大青叶300~400份 大黄100~200份 益母草20~70份,粉碎混合。柴黄益肝散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柴胡、大青叶、大黄、益母草各味药材的有效部位,经检验合格后超微粉碎,100-300目过筛;(2)、按份数比例将各味药材分别称量,在混合机内将其均匀混合,然后按照包装规格进行分装,然后包装入库。药物的特性(1)、柴胡多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质坚硬,根直生。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酯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柴胡甙元,龙吉甙元。药性苦,微寒。具有抗病毒、杀灭原虫作用、抗肝脏损伤作用。(2)、大青叶路边青叶含黄酮类。蓼蓝全草含靛甙、黄色素及鞣质。根中含蒽醌类。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葡萄糖芸薹素、新葡萄糖芸薹素、葡萄糖芸薹素-1-磺酸盐。又含靛蓝。草大青叶含靛甙。马蓝叶含靛甙。靛甙水解生成吲羟。吲羟经氧化即生成靛蓝。药性苦、寒。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3)、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包括结合或游离态的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大黄还含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和大黄四聚素。此等鞣酸及其相关物质,有止泻作用,与蒽醌衍生物的甙类之泻下作用恰相反。此外,大黄还含有脂肪酸,如己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4)、益母草益母草全草含益母草碱(leonurine)约0.05%(花初期含微量,花中期逐渐增高),水苏碱(stachydrine),芦丁(rutin),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fumaric acid),益母草碱甲和益母草碱乙。细叶益母草全草含生物碱0.05%。全草中益母草碱的含量随开花时期而变化,花初期含量甚微,7-8月中旬花中期含量为0.01-0.03%,最高可达0.04%,并含水苏碱,益母草定碱(leonuridine),4-胍基丁醇-1(4-guanidino-1-butanol),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精氨酸(arginine),微量芦丁,水苏糖(stachyose),植物甾醇,树脂,脂肪油,月桂酸(laur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β-亚油酸(β-linoleic acid)及油酸(oleic acid)。味苦、辛,性微寒。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的功能。组份药物各药物组分均来源于市售中药饮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中药材进行超微粉碎,使其通过100-300目筛,最大限度的破坏植物细胞壁,解决了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水产动物肝类疾病。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但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药物组成配方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柴胡200份 大青叶400份 大黄100份 益母草70份。实施例2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 柴胡400份 大青叶300份 大黄200份 益母草20份。实施例3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柴胡300份 大青叶350份 大黄150份 益母草50份。药物的制备方法1.取柴胡、大青叶、大黄、益母草各味药材的有效部位,经检验合格后超微粉碎,100-300目过筛;2.按份数比例将各味药材分别称量,在混合机内将其均匀混合,然后按照包装规格进行分装,然后包装入库。临床使用实验湖北省坚利县养鱼池10亩,水深1米,2006年7月,随着温度升高,鱼生长的很快,各种致病菌加速繁殖,另因鱼的摄食量增加,造成投饵量增加,排泄的粪便增多,水源缺乏,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换水,导致水体的各项指标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都升高,以至于鱼出现了肝胆综合症,脂肪肝、肝胰脏肿大、肝硬化、肝胰脏出血、肝坏死,严重的出现了肝萎缩,鱼的摄食量下降,部分严重的鱼有少量死亡现象,分析原因可能由于饲料、水体、鱼体等引起的,按每公斤饲料拌合12.5g的柴黄益肝散使用3-5天以后,肝脏恢复了正常,治愈率提高了10%以上,经过广大用户使用,发病率降低了5%。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其特征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柴胡200~400份大青叶300~400份大黄100~200份益母草20~70份,粉碎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产动物的柴黄益肝散,其特征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柴胡20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民彭淑芹张宏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