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三叉发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6918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的用于小功率宽带电视信号发射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将六面300欧姆 折合振子经平行馈电支撑杆斜撑分两层对称并联交会,直接获得50欧姆低阻抗 的宽带天线,其体积小、增益高、方向性好,结构简单坚固,可广泛应用于分米 波段发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天线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新的用于小功率宽带电视信 号全向发射的双三叉发射天线
技术介绍
宽带电视信号全向发射天线一般体积比较庞大,不仅是因为其功率容量较大 的原因,还因为一般都是用采较高阻抗的折合振子进行常规组合,其引向结构与 反射器网板占据空间较大;天线要变换为与发射机匹配的低阻抗,繁杂的阻抗变 换网络体积也很难做小。由于缺乏小型的宽带电视信号发射天线,许多需要小功 率发射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小功率宽 带电视信号发射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将六面300欧姆折合振子经平行馈电支撑杆 斜撑分两层对称并联交会,直接获得50欧姆低阻抗的宽带天线,其体积小、增益 高、方向性好,结构简单坚固,可广泛应用于分米波段发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折合振子及其平行馈电支撑杆,平行馈电 支撑杆的同名端和异名端分别并联在汇流环和接地管上,汇流环靠绝缘支撑及螺 钉固定在接地管外面,电缆连接汇流环和接地管并从接地管内穿过。通常的折合振子用金属管弯成扁腰圆形构成天线平面,开口在扁腰圆形一个 长边的中间通常作为电缆的两个连接点。本技术平行馈电支撑杆在此连接点 连接着折合振子并作为折合振子的硬支撑,平行馈电支撑杆扭转90度,两根馈电 支撑杆保持着近似相等的空间间距,在电气上仍为平行传输线,其尾端成上下排 列,便于将按水平120度均布排列的三个折合振子并联,其联结点避开水平排列 的交叉而转变为上下排列,其尾端成上下排列能够与所有平行馈电支撑杆并联到 汇流环和接地管上。平行馈电支撑杆斜撑着折合振子,与折合振子的平面形成 30—60度夹角,折合振子按三个方向向上倾斜,形状为三叉形;将另三面折合振 子向下倾斜、对称排列,构成双层三叉形,平行馈电支撑杆共六组的尾端并联交 会在一起,阻抗约为六面300欧姆折合振子阻抗的并联值50欧姆。这样的双层、 对称并联交会的六面折合振子,上、下层折合振子间的高度距离为发射频带中心3波长的一半,平行馈电支撑杆的长度按发射频带的中心波长算取,两层折合振子 的尺寸可以不同,以增大发射带宽。同层振子的三组平行馈电支撑杆之同名端焊 在汇流环上、另一端焊在穿过汇流环的接地管上;上、下层对称的两个折合振子 的同名端同在一侧,其平行馈电支撑杆的扭转方向为交错。在接地管垂直情况下, 使上下倾斜的平行馈电支撑杆所支撑的振子平面为垂直面,最大辐射方向为水平 向四周方向。接地管为地电位,便于安装固定,汇流环与接地管间有高频特性好、 耐气候性强的绝缘支撑以增加强度,电缆的芯线连接在汇流环上、电缆的杆外皮 连接在接地管上,电缆可沿接地管外表走线引到发射机处,也可穿在接地管内走 线、引出。本技术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小功率宽带电视信号发射的双三叉发射天 线,体积小,结构简单坚固,可广泛应用于分米波段小功率宽带电视信号节目发 射,尤其在小型或移动台站上具有特殊优越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汇流环与接地管间的绝缘支撑的剖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一种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中,汇流环(7)靠绝缘支撑(9)及螺钉(10)固定在接地管(8)外面。 在其上方,上层的折合振子(1) (2) (3)在水平面内按120度均布排列,向上 倾斜,振子由各平行馈电支撑杆(23)支撑着,分别焊接固定在汇流环(7)和接 地管(8)上,其中折合振子(1)的一只馈电支撑杆的尾端(14)与折合振子(3) 的一只馈电支撑杆的尾端(19)为同名端焊在汇流环(7)上,而其异名端(15) (18)则焊在接地管(8)上,另一折合振子(2)也按同样方法焊接馈电支撑杆 的尾端。下层的三面折合振子(4) (5) (6)同样排列、下倾斜,构成双层三叉 形,平行馈电支撑杆共六组的尾端并联交会在一起。下层的折合振子(4)的一只 馈电支撑杆的尾端(17)与上层折合振子(1)的一只馈电支撑杆的尾端(14)为 同名端也焊在汇流环(7),而其另一只馈电支撑杆的尾端(16)为异名端则焊在 接地管(8)上,依此类推,六面折合振子为双层、对称并联交会。折合振子的平 面与平行馈电杆形成30—60度夹角,在接地管(8)垂直情况下,振子平面为垂直 面。电缆(11)的芯线与汇流环(7)连接于点(12)、电缆(11)的外杆与接地管(8)连接于点(13),电缆(11)穿在接地管(8)内走出。图2,是汇流环与接地管间的绝缘支撑的剖开示意图。绝缘支撑(9)以高频 特性好、耐气候材料加工成环状,其外径与汇流环(7)的内径配合、内径与接地 管(8)的外径配合,在绝缘支撑(9)中间向圆心方向钻有两孔, 一个是二阶沉 孔(22),以用螺钉将绝缘支撑(9)与接地管(8)连接固定并避免与其外的汇 流环(7)相连,另一个是半沉孔(21),以用螺钉(10)将汇流环(7)与绝缘 支撑(9)连接固定。实施例1将六面300欧姆折合振子分两层对称并联交会,直接获得50欧姆 低阻抗的宽带天线,其体积小,结构简单坚固,可广泛应用于分米波段发射。权利要求1. 双三叉发射天线,包括折合振子及其平行馈电支撑杆,平行馈电支撑杆的同名端和异名端分别并联在汇流环和接地管上,汇流环靠绝缘支撑及螺钉固定在接地管外面,电缆连接汇流环和接地管并从接地管内穿过,其特征在于折合振子为6面两层,上下对称,水平方向按120度均布排列,上层3面向上倾斜成三叉形,下层3面向下倾斜成三叉形。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平行馈电支撑 杆连接着折合振子并作为折合振子的硬支撑,平行馈电支撑杆扭转90度,两根馈 电支撑杆保持着近似相等的空间间距,其尾端成上下排列能够与所有平行馈电支 撑杆并联到汇流环和接地管上。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平行馈电支撑 杆斜撑着折合振子,折合振子的平面与平行馈电支撑杆形成30—60度夹角。4. 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层 折合振子间的高度距离为发射频带中心波长的一半,平行馈电支撑杆的长度按发 射频带的中心波长算取。5. 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层 折合振子的尺寸并不相同。专利摘要一种新的用于小功率宽带电视信号发射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将六面300欧姆折合振子经平行馈电支撑杆斜撑分两层对称并联交会,直接获得50欧姆低阻抗的宽带天线,其体积小、增益高、方向性好,结构简单坚固,可广泛应用于分米波段发射。文档编号H01Q21/24GK201298593SQ200820173639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志谦, 朱铁一, 王建路, 隋志国 申请人:青岛市广播电视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三叉发射天线,包括折合振子及其平行馈电支撑杆,平行馈电支撑杆的同名端和异名端分别并联在汇流环和接地管上,汇流环靠绝缘支撑及螺钉固定在接地管外面,电缆连接汇流环和接地管并从接地管内穿过,其特征在于折合振子为6面两层,上下对称,水平方向按120度均布排列,上层3面向上倾斜成三叉形,下层3面向下倾斜成三叉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志国周志谦朱铁一王建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广播电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