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建敏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69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外敷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组份及重量配比的药粉加入白酒调和而成:川乌5-10份、草乌5-10份、南星5-10份、附子5-10份、细辛1-4份、肉桂1.5-4份、白芷1.5-4份、赤芍20-100份、麝香0.5-1份,具有芳香开窍、舒筋通络、活血化淤、散结止疼、祛风湿的功能,通过用41-46度白酒调和,增加了药物有效成分在人体局部的渗透和吸收作用,使深部肌肉得以松弛,改善了腰部及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快,易吸收,不易复发,且制作工艺简单,极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来源植物材料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的风湿寒痹范畴,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湿寒邪侵袭后,注于经络,留于关节,致气血不畅引起关节内部韧带病变,有肌肉、关节疼痛、酸楚、着重、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如不及时、合理治疗,将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畸形以至残疾,严重者不能行走;椎体后纵韧带钙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椎体移位及脊柱曲度改变,还可出现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虽然患此病时患者的血常规、血清蛋白、钙磷、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验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据统计,12.6%的病例患有糖尿病,而患有隐性糖尿病的比例更高,葡萄糖代谢与锥体后纵韧带钙化倾向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其中西药多为的抗生素一类药物,需要口服后经肠道吸收来治病,不能直接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和解决关节的活动受限,而且有较强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脏和肾脏;中药包括口服药和涂敷类的药物如风湿膏、药酒、正红花油等,其主要问题是治疗所需的时间长,治疗效果不可靠,治愈率低,而且容易复发,病人不能完全康复。例如,CN02128482A于2003年4月30日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分为药粉和酒剂,需要制成冲剂、片剂或胶囊口服,因此治疗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显效,治愈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而且治愈率较低,仅为52%。CN1044860C于1999年9月1日公开了一种“风湿病搽剂”,该药物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搽剂,仅具有止痛消肿的功效,可控制、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不能治愈患者,不能使病人完全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外敷中药组合物,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而易吸收,能显著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并使其功能恢复正常,其疗程短而且疗效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选择川乌、草乌、南星、附子、细辛、肉桂、白芷、赤芍和麝香进行组合,这些药物的组合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有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椎体后纵韧带钙化。其中,川乌、草乌、附子性味辛温,具有很强的通经活络、祛风湿、散寒止痛作用;细辛性辛温,具有祛风湿止痹痛作用;肉桂性辛甘热,具有温中散寒、温通经脉、温煦气血;白芷性辛温,具有消肿止痛、燥湿、活血散结、祛风解表;赤芍性苦微寒,具有活血散淤作用;南星性苦辛温,具有燥湿、解痉、消肿止痛作用;麝香性味辛温,性善走窜行散,能开通经络壅闭,有活血散结之功。本专利技术的外敷中药组合物药粉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配比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川乌5-10份、草乌5-10份、南星5-10份、附子5-10份、细草1-4份、肉桂1.5-4份、白芷1.5-4份、赤芍20-100份、麝香0.5-1份。其中优选川乌10份、草乌10份、南星5份、附子5份、麝香0.5份、赤芍20份、细辛4份、肉桂4份、白芷4份。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专利技术外敷中药组合物在上述药粉的基础上加入纯粮食制成的白酒,所用白酒优选为41-46度白酒,其用量为每40-50g混合药粉加120-170ml白酒。本专利技术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粉状川乌、草乌、南星、附子、细辛、肉桂、白芷、麝香、赤芍按上述重量配比混合均匀,接着按每40g-50g混合药粉中加入120-170ml的41-46度白酒而将混合药粉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使用时,将药饼用纱布包好并贴于患处,再取一块塑料布覆盖在药饼上。过25分钟后,药饼开始发热,发热持续10-12小时,之后将药物去掉。本专利技术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芳香开窍、舒筋通络、活血化淤、散结止疼、祛风湿的功能,通过用白酒调和,增加了药物有效成分在人体局部的渗透和吸收作用,使深部肌肉得以松弛,改善了腰部及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快,易吸收,不易复发,且制作工艺简单,极易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阐述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实施例1按以下重量称取已加工成粉状的药材川乌50g、草乌50g、南星50g、附子50g、麝香10g、赤芍200g、细辛40g、肉桂40g、白芷40g混合均匀,接着取50g混合的药粉用41°白酒130ml将其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备用。使用时,将药饼用纱布包好并贴于患处,再取一块塑料布覆盖在药饼上。过25分钟后,药饼开始发热,发热持续10-12小时,之后将药物去掉。此药只能外敷,不可内服,贴药后五天内不可水洗,贴药时,如出现痛痒,是药物刺激皮肤所致,贴药部位如出现水泡,可将水泡挑破,用消毒棉签拭净水液,涂擦龙胆紫,保持清洁以防感染。实施例2取加工成粉状的药材川乌100g、草乌100g、南星100g、附子100g、麝香8g、赤芍330g、细辛40g、肉桂40g、白芷40g混合均匀,接着取40g混合的药粉用46°白酒120ml将其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备用。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取加工成粉状的药材川乌70g、草乌70g、南星70g、附子70g、麝香10g、赤芍500g、细辛20g、肉桂20g、白芷20g混合均匀,接着取40g混合的药粉用46°白酒120ml将其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备用。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取加工成粉状的药材川乌100g、草乌100g、南星100g、附子100g、麝香5g、赤芍1000g、细辛10g、肉桂15g、白芷15g混合均匀,接着取40g混合药粉用46°白酒150ml将其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备用。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取加工成粉状的药材川乌100g、草乌100g、南星50g、附子50g、麝香5g、赤芍200g、细辛40g、肉桂40g、白芷40g混合均匀,接着取40g混合的药粉用41°白酒160ml将其调成糊状,然后制成饼状备用。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通过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临床观察的试验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椎体后纵韧带钙化的临床观察1、患者资料收治患者共820例,其中女520例,男300例,男女比例为0.57∶1,年龄25~62岁,病程3-25年,其中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760例,椎体后纵韧带钙化60例。2、诊断标准1)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a.症状和体征关节疼痛甚至剧痛、酸楚、着重、麻木、肿胀、屈伸不利,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下雨、刮风)病情加重;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受限,多数病例只痛不肿、少数病例在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红热)。b.实验室检查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血常规正常;c.X检查除部分病例受风寒湿邪长期刺激而发生骨质增生外,其余骨质正常。2)椎体后纵韧带钙化诊断标准a.症状和体征腰及下肢出现酸、麻、痛、胀,甚至脚趾麻木、间歇性跛行,部分病例出现因马尾神经、神经根受压迫导致的膀胱和直肠症状;b.实验室检查血沉、血清蛋白、钙磷、碱性磷酸酶、抗“O”、类风湿因子、血常规、C反应蛋白均正常;c.CT检查椎体移位及脊柱曲度改变,出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3、治疗方法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每位患者每天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一次,每次一贴,1-2次为一个疗程;对于椎体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韧带钙化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包括以下组份的原料药:川乌、草乌、南星、附子、细辛、肉桂、白芷、赤芍、麝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椎体后韧带钙化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包括以下组份的原料药川乌、草乌、南星、附子、细辛、肉桂、白芷、赤芍、麝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川乌5-10份、草乌5-10份、南星5-10份、附子5-10份、细辛1-4份、肉桂1.5-4份、白芷1.5-4份、赤芍20-100份、麝香0.5-1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选择川乌10份、草乌10份、南星5份、附子5份、麝香0.5份、赤芍20份、细辛4份、肉桂4份、白芷4份。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樊建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