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611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温精度高、集成度高、体积小,加热均匀,在晶体中不存在温度梯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振荡器,具体涉及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
技术介绍
恒温晶体振荡器(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是目前精确度和稳定 度最高的晶体振荡器,具有老化率低、温度稳定性好、相位噪声低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 于全球定位系统、通信、计量、遥测、遥控等对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目前市场上的恒 温晶体振荡器以12V、5V供电的居多,不适用于新型电信器材工作电压低、功耗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控温精度高、集成 度高、体积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测温电桥电路、第一 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 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依次连接。进一步,所述测温电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热敏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 阻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分别连接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热敏 电阻、电容和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热敏电阻分别接电容和第五电阻,热敏电阻、电容和 第五电阻的一端均接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第四电阻和第一放大电路的另一输入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测温电桥电路中的五个电阻元件均采用高阻值电阻,以减小元件自 身产生的热量。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采用LMC6482型集成运放控温,在其封壳中 有两只性能完全一致的运算放大器,其中一只用于对测温电桥电路的输出进行运算、放大; 另一只进行二级放大,使输出电流达到推动4只微型功率管正常工作的能力,控温精度可 达士0. 01°C,与单运放控温器件相比具有控温精度高、集成度高、体积小等优点。本技术采用4只ZXT3M322型小型功率管作为发热元件,在4个对称的部位对 晶体加热。加热均勻,在晶体中不存在温度梯度。ZXT3M322是MLP322封装,体积为2 X 2mm。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温控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温控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电路、稳压电路、温控电路、主振电路、放大电路 和输出电路;电源电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和输出电路,稳压电路分别连接温控电路、主振电 路和放大电路,主振电路连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连接输出电路。如图2所示,测温电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1 (即R1)、第二电阻2 (即R2)、热敏电阻 3 (即R3)、第四电阻4 (即R4)、第五电阻5 (即R5)和电容6 (即C6);所述第一电阻1分别 连接第二电阻2和第四电阻4,第二电阻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热敏电阻3、电容5和第一放 大电路的输入端,热敏电阻3分别接电容6和第五电阻5,热敏电阻3、电容6和第五电阻5 的一端均接地,第五电阻5的另一端接第四电阻4和第一放大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电阻Rl、R2、R4、R5、电容C6和热敏电阻R3构成测温电桥电路,R4和R5对2. 8V 直流电压分压,形成固定的基准电压(1.4V)。R1、R2和R3构成随温度变动和调整分路,R3 是热敏电阻。初始加电时,由于热敏电阻R3阻值高达IOOkQ,所以R2、R3之间(即UlA的3 端)的电位大大高于R4、R5之间(即UlA的2端)的电位,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R3阻 值逐渐降低,接近于Rl和R2的串联值,使UlA的2、3两个端口的电位差趋于一致。第一放大电路中,电阻R8、电阻R10、电容Cll组成时间常数为IOOs的β值(β为 放大倍数)控制电路,能有效地抑制非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使温度的控制紧跟环境温 度的变化,进一步改善晶振指标的温度特性。第二放大电路中UlB进一步放大UlA送来的差分电流(该电流基本上是直流电 流),其输出足以提供Q20 Q23四个功率管的基极电流,Q20 Q23四个功率管与UlB的7 端联结。电阻R24 R30是低阻值电阻,损耗功率可忽略不计,主要起电流均衡作用,防止 某一个功率管的电流过大。四个功率管Q20 Q23是发热器件,四个功率管更容易实现温 度平衡,以尽量小的温度梯度保持晶体XTL的温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 路包括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测温电桥电路、 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 电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1)、第二电阻(2)、热敏电阻(3)、第四电阻(4)、第五电阻(5)和电 容(6);所述第一电阻(1)分别连接第二电阻(2)和第四电阻(4),第二电阻(2)的另一端分 别连接热敏电阻(3)、电容(5)和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热敏电阻(3)分别接电容(6)和第 五电阻(5),热敏电阻(3)、电容(6)和第五电阻(5)的一端均接地,第五电阻(5)的另一端 接第四电阻(4 )和第一放大电路的另一输入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本技术控温精度高、集成度高、体积小,加热均匀,在晶体中不存在温度梯度。文档编号H03B5/04GK201869162SQ201020648018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灵芝, 韩建设 申请人:郑州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温控电路包括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测温电桥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输出电路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设刘灵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