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义雄专利>正文

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3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其特征在于,于一箱型壳体内的顶部设有一覆罩的光源及一侧方对应开设的透光口,并在光源下方依序设置拦网、抽风扇、出风口。(*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uction type mosquito killing lamp

A suction type mosquito killing lamp,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ight in a box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cover and a corresponding lateral open mouth, and sequentially arranged below the light blocking, fan, ai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捕蚊器结构,主要是以一光源的照明做用,吸引蚊虫因为趋光性而靠近,进而由光源下方的抽风扇将蚊虫吸入并加以击毙。
技术介绍
蚊虫是居家环境中最容易传染病源的媒介,而且极易经由细小缝隙中侵入居家中,所以如何将其有效扑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卫生工作,而在常用方式中主要分有化学方式及物理方式两种扑杀蚊虫方式,所谓化学方式不外乎就是使用杀虫剂之类的产品对环境进行喷洒,可是由于喷洒的范围极为广泛,而且该药剂除了对于蚊虫有杀伤力之外、对于人体及环境也是有莫大的影响,因此采用物理方式的捕蚊灯及电蚊拍也就成为一般大众做为扑杀蚊虫的选择,可是因为捕蚊灯及电蚊拍都是采用电击方式进行击毙,所以产生的电击噪音不是人人都可接受的,再者,电蚊拍必须由使用者主动去拍击蚊虫的方式并不方便,而捕坟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前往飞翔时(如图1所示),并不一定能够令蚊虫靠近到电击网上(是属于较消极性的灭蚊方式),所以其电击的成功率也不高,可知常用捕蚊器的效能并不完善。另外,在蚊虫大量繁殖不易有效扑灭的晴况下,登革热等传染病传播更为快速,实是对于人体健康危害的情形加剧,实应正视而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本技术具有下述效能一、由于本技术采用物理方式扑杀蚊虫,所以对于居家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也不会危害到人体。二、本技术的捕蚊灯采用光源有效吸收蚊虫的趋光性而前往飞翔时,经由抽风扇产生的强力吸风力将蚊虫予以直接吸引入,令蚊虫在经由抽风扇的高速旋转过程中进行立即性的击毙,达到扑杀蚊虫的效果,是属主动积极式的扑杀方式,而且不会发出电击时的噪音,可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愿,并有效减少蚊虫数量以防止传染各种疾病。三、由于本技术的扑杀蚊虫方式在经由抽风扇进行击毙后可以将蚊虫尸体收集于下方的滤网上,不会因为长久使用或蚊虫数量过多而失效,所以可以适用在蚊虫数量众多的特殊场所,诸如牧场业也极为适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其于一箱型壳体内的顶部设有一覆罩的光源及一侧方对应开设的透光口,并在光源下方依序设置拦网、抽风扇、出风口,可经由光源吸引蚊虫飞近透光口而被抽风扇吸入,进而令蚊虫被抽风扇的高速转动而迅速击毙。所述的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其中捕蚊灯可采倒置方式实施,令抽风扇的抽风力可以直接由侧方排出,免除出风口的设置。所述的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其中于抽风扇下方设置有拦网以收集蚊虫尸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由一容设光源的上盖、栅栏体、风扇组及收集网所组成,其中上盖为一具吊环且内部容设光源的的不透光罩体,于其底面则是以一透光板封闭,并在外部底瑞设有组接段;栅栏体为顶端设组合邻对应供上盖组接的栅栏型连接段,而在外部底端则是设有组接部;风扇组可固接于组接部的抽风体,于其外缘设有一凹环;收集网为透气性网袋,袋口处设有束固于凹环的束固部;由上述构件组成,令上盖的吊环悬设于高处,可经由光源吸引蚊虫经由栅栏体进入内部,由风扇组的强力吸引将蚊虫迅速吸入而击毙,并今蚊虫尸体顺利掉落入收集网中,达到扑杀蚊虫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确实明了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以下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后本技术为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主要是于一箱型壳体1内的顶部设有一覆罩的光源11(可为灯管或灯泡等照明体)及一侧方对应开设的透光口111(如图2所示),并在光源11下方依序设置拦网12、抽风扇13、出风口14及滤网15,可经由光源11吸引蚊虫飞近透光口111处而被抽风扇13吸入,进而由抽风扇13的高速旋转叶片将蚊虫迅速击毙。经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可知,本技术的捕蚊灯10经由光源11的照明能力可以由透光口111透射出照明光线(透光口111亦可呈复数状态设置),吸引蚊虫因为趋光性而前往透光口111处飞翔,此时蚊虫便可因为下方抽风扇13的持续抽风力而吸引入并由出风口14顺利排风,令蚊虫在行经抽风扇13时可被抽风扇13的高速转动而击毙(如图3所示),令蚊虫的尸体顺利落于下方的滤网15上(可供使用者取下滤网15后进行清除),而位于抽风扇13上方的拦网12则是可以防大型的昆虫(例如甲虫类)误入抽风扇13中,而造成抽风扇13受损的现象。另又,本技术的捕蚊灯10亦可采用倒置方式实施,令抽风扇13的抽风力可以直接由侧方排出,免除出风口14的设置(如图4所示)。而且对于不需将蚊虫尸体集中收集清除的实施场所中(例如使用在牧场中或室外时),亦可免除滤网15的安装,以节省制造成本。再者,本技术的吸风击毙式捕蚊灯,主要是由一容设光源11的上盖2、栅栏体3、风扇组4及收集网5所组成(如图5所示),其中 上盖2为一具吊环23且内部容设光源的11的不透光罩体,于其底面则是以一透光板21封闭,并在外部底端设有组接段22。栅栏体3为顶端设组合部31对应供上盖2组接的栅栏型连接段,而在外部底端则是设有组接部32。风扇组4可固接于组接部32的抽风体,于其外缘设有一凹环41。收集网5为透气性网袋,袋口处设有束固部51。由上述构件,首先令上盖2以其组接段22固接栅栏体3的组合部31,复使风扇组4结合于栅栏体3的组接部32,再以收集网5的束固部51束固于风扇组4的凹环41处即可(其中关于上盖2、栅栏体3、风扇组4及收集网5间的组成固定方式亦可采套固、卡接等一般常用方式皆可,由于并不涉及本技术的功能,因此不再赘述)。因此当本技术的吸风击毙式捕蚊灯10实施时,经由吊环23悬设在高处,即可经由光源11吸引蚊虫经由栅栏体3进入内部(如图6所示),此时风扇组4的强力吸引即可将蚊虫迅速吸入而被风扇组4击毙,并令蚊虫尸体顺利掉落入收集网5中,达到扑杀蚊虫的目的,可以适用于牧场等多蚊虫环境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风击毙式捕蚊灯,其特征在于,于一箱型壳体内的顶部设有一覆罩的光源及一侧方对应开设的透光口,并在光源下方依序设置拦网、抽风扇、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李义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