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健肾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42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肾补脾、活血泄浊作用的复方健肾片,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先将大黄粉碎成粉状,用乙醇作溶剂,浸渍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再将丹参、黄芪、甘草、水蛭粉碎成粉状,加入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与收集的渗漉液合并,混合均匀,浓缩至稠膏状,即得五味药的提取物;在上述五味药的提取物中加入发酵虫草菌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经压片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BUN及SCr水平,并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改善贫血及营养状态,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纠正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调节细胞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和恢复肾功能,预防继发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肾补脾、活血泄浊作用的复方健肾片,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有肾为先天 之本、生命之根之说,中医认为肾为藏精之所,是构成人体,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衰可由于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 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 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雍滞肾络,导致肾 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往往由于某些因素而使病程进展加快,病情恶化。常见的诱因如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如外邪侵袭肺卫肌表、致肺失宣降、治节失职、三 焦水道不利、劳则伤气、过劳则正气更虚、脾肾更损以及素体脾虚,饮食不 节,过食生冷、辛辣、厚味、高蛋白饮食,使脾肾虚损更甚,尿潴留加剧。 慢性肾衰的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正虚又有气、血、阴、阳之不同;邪实则有外邪、 湿浊热毒、瘀血、动风、蕴痰等。从病位分析所涉及脏腑众多,主要在脾、 肾,但往往波及肝、心肺、胃等诸脏腑。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肾之开阖功能 失调。而肾的开阖功能有赖于机体的气化作用。肾气亏虚可引起肾的气化功 能障碍,肾失开阖,不能及时疏导、转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形成湿浊、 湿热、瘀血、尿毒等邪毒。邪毒虽源于正虚,反过来又阻碍气血的生成,因 实致虚,成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湿浊、尿毒等波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而产生众多症状。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常,则可出现恶心、呕吐;湿浊困 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则气血亏虚加甚;若湿浊阻遏心阳、心 气不足、运血无力,则可出现心悸、气短等;水气凌心、心悸、胸闷、气促; 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常,则呕吐、恶心,纳呆、腹胀;肝风内动则抽搐; 肾脏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水肿、甚至小便点滴全无而为闭症。如果 尿毒蒙蔽或扰乱神明、可致精神抑郁或亢奋之症,浊毒化热,内隔心包,则可致心阳欲脱、阴阳离决。慢性肾衰(CI)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进 行性肾实质损害,产生一系列终末期的综合症候群,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 阶段,病情复杂多变而且危重,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 根治方法。在中医古籍文献中,虽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却有很多类似 本病的症状描述。因其临床上常见倦息、恶心、呕吐、贫血、水肿等症状, 故属于中医的关格、水肿、虚劳腰痛、癃闭、溺毒 等范畴。《内经》从脉象和病理土对燕格进行了论述;《金匮 虚劳病》篇 中提出了主治肾阳虚所致瞧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的八味。肾 气丸及因虚致瘀鞠于血劳用大黄廑虫丸祛瘀生。《金匮 水气病》篇对水肿 病从强类脉证、病因病机、治则、方药以及血分、水分、气分等均作了较 为系统的论述。《伤寒论,平脉法》指出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证治汇补*关格》日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徒增呕恶; 次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此与慢性肾衰晚期症状极为相似。而 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重订广温热论》日尿 毒入血,血毒攻心,甚则血毒上脑,头痛而晕,视物艨胧,耳鸣耳聋,恶心 呕吐,呼吸带有尿毒,间或猝发癫痫状,甚或神昏惊厥,不省人事,循衣摸 床撮空,舌苔腐,间有黑点,其证极危。此特征类似慢性肾衰终末期临床 表现。皮持衡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及总结,认为慢性。肾衰病机中既有正气 的虚损,又有实邪的蕴阻,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虚实夹杂。其本在肾, 病及五脏,五脏虚损以脾肾为著,脾肾阳气虚损,三焦气化障碍,五谷精微 化生气血津液不足,津液输布不利,壅滞血脉,经久不去,则蕴积于体内酿 为浊毒(湿浊、瘀血内停),最终使病情恶化,成为难治之证。由此归纳出慢 性肾衰中医致病病机为虚、瘀、湿、毒四方面,虚为本病之本,瘀、 湿、毒为标,且瘀、毒病机贯穿本病始终。现代医学亦认为CRF发生是 由多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调控体系并恶 性循环,加重了该病的病情变化。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从中西医的角度, 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深入研究CRF的病因病机,探讨有效地阻止或延缓CRF 进展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CRF患者不同时期,其病情轻重不同,早中期正气尚存,湿浊内结, 当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晚期患者正气已亏,湿浊内结,当扶正与祛邪并 用,如已行血液透析治疗者,湿毒得以清解,则以补益为主。临床当依据病 情灵活运用。其具体治疗方法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多集中在益气健脾温肾, 活血解毒泄浊利湿方面,且泄浊解毒法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同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健脾补肾,提高 机体免疫力,保护和恢复肾功能,预防继发感染,使之更加符合目前急慢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需要的复方健肾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复方健肾片的制备采用以下工艺步骤本专利技术复方健肾片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数计发酵虫草菌粉12 20 %, 五味药提取物(黄芪、大黄、丹参、水蛭、甘草)35 45%,微晶纤维素10 15%,羧甲基淀粉钠3 8%,淀粉20 25%,硬酯酸镁0. 5 1. 5%。其中上述五味药提取物中五味原药材各药材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25 30%,大黄20 25%,丹参30 35%,水蛭5 15%,甘草10 15%。1、 首先将大黄粉碎成粗粉状过10 30目,用50% 80%的乙醇作溶剂, 溶剂乙醇的用量为大黄重量的5 10倍量,浸渍8 15小时后,进行渗漉, 收集漉液并回收乙醇,备用;2、 按上述组份配比量,将丹参、黄芪、甘草、水蛭粉碎成粗粉状过10 40目,置于中药提取机组中,加入5 10倍量的30 95。/。的乙醇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5 2小时,滤过,2 3次滤液与步骤1中所收集的渗漉液合并, 混合均匀,浓縮至稠膏状,真空度0.07 0.09MPa;温度为40 60°C, 即得五味药的提取物;3、 在上述五味药的提取物中加入发酵虫草菌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 粉钠、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经压片机压片为成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稻米淀粉或 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选的冬虫夏草采用现代组织细胞培养技术,从天然冬虫夏草(虫 草王)中分离选育出菌种,利用液体发酵法生产出冬虫夏草菌粉(市场直接 采购),并模拟天然虫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使菌粉中有效物含量大大提高, 该虫草菌粉不仅在活性成份、药理作用等方面均达到可以替代天然冬虫夏草的作用,而且产品中有效成分的积累更多,药物的有效组分和活性物质可最 大限度地得以提取利用,达到了国际制药行业对中药材的最高要求。本品能降低BUN及SCr水平,并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改善贫血及营养状态,促进肾小 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纠正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调节细胞 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和恢复肾功能,预防继发感染。本专利技术所选的黄芪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蛋白质的合 成率,降低SCr水平和自由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健肾片,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数计:    其特征是:取发酵虫草菌粉:12~20%、五味药提取物:35~45%、微晶纤维素:10~15%、羧甲基淀粉钠3~8%、淀粉20~25%和硬酯酸镁0.5~1.5%;    其中五味药提取物中五味药材各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25~30%,大黄20~25%,丹参30~35%,水蛭5~15%,甘草10~15%;    首先将大黄粉碎成粉状,用乙醇作溶剂,浸渍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备用;    再将丹参、黄芪、甘草、水蛭粉碎成粉状,加入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与步骤1中所收集的渗漉液合并,混合均匀,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度:0.07~0.09MPa,即得五味药的提取物;    在上述五味药的提取物中加入发酵虫草菌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经压片机压片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健肾片,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数计其特征是取发酵虫草菌粉12~20%、五味药提取物35~45%、微晶纤维素10~15%、羧甲基淀粉钠3~8%、淀粉20~25%和硬酯酸镁0.5~1.5%;其中五味药提取物中五味药材各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25~30%,大黄20~25%,丹参30~35%,水蛭5~15%,甘草10~15%;首先将大黄粉碎成粉状,用乙醇作溶剂,浸渍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备用;再将丹参、黄芪、甘草、水蛭粉碎成粉状,加入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与步骤1中所收集的渗漉液合并,混合均匀,浓缩至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祥波陆继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孚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