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镍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401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容量镍氢电池,它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组组成的电池主体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所述的电池主体下方的电池壳体内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所述的底垫用ABS塑料制成,其形状呈圆柱形,上下分别设置有内凹陷端面;所述底垫上凹陷端面为内凹弧形面,下凹陷端面为内凹锥形面;所述底垫以及上部所托的电池主体外包复的电池外壳为钢壳;它具有内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可靠,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低容量的镍氢电池,尤其是这种镍氢电池的组装结构,属于 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低容量的镍氢电池属于一种较为成熟的电源产品,它主要由正极、负极 以及隔膜组等组成的电池主体和将该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由于电池主体被 包复在电池壳体内但不能占据整个电池壳体内部空间,因此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后容易产生 松动而会导致电池的短路等情况发生。由于组装后的电池内部不够紧密,因此电池的防震 性能也差,降低了电池的强度和容量,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 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低容量镍氢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组组 成的电池主体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所述的电池主体下方的电池壳体内 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所述的底垫用ABS塑料制成,其形状呈圆柱形,上下分别设置有内凹陷端面。所述底垫上凹陷端面为内凹弧形面,下凹陷端面为内凹锥形面;所述底垫以及上部所 托的电池主体外包复的电池外壳为钢壳。本技术属于一种对现有技术的改良,它具有内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可靠,能 够延长其使用寿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l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正极、负 极以及隔膜组组成的电池主体1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2组成,所述的电池主体1下方的电池壳体2内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3。所述的底垫3用ABS塑料制成,其形状呈圆柱形,上下分别设置有内凹陷端面4。所述底垫3上凹陷端面为内凹弧形面41,下凹陷端面为内凹锥形面42;所述底垫3 以及上部所托的电池主体1外包复的电池外壳2为钢壳。权利要求1、一种低容量镍氢电池,它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组组成的电池主体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主体下方的电池壳体内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容量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垫用ABS塑料制成, 其形状呈圆柱形,上下分别设置有内凹陷端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容量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上凹陷端面为内凹 弧形面,下凹陷端面为内凹锥形面;所述底垫以及上部所托的电池主体外包复的电池外壳 为钢壳。专利摘要一种低容量镍氢电池,它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组组成的电池主体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所述的电池主体下方的电池壳体内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所述的底垫用ABS塑料制成,其形状呈圆柱形,上下分别设置有内凹陷端面;所述底垫上凹陷端面为内凹弧形面,下凹陷端面为内凹锥形面;所述底垫以及上部所托的电池主体外包复的电池外壳为钢壳;它具有内部结构牢固,使用方便、可靠,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等特点。文档编号H01M10/28GK201349027SQ20082016870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冯万钢, 冯建钢, 吴孚建, 菲 汤, 军 贾 申请人:宁波力必达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容量镍氢电池,它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隔膜组组成的电池主体和将电池主体包复在内的电池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主体下方的电池壳体内安装有从下部托住电池主体的底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万钢冯建钢贾军吴孚建汤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必达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