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痰浊内阻型眩晕的中药。
技术介绍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则止,重者如 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目前,人们患有痰浊内阻型眩晕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 疗,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 人们患有痰浊内阻型眩晕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 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 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患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痰浊内阻型眩晕的中药。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成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炙 甘草6克,生姜9克,乌梅3克,葛根30克,丹参15克,代赭石15克;辅助方剂内 耳性眩晕者加石菖蒲、僵蚕各16克;脑动脉硬化者重用丹参并加桃仁、红花、赤芍各20 克;血压高者加天麻、杜仲、钩藤、石决明各10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痰浊内阻型眩晕的中药,其特征是:组成: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乌梅3克,葛根30克,丹参15克,代赭石15克;辅助方剂:内耳性眩晕者加石菖蒲、僵蚕各16克;脑动脉硬化者重用丹参并加桃仁、红花、赤芍各20克;血压高者加天麻、杜仲、钩藤、石决明各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痰浊内阻型眩晕的中药,其特征是组成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乌梅3克,葛根30克,丹参15克,代赭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