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专利>正文

治疗皮肤化脓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6430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由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黄芩、生薏苡仁、泽泻、赤芍、苦参、归尾组成,经科学炮制工艺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运用中医理论,经临床论证,对因内蕴湿热、外感湿热毒邪,郁阻皮肤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的中药剂。故以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黄芩清肺热;归尾、赤芍凉血、活血;苦参、生薏苡仁清热健脾利湿。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剂配方,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方便,临床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皮肤化脓性炎症的 药物方剂,属于中医制药
技术背景皮肤多发性毛囊炎、疖、丹毒、疔毒、脓疱疮、急性乳腺炎、淋巴结 炎、急性结膜炎等炎症性疾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常规的治 疗药物很多,如用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其治疗效果 具有一定局限性,适用范围小,不能清除体内的湿热及解毒作用,治标不 治本,易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西药长期使用后,易损伤肝脏及肾脏, 甚至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疗效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纯中药制剂,具有疗效显著,毒 副作用小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中药的理论知识,及对湿热邪毒所致疾 病机理的理论,参考现代医学理论知识,从祖国中医学宝库中精选出具有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泻实火、除湿热、排脓破瘀等功效的纯中药原料, 经科学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0 20份,蒲公英10 20份,败酱草25 35份,黄芩5 15 份,生薏苡仁10 20份,泽泻8 15份,赤芍9 18份,苦参9 18份,归尾9 18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配比为金银花15份,蒲公英15份,败酱草30份, 黄芩15份,生薏苡仁15份,泽泻10份,赤芍9份,苦参9份,归尾9份。工艺步骤将药材粉碎后,加适量冷水,先以此水煮沸后,降低火力, 保持微沸,煎煮2 3小时,并常加以搅拌,然后倾出浸液,对药渣加水重 复煎煮2 3次,应縮短煎煮时间。浸液滤过、静置,倾取上清液,用文火 浓縮,以搅拌棒趁热蘸取药液滴于滤纸上,以周围不现水迹为度,即可。 其后加入蜂蜜、冰糖或蔗糖等,继续加热。浓縮至适宜比重,除去泡沫、 收膏,装入清洁干燥容器内密封即得。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汤匙。适应症毛囊炎、疖、丹毒、脓疱疮、淋巴结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所用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 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治疗皮 肤的化脓性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以纯中草药为主料 制成,无激素,毒副作用小,标本同治,疗效显著,临床效果显著,无药 物依赖性,治愈后无反复现象。下面结合临床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 一、诊断标准皮肤化脓性炎症多因外感邪毒、湿热内生,邪毒导致经络阻滞,以至 营卫不和、气血凝滞,使热毒蕴于肌肤所致。 二、病例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选择皮肤多发性毛囊炎、疖、丹毒、脓疱疮、淋巴结炎。三、用药方法每日三次,每次二汤匙。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服用一个月后化脓性炎症消失,恢复正常。显效用药后化脓性炎症症状消失,皮损恢复正常水平。有效用药后化脓性炎症逐渐减轻或症状消失。无效用药后化脓性炎症症状减轻小,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明显。 治疗该疾病的用药人数本专利技术用于临床治疗化脓性炎症194例,痊愈124例,有效54例,无效16例。病例l:观察194例成人毛囊炎,初起为粟粒样大小毛囊性炎性丘疹,红、肿,逐渐形成小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痒痛。脓疱破 裂,可排出少量脓血,脓疱可吸收,但易复发,常延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用此膏剂内服每天3次,患者在服药后5-10天,丘疹、红肿及小脓疱、痒 痛症状逐渐减轻。用药20-30天后,毛囊炎不再复发。病例2:治疗痈、疖等30余例外科化脓性疾病,每日口服3-4次,均 有效,有效率在9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举例叙述本专利技术,不应以何种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专利
其他人 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变都将归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实施例l称取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30克,生薏苡仁15克,黄 芩9克,泽泻9克,赤芍9克,苦参9克,归尾9克,去除杂质后,用研磨机研细后过65回筛备用;白凡士林300克,猪油(溶解后)150克,甘 油50克,将其加热熔化为油相,然后将研细的药粉缓缓加入油相中,到半 凝状态后,装入10 20克药盒内,备用。此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2000版膏剂项目的有关要求。 实施例2称取金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败酱草35克,生薏苡仁10克, 黄芩15克,泽泻10克,赤芍18克,苦参15克,归尾18克,去除其杂质 后,以上药物按三倍配比、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用65%乙醇作溶剂,浸 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约2500毫升,浓縮到约250毫升,静冷, 加水500毫升稀释、滤过,另加60%糖浆250毫升,并调PH值到规定范 围,总量约1000毫升,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实施例3称取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败酱草25克,生薏苡仁20克, 黄芩12克,泽泻15克,赤芍9克,苦参18克,归尾10克,去除其杂质 后,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IOO克粉末加入炼蜜100-110 克作黏合剂,用搓丸法制成小蜜丸(每丸重3克)即得。其项目应符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丸剂项目的有关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份数的药物制成金银花10~20份,蒲公英10~20份,败酱草25~35份,黄芩5~15份,生薏苡仁10~20份,泽泻8~15份,赤芍9~18份,苦参9~18份,归尾9~18份。2、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 物制成的金银花15份,蒲公英15份,败酱草30份,黄芩15份,生薏苡 仁15份,泽泻10份,赤芍9份,苦参9份,归尾9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包括医药学上的任何剂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由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黄芩、生薏苡仁、泽泻、赤芍、苦参、归尾组成,经科学炮制工艺制成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是运用中医理论,经临床论证,对因内蕴湿热、外感湿热毒邪,郁阻皮肤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的中药剂。故以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黄芩清肺热;归尾、赤芍凉血、活血;苦参、生薏苡仁清热健脾利湿。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剂配方,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方便,临床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224281SQ20081005029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兰凤英, 张仁生, 张玫琦, 莉 朱, 伟 李, 李桂波, 李红博, 洋 肖, 娟 陈, 马玉祥 申请人:伟 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热解毒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份数的药物制成:金银花10~20份,蒲公英10~20份,败酱草25~35份,黄芩5~15份,生薏苡仁10~20份,泽泻8~15份,赤芍9~18份,苦参9~18份,归尾9~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仁生李桂波张玫琦肖洋兰凤英马玉祥陈娟李红博朱莉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