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勋业专利>正文

光缆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2210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缆保护器,它包括一个圆筒形外壳,在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 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 的底部。在外壳的筒壁上设有一个中心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 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筒壁上。在外壳的开口端,设 有一个端盖,端盖和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 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端盖上。在外壳 的内腔,每个边电极的半圆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的圆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 0.2-1.5mm。在每个边电极和中心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 一个螺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端机 端口保护的光缆保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在通信数据传输时使用光端机的数量也急 剧上升。但是,每年雷雨季节时,均有不少的光端机接口被击坏,光端机接 口被击坏后,通信机房(站)数据传输出现故障,导致通信瘫痪,这样的情 况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地处高山和边远地区,通信机房(站)在 出现故障后又不能及时排除故障,这在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怨 情绪。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通信机房(站)使用的光端机接口损坏的主要 原因是光缆加强筋将通信机房(站)外的雷电及电涌脉冲引进室内,通信 机房(站)使用的光端机接口处光缆加强筋都未做正确防护处理,导致通信 光端机接口被损坏,所以,对通信机房(站〉使用的光端机接口处光缆加强 筋施加正确保护措施也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端机端口容易被雷电击坏 这一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光缆保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缆保护器,它包括一个一端开口、 一 端封闭的圆筒形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加工有一段内蟝纹,在外壳的底部中心 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底部,露出外壳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 个平垫圈、 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筒壁上设有一个中心电极安 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的一端为圆球形,中 心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筒壁上,露出外壳的中心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 圈、 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端盖,端盖和外 壳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 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端盖上,露 出端盖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 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 内腔,每个边电极的半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的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0. 2-1. 5ram。外壳和端盖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绝缘材料可以是ABS工程塑料、 或者是尼龙、或者是聚四氟乙稀等。使用时,光缆保护器的一个边电极与光端机的接地端口连接,光缆保护 器的另一个边电极与光缆加强筋连接,中心电极接地。无电涌时,两个边电极与一个中心电极之间是呈现为开路状态,相互之 间互不干扰。当有电涌时,电涌来向对应的边电极与中心电极呈现为短路状态,此时 的电涌脉冲通过中心电极引向大地,当电涌脉冲过后,两电极之间迅速恢复 为开路状态,等待电涌脉冲的再次到来;而另一端的边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 任然为开路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光缆加强筋引入的雷电及电涌脉冲侵入到光 端机及通信端口附近区域,同时使光端机及端口得到有效保护。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保护器上设置有电涌双回路通断控制部分,可 控制光端机及通信端口工作状态下电涌回路的通路与断路。2、 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保护器对无人值守基站光端机及通信端口雷电 及电涌脉冲防护进行了自动控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缺陷,保护过程无 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光端机正常工作的连续性。3、 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保护器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保护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 一种光缆保护器,它包括一个一端开口、 一端封闭的圆筒 形外壳l,外壳1的开口端加工有一段内螺纹,在外壳l的底部中心设有一 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4,边电极4的一端为半 圆球形,边电极4用螺母6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露出外壳1的边电极4上 还配有两个平垫圈8、 一个弹簧垫圈9和一个螺母10。在外壳1的筒壁上设 有一个中心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中心电极3,中心电极3 的一端为圆球形,中心电极3用螺母14固定在外壳1的筒壁上,露出外壳1 的中心电极3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13、 一个弹簧垫圈12和一个螺母11。在 外壳1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端盖2,端盖2和外壳1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2 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5,边电极5 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5用螺母18固定在端盖2上,露出端盖2的边电 极5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17、 一个弹簧垫圈16和一个螺母15。在外壳1的内腔,边电极4的半圆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3的圆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 1咖,边电极5的半圆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3的圆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lmm。 边电极4和边电极5的轴心线同处在一根线上,中心电极3上圆球形的中心 点和边电极4及边电极5的轴心线相交。 外壳1和端盖2釆用ABS工程塑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光缆保护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形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加工有一段内螺纹,在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底部,露出外壳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筒壁上设有一个中心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的一端为圆球形,中心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筒壁上,露出外壳的中心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端盖,端盖和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端盖上,露出端盖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保护器,其特征是在外壳的内腔,每个边 电极的半圆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的圆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0.2-1.5mm,两个边电极的轴心线同处在一根轴线上,中心电极上圆球形的中心点和边电极 的轴心线相交。专利摘要一种光缆保护器,它包括一个圆筒形外壳,在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底部。在外壳的筒壁上设有一个中心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筒壁上。在外壳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端盖,端盖和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端盖上。在外壳的内腔,每个边电极的半圆球形弧面与中心电极的圆球形弧面之间的距离为0.2-1.5mm。在每个边电极和中心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文档编号G02B6/44GK201298094SQ20082015905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江南, 敏 陶, 陶勋业 申请人:长沙普天天籁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保护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形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加工有一段内螺纹,在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底部,露出外壳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筒壁上设有一个中心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的一端为圆球形,中心电极用螺母固定在外壳的筒壁上,露出外壳的中心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在外壳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端盖,端盖和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在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边电极安装孔,边电极安装孔里设有一个边电极,边电极的一端为半圆球形,边电极用螺母固定在端盖上,露出端盖的边电极上还配有两个平垫圈、一个弹簧垫圈和一个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勋业陶敏王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陶勋业陶敏王江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