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快夹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995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快夹棘轮扳手,包括手柄、连接体、壳体组件、导板、钳口组件、钳口拉力弹簧组件和钳口张开控制组件。壳体组件由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钳口组件由结构对称相同的两片上颌和两片下颌组成,其中一片上颌与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上钳口,另一片上颌与另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下钳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由一对渐开的弧形面构成,两片上颌和两片下颌分别设有与该弧形面适配的凸块并通过该凸块与相应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弧形面可滑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结构简单,具有可以调节钳口间距且调节速度快、可快速夹紧释放并具有棘轮功能等特点和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旋紧螺母等零件的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快 夹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可调节扳手一般具有一个蜗轮蜗杆机构,用来控制活动钳体的 运动以达到不同的开口度,使用者需要花费时间去旋转蜗轮;或者为了使钳口 的靠近更简便,使用电动化的可调节扳手,这种扳手通过电池驱动马达以加快 钳体运动来调节钳口的张开和闭合,节省了调节钳口的时间;以上两种工具都 需要一些机械驱动或传输以实现调节功能现有技术的棘轮板手具有棘轮功能,但它需要一组不同规格的套筒配套使 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对象要安装不同的套筒,使用过程中要重复安装、拆卸 套筒头,比较费时间,而且总要配带一套不同规格的套筒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 要套筒的可调快夹棘轮扳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快夹棘轮 扳手,包括手柄;连接体,与手柄通过销轴可转动相连;壳体组件,为圆环形结构,由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并与连接 体固定相连;导板,嵌装在中壳体内可沿中壳体转动;钳口组件,由结构对称相同的两片上颌和两片下颌组成,两片上颌设置在导板的上方,两片下颌设置在导板的下方,其中一片上颌与一片下颌固定相连 组成上钳口,另一片上颌与另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下钳口;钳口拉力弹簧组件,包括两个拉力弹簧和四个连接销,两个拉力弹簧分别 设置在导板两侧相应设置的弹簧孔内,四个连接销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的两端 相连并分别穿过导板与对应的两片上下颌相连,每个拉力弹簧两端的连接销所 连接的两片上下颌分别属于同一个上钳口或同一个下钳口,即两个弹簧分别连 接上、下钳口,在上、下钳口之间提供拉力;钳口张开控制组件,包括推钮、回位弹簧和弹簧导杆,弹簧导杆环设在中 壳体相应设置的槽孔内,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相连,回位弹簧套装在弹簧导 杆上可沿弹簧导杆移动,推钮穿套在弹簧导杆上并挡在回位弹簧的外端,推钮 的内端径向穿过中壳体的槽孔与导板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由一对渐开的弧形面构成,所述的两片上颌 和两片下颌分别设有与该弧形面适配的凸块并通过该凸块与相应上壳体或下 壳体的弧形面可滑动相连。所述的导板上在四个连接销穿过的部位分别设有腰形孔,四个连接销可分 别在四个腰形孔内移动,从而带动钳口张开或合拢。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结构简单,具有可以调节钳口间距且调节速 度快、可快速夹紧释放并具有棘轮功能等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的钳口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6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闭合状态示意图7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部分打开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图4、图5,本技术的可调快夹棘轮 扳手,包括手柄l、连接体2、壳体组件3、导板4、钳口组件5、钳口拉力弹 簧组件6和钳口张开控制组件7。手柄1由手柄主体11和伸缩件12组合而成,其使用长度可以调节。连接体2与手柄1通过销轴8可转动相连,连接体在其与手柄1的连接端 设有多个定位孔,手柄1的前端相应设有钢珠弹簧定位组件13。壳体组件3为圆环形结构,由中壳体31、上壳体32和下壳体33连接而成, 在上壳体32和下壳体33上分别设有用于与连接体2相连的连接块321、 331, 壳体组件3通过其连接块321、 331和销轴9与连接体2固定相连。上壳体32 和下壳体33的内壁由一对渐开的弧形面构成。导板4嵌装在中壳体31内可沿中壳体转动,在导板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 个用于安装弹簧的径向弹簧孔41,并分别设有两个穿过该弹簧孔41的轴向贯 通的腰形孔42。四个连接销分别穿过四个腰形孔与设置在弹簧孔41内的弹簧 61的一个端部相连并与相应的上下颌片相连,四个连接销可分别沿四个腰形孔 移动,从而带动钳口张开或合拢。钳口组件5由结构对称相同的两片上颌51、 52和两片下颌53、 54组成, 两片上颌51、 52设置在导板4的上方,两片下颌53、 54设置在导板4的下方, 其中上颌51与下颌53固定相连组成上钳口 ,上颌52与下颌54固定相连组成 下钳口;在两片上颌51、 52和两片下颌53、 54上分别设有与上壳体32和下 壳体33上的弧形面适配的凸块a,两片上颌51、 52和两片下颌53、 54分别通 过其上的凸块与相应上壳体或下壳体上的弧形面可滑动相连。两片上颌51、 52 和两片下颌53、 54还可分别在导板4的表面作径向滑动。钳口拉力弹簧组件6包括两个拉力弹簧61和四个连接销62,两个拉力弹 簧61分别设置在导板两侧相应设置的弹簧孔41内,四个连接销62分别与两 个拉力弹簧的两端相连并分别穿过导板4与对应的两片上下颌相连,每个拉力 弹簧61两端的连接销所连接的两片上下颌分别属于同一个上钳口或同一个下 钳口,即两个弹簧分别连接上、下钳口,在上、下钳口之间提供拉力。钳口张开控制组件7包括推钮71、回位弹簧72和弹簧导杆73,弹簧导杆73环设在中壳体31相应设置的槽孔内,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相连,回位弹 簧72套装在弹簧导杆73上可沿弹簧导杆移动,推钮71穿套在弹簧导杆上并 挡在回位弹簧72的外端,推钮71的内端径向穿过中壳体31的槽孔与导板4 固定相连。本技术的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工作原理可结合图6、图7、图8说明 如下可调快夹棘轮扳手在自然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如图6所示。当用手推 动推钮71顺时针转动时,钳口组件5同步顺时针转动,上钳口与下钳口之间 的间距变大,如图7所示。继续用手推动推钮71顺时针转动到靠近连接体处 时,钳口完全打开,如图8所示,此时将钳口套进工件,然后松手放开按钮, 整个钳口组件在回位弹簧72的反作用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夹住工件。此时顺 时针转动手柄,即可以拧紧工件,逆时针转动手柄时,手柄动而工件不动,具 有棘轮功能。本技术的可调快夹棘轮扳手的手柄还可根据需要转动到不同角度或 调节到不同长度,方便在不同的工作场所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快夹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连接体,与手柄通过销轴可转动相连;壳体组件,为圆环形结构,由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并与连接体固定相连;导板,嵌装在中壳体内可沿中壳体转动;钳口组件,由结构对称相同的两片上颌和两片下颌组成,两片上颌设置在导板的上方,两片下颌设置在导板的下方,其中一片上颌与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上钳口,另一片上颌与另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下钳口;钳口拉力弹簧组件,包括两个拉力弹簧和四个连接销,两个拉力弹簧分别设置在导板两侧相应设置的弹簧孔内,四个连接销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的两端相连并分别穿过导板与对应的两片上下颌相连,每个拉力弹簧两端的连接销所连接的两片上下颌分别属于同一个上钳口或同一个下钳口,即两个弹簧分别连接上、下钳口,在上、下钳口之间提供拉力;钳口张开控制组件,包括推钮、回位弹簧和弹簧导杆,弹簧导杆环设在中壳体相应设置的槽孔内,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相连,回位弹簧套装在弹簧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快夹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连接体,与手柄通过销轴可转动相连; 壳体组件,为圆环形结构,由中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并与连接体固定相连; 导板,嵌装在中壳体内可沿中壳体转动; 钳口组件,由结构对称相同的两片上颌和两片下颌组成,两片上颌设置在导板的上方,两片下颌设置在导板的下方,其中一片上颌与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上钳口,另一片上颌与另一片下颌固定相连组成下钳口; 钳口拉力弹簧组件,包括两个拉力弹簧和四个连接销,两个拉力弹簧分别设置在导板两侧相应设置的弹簧孔内,四个连接销分别与两个拉力弹簧的两端相连并分别穿过导板与对应的两片上下颌相连,每个拉力弹簧两端的连接销所连接的两片上下颌分别属于同一个上钳口或同一个下钳口,即两个弹簧分别连接上、下钳口,在上、下钳口之间提供拉力; 钳口张开控制组件,包括推钮、回位弹簧和弹簧导杆,弹簧导杆环设在中壳体相应设置的槽孔内,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相连,回位弹簧套装在弹簧导杆上可沿弹簧导杆移动,推钮穿套在弹簧导杆上并挡在回位弹簧的外端,推钮的内端径向穿过中壳体的槽孔与导板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