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196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画书,包括内页,动画书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内页上的拉条和透光薄片;一底图案印刷在拉条上或者一底图案印刷在底图片上,底图片设置在内页上;翻开动画书,带动拉条,底图案和透光薄片相对移动,底图案透过透光薄片产生动画效果。在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动画书时,动画书的内页上印刷的图案、文字能产生立体、动画等艺术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画书,特别是涉及一种书内的图片具有动 感的动画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图书只有平面、静态的,没有动态的艺术效果。而要产生 连续的动态效果,例如电影,将一组画面连续在人的眼前快速闪过。 根据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人的眼睛会对一个光像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O. 05至0. 2秒。有了视觉暂留,我们的眼睛看任何东西时,都会产生一种很短暂 的记忆。把这些记忆记下来,连结在一起,我们就会看到动作,产生 "画面连续不断"的错觉。电影或者卡通给了我们一个动感的世界, 而目前的图书仍然是静态的,不能满足人们阅读的兴趣和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图书中的画面能产生立体、动画等艺术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画书,包括内页,动画书还包括一个设置在 内页上的拉条和透光薄片; 一底图案印刷在拉条上;翻开动画书,带 动拉条,底图案和透光薄片相对移动,底图案透过透光薄片产生动画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画书,包括内页,动画书还包括一个 设置在内页上的拉条和透光薄片; 一底图案印刷在底图片上,底图片 设置在内页上;翻开动画书,带动拉条,底图案和透光薄片相对移动, 底图案透过透光薄片产生动画效果。在翻开本技术所提供的动画书时,动画书的内页上印刷的图 案、文字能产生立体、动画等艺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动画书的立体图2是动画书一张内页立体图3是图2内页的A向视图4是明暗相间的透光薄片图5是动物运动在不同位置的交错重叠图6是图4和图5重叠时显示动物在某一运动位置时的静态图7是图2右内页13的展开图(实施例一); 图8是图2右内页13的展开图(实施例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动画书10、内页11、左内页12、右内页13、拉条21、右上内页22、右下内页23、孔24、透光薄片40、暗条42、明条43、底 图片50、条纹51、条纹52、底图案53、动画组件60、底图案81、 中心线L、偏离线L1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动画书10的立体图,动画书10包括封面和封底(图中未 示出),封面和封底之间有多个对开的内页11,每个内页11是一个 独立的动画,内页11由左内页12和右内页13组成,左内页12和 右内页13的连接处,称为中心线L。图2是动画书中的某一张内页11立体图,在左内页12上靠近中 心线L附近设置一拉条21,拉条21与左内页12相连接,连接处称 为偏离线L1。偏离线L1与中心线L不可重合,偏离线L1与中心线 L的距离称为偏离距离,优选偏离距离在2毫米至15毫米之间。因 此当翻动左内页12时,即左右内页相对转动时,左内页12会拉动 拉条21,使得拉条21会相对右内页13有位移。右内页13由右上 内页22和右下内页23构成,右下内页23与左内页12连接于中心 线L处。右上内页22比右下内页23小,即右上内页22比右下内页 23在宽度方向窄,但两者在长度方向相同,右上内页22与右下内页 23在上端、下端和右端使用胶水粘合,只有左端是开放的,供拉条 21伸入。右上内页22上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孔24。左内页12、右上 内页22和右下内页23可以由厚的纸或纸板制成。图3是图2内页的A向视图,即为内页11的俯视图,通过该俯 视图,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拉条21、右上内页22和右下内页23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图4是明暗相间的透光薄片图,透光薄片40上有类似百叶窗上明暗相间的条纹,即暗条42,明条43。所谓暗条就是不透光的,本图上是黑色的,所谓明条就是透明的,可以透光的,本图上是白色的。暗条42的宽度W1比明条43的宽度W2大得多。透光薄片可以用 塑料等透明材料加工而成。明条和暗条可以是互相平行的(本图中显 示是平行的),也可以不平行,甚至是其他形状的明暗相间。图5是动物运动在不同位置的交错重叠图,称为底图片50,底图 片50片中的底图案53以一只运动中的袋鼠为示例。底图案53是同 一只袋鼠在几个不同运动时刻的位置进行交错重叠形成的图案。每个 不同时刻的袋鼠图用黑色或者其他颜色来绘制。每个时刻的袋鼠图案 象被透光薄片40所切割似的,即暗条部分切割的显示是白颜色,而 明条部分被透过,被保留,显示黑色或者其他颜色。被透过的部分形 成条状,称为条纹。这样,每相邻两个条纹之间的距离W3等于暗条 宽度W1,每个条纹的宽度都相等,条纹本身的宽度W4等于明条宽 度W2。如图,条纹51和条纹52是同一时刻袋鼠尾巴上相邻的两个 条纹。制作底图片50中底图案53的过程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进行处 理。图6是图4和图5重叠时显示动物在某一运动位置时的静态图, 透光薄片40和底图片50前后重合,并保证明暗条与条纹是平行的, 不相交,则可出现如图6的图案,图6中的透光薄片40和底图片50 构成动画组件60。透光薄片40相对于底图片50在横向进行一个位移或者错位,如,位移距离W2,就会出现袋鼠奔跑的另一个静态图 案。如果连续将透光薄片40与底图片50进行位移或者错位,位移 距离大于W1,则可连续出现多幅图案,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就会感 觉袋鼠是在奔跑的。实施例一,图7是右内页13的展开图,图7显示了动画组件60 安装在内页11上的一种方式。将透光薄片40固定在拉条21上,具 体的,可将透光薄片40的上下两端与拉条21的上下两端粘在一起, 底图片50固定在右内页13上,可将底图片50的右端与右下内页23 的右端粘连,并使得底图片50可在拉条21与透光薄片40形成的空 间内左右移动;这样翻开内页11时,左内页12翻转自然拉动拉条 21,拉条21带动透光薄片40,这时透光薄片40是主动(而底图片 50是不动)进行位移的,所以透光薄片40与底图片50相互之间就 产生相对位移,在孔24内出现动画效果。还有一种将动画组件60安装在内页11上的安装方式(无图示), 例如,将透光薄片40安装在右下内页23上,而底图片50固定在拉 条21上;这样翻开内页11时,左内页12翻转自然拉动拉条21,拉 条21带动底图片50,这时底图片50是主动(而透光薄片40不动) 进行位移的,所以底图片50与透光薄片40相互之间也会就产生相 对位移,在孔24内出现动画效果。实施例二,图8是图2右内页13另一实施例的展开图,图8显 示了底图案81和透光薄片40安装在内页11上的一种方式。将透光 薄片40粘贴在右上内页22上(图示中示出);或者将透光薄片40粘贴在右下内页23上(图中未示出),就是将透光薄片40的上下两端与右下内页23上的上下两端粘贴,这时透光薄片40在高度方向 上比拉条21长,透光薄片40不与拉条21粘贴。本实施例中没有底 图片50,但有底图案81,底图案81的绘制原理与底图案53相同, 只不过底图案81是一只飞跃的鱼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进行交错重叠形 成的图案,上面还绘有水花。本实施例将底图案81直接印刷在拉条 21上。因此将右上内页22和右下内页23上合拢,上下两端粘贴好 后,打开内页11,左内页12翻转自然拉动拉条21,拉条21上的底 图案81与透光薄片40相互之间也就会产生相对位移,在孔24内出 现动画效果。不同图案的多个内页11可组成一本动画书10。权利要求1、一种动画书,包括内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画书,包括内页(11),其特征在于: 动画书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内页(11)上的拉条(21)和透光薄片(40); 一底图案(81)印刷在拉条(21)上; 翻开动画书,带动拉条(21),所述底图案(81)和透光薄片(40) 相对移动,所述底图案透过透光薄片产生动画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祖俊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