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宏专利>正文

害蜂安全采毒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87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于诱杀害蜂或其它有害昆虫的一种装置,特别是用于诱杀害蜂。在将害蜂杀死之前,利用本装置可以先将其体内的毒液采集出来。另外,本装置还具有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功能。这种装置有安全操作室、采毒器、处理室和防雨棚四个主要部分。它可以自行或借外力移动,用以安全地追逐、接近害蜂群,并能长时间连续作业。本装置可用于控制害蜂的扩散、蔓延和采集蜂毒。(*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afety mining toxic wasp pests trapp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device for trapping injurious bees or other harmful insects, especially for trapping wasp pests. Before using the device, the venom in the body can be collected. In addition, the device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ensur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operators. The device has four main parts, the safe operating room, the poison collector, the treatment room and the rain shelter. It can move by itself or by external force, so that it can be used to safely chase, close to the colony, and can work continuously for a long ti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spreading, spreading and collecting bee ven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安全地采集害蜂蜂毒,并能将其杀死的装置。适用于固定或移动作业,可有效地控制害蜂的扩散、蔓延。同时还能获取固态蜂毒,也适用于诱杀其它有害昆虫。下面以南美洲的一种害蜂为例说明。1956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遗传学家沃里克·埃期特克·克尔从非洲引进35只东非品种蜜蜂蜂王,准备作遗传试验,可是不料其中的26只蜂王飞逃。这种蜂到达南美洲后,在当地的生态条件下不断同当地蜂种杂交,迅速地繁殖起来。这种蜂处于野生状态,且具有异常凶暴的性情。目前总的蜂群数已超过1000万群,每年以100~200英里的速度不断向外扩散。波及巴西、阿根廷、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并通过中美洲继续向北扩散。据有关专家估计,1988年~1989年将到达美国的德克萨斯州。这种蜂的特性是反应灵敏、繁殖速度惊人、攻击力和追逐能力极强,习惯大批出动攻击人畜,伤害性很大,在当地已造成严重危害。据报道南美洲已有几百人被螫伤致死,使无数的家禽、家畜伤亡。由于它们异常凶暴,所以被人们称为“杀人蜂”或“杀生蜂”。专家们估计,杀生蜂到达美国以后将很难控制,每年会螫死一百多人,并将严重威胁美国的养蜂业。从而使近百种依赖蜜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毒采集装置,特别用于对有害、蜂群的采毒,并将其杀死,也适用于诱杀其它有害昆虫。其特征是在于它由安全操作室(1)、与(1)相连接的采毒器(2)、与(2)相连接的处理室(3)和在采毒器(2)上方的防雨棚(4)四个部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毒采集装置,特别用于对有害、蜂群的采毒,并将其杀死,也适用于诱杀其它有害昆虫。其特征是在于它由安全操作室(1)、与(1)相连接的采毒器(2)、与(2)相连接的处理室(3)和在采毒器(2)上方的防雨棚(4)四个部份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操作室(1)内装有排风装置(a)和通向采毒器(2)的吹风管(b)。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毒器(2)内具有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