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8354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纸定位机构,吹气机构,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所述吹气机构将纸堆吹散,便于单张纸的吸取,所述吸纸机构真空吸力大、能吸附任何规格的纸张,送纸机构将纸张前后尾接输送,便于节省覆膜及后道工序的分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紧凑,运转平稳,提高了单张纸输送成功率及送纸可靠性,从纸张下方吸取纸张,不会损伤印刷品表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印后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下吸式输 纸机构的覆膜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全自动覆膜机主要以上吸式输纸机构为主,这种上吸式 是指真空室位于纸堆的上方,通过真空室上的吸纸孔及真空室外部的输送皮 带上相对应的通孔,将纸张从纸张堆中逐张分离出来,吸附最上层的一张纸, 并运送之以备后续加工。上吸式覆膜机较为庞大,系统维护成本费用也高, 同时这种吸送方式存在损坏印品表面的隐患,这种输纸结构对印后的中小型 加工设备并不适用。而半自动覆膜机主要以消耗人工为主的人工送纸方式, 其突出的缺点是机器工作速度低、人工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这两种产品均 不能满足大多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输纸的、结构简单、运转平稳、送纸 可靠、能提高单张纸输送成功率、不会损伤印刷品表面的采用下吸式输纸机 构的覆膜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 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 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纸定位机 构,其特殊之处是工作台还设有吹气机构,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所述吹 气机构由内置于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位于左、右侧挡板面向纸张底侧部的吹气嘴,调节阀,管道,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与空气泵相连的吹气管道 所组成,左、右侧挡板空腔的上方与调节阀进气口相连,调节阀出气口经管道与左、右侧挡板的吹气嘴相连;所述吸纸机构由真空腔、阀门、与真空泵 相连的管道所组成,阀门位于真空腔下方,其出口经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所 述送纸机构由输纸辊、中间辊、张紧轮、传送带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带轮所 组成,张紧轮位于中间辊外侧压紧传送带;所述真空腔位于纸定位机构前规 定位刀前正下方,其间隔中有输纸机构传送带,真空腔置于传送带、输纸辊 及中间辊之间,真空腔在传送带正下方处开有真空吸孔,传送带上开有若干 均布的小吸孔,传送带带面略高于工作台台面。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出的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 膜机,所述吹气机构将纸堆吹散,便于单张纸的吸取,所述吸纸机构真空吸 力大,能吸附任何规格的纸张,送纸机构将纸张前后尾接输送,便于节省覆膜 及后道工序的分切。本技术机构紧凑,运转平稳,提高了单张纸输送成 功率及送纸可靠性,从纸张下方吸取纸张,不会损伤印刷品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吹气机构简图。图3为图2B-B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简图。图5为图4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 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l,工作台2,安装在工作台 上的纸定位机构3,吹气机构4,吸纸机构5及送纸机构6。图2、图3为本技术吹气机构简图。所述吹气机构由内置于左、右侧 挡板内的空腔41,位于左、右侧挡板面向纸张49底侧部的吹气嘴42,调节 阀43,管道44,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与空气泵相连的吹气管道45所组成, 左、右侧挡板空腔的上方与调节阀进气口相连,调节阀出气口经管道与左、 右侧挡板的吹气嘴相连。由空气泵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经左、右侧挡板 内的空腔、调节阀至吹气嘴,从吹气嘴吹出的气流面向纸张底侧部吹,吹气 嘴调节阀可调整吹气量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纸张的重量,将堆叠的纸从底部 向上浮起。随着吹气量的增大,气体聚集在待送纸张的下方,形成气垫将整 个堆叠在工作台上的纸张浮起,因吹嘴安装在工作台的底部及近底的侧部, 纸张一张张浮起,纸张沿垂直方向散开,散开的纸张便于吸纸机构单张纸的 吸取。图4、图5为本技术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简图。所述吸纸机构由真空 腔51、阀门52、与真空泵相连的管道53所组成,阀门位于真空腔下方,其 出口经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所述送纸机构由输纸辊61、中间辊62、张紧轮63、 传送带64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带轮65所组成,张紧轮位于中间辊外侧压紧 传送带。所述真空腔位于纸定位机构前规定位刀31前正下方,其间隔中有输 纸机构传送带,考虑到真空腔的尺寸,送纸机构增设了中间辊,将真空腔置 于传送带、输纸辊及中间辊之间,为防止传送带松弛,又增设了张紧轮,调 节传送带的张力。真空腔在传送带正下方处开有真空吸孔54,传送带上开有若干均布的小吸孔66,图5给出了真空吸孔及皮带小吸孔的示意图。传送带 带面略高于工作台台面,便于纸张的吸附及传送。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几乎是同时工作的,真空泵启动不断地抽取真空腔 内的空气,在真空吸孔处形成负压区,透过传送带上的小吸孔吸住最底层的 一张纸,与此同时,送纸机构的传动轴的带轮将动力传递给传送带,传送带 将吸附在其上的纸送后续工序。当该张纸的尾部通过真空吸孔一半时,由于 真空吸孔处的负压会将其后的一张纸吸附住,这样纸张前后尾接输送,便于 节省覆膜及后道工序的分切。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不断地将前后尾接的纸张往 前送,开始送进新的一张纸。上述实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 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纸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工作台还设有吹气机构,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所述吹气机构由内置于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位于左、右侧挡板面向纸张底侧部的吹气嘴,调节阀,管道,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与空气泵相连的吹气管道所组成,左、右侧挡板空腔的上方与调节阀进气口相连,调节阀出气口经管道与左、右侧挡板的吹气嘴相连;所述吸纸机构由真空腔、阀门、与真空泵相连的管道所组成,阀门位于真空腔下方,其出口经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所述送纸机构由输纸辊、中间辊、张紧轮、传送带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带轮所组成,张紧轮位于中间辊外侧压紧传送带;所述真空腔位于纸定位机构前规定位刀前正下方,其间隔中有输纸机构传送带,真空腔置于传送带、输纸辊及中间辊之间,真空腔在传送带正下方处开有真空吸孔,传送带上开有若干均布的小吸孔,传送带带面略高于工作台台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纸定位机构,吹气机构,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出的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所述吹气机构将纸堆吹散,便于单张纸的吸取,所述吸纸机构真空吸力大、能吸附任何规格的纸张,送纸机构将纸张前后尾接输送,便于节省覆膜及后道工序的分切。本技术机构紧凑,运转平稳,提高了单张纸输送成功率及送纸可靠性,从纸张下方吸取纸张,不会损伤印刷品表面。文档编号B65H5/02GK201287979SQ200820150298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宏昌, 杨晓鸣 申请人:上海欧励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下吸式输纸机构的覆膜机,其下吸式输纸机构包含有机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纸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工作台还设有吹气机构,吸纸机构及送纸机构;所述吹气机构由内置于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位于左、右侧挡板面向纸张底侧部的吹气嘴,调节阀,管道,左、右侧挡板内的空腔与空气泵相连的吹气管道所组成,左、右侧挡板空腔的上方与调节阀进气口相连,调节阀出气口经管道与左、右侧挡板的吹气嘴相连;所述吸纸机构由真空腔、阀门、与真空泵相连的管道所组成,阀门位于真空腔下方,其出口经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所述送纸机构由输纸辊、中间辊、张紧轮、传送带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带轮所组成,张紧轮位于中间辊外侧压紧传送带;所述真空腔位于纸定位机构前规定位刀前正下方,其间隔中有输纸机构传送带,真空腔置于传送带、输纸辊及中间辊之间,真空腔在传送带正下方处开有真空吸孔,传送带上开有若干均布的小吸孔,传送带带面略高于工作台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鸣张宏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励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