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79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药饵容器,呈扁平状,由上下2块板以及与该2块板相结合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壁具有可使蟑螂类接触通过的至少1个小孔,在该容器内部形成了高度处在能使蟑螂类的触角的尖端触及到的范围内的、并能使蟑螂类在横方向上自由移动的空间,在与上述小孔不邻近的上述内壁的内侧上紧密地设置着药饵。(*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ait container

A bait container is flat, with the side wall composed of 2 plates, 2 plates 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ide wall can make contact with cockroaches at least 1 holes within the container formed in the height range of cockroach class antennae the tip touches the inside, and can make the kind of cockroaches move freely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in the space, with the small hole is not adjacent to the inner wall on the inner side of closely arranged ba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驱除蟑螂类的药饵容器
技术介绍
蟑螂类的习性是喜欢栖息于狭窄、黑暗和空气不流通的空间,并且喜欢钻缝隙。为了开发一种有效的蟑螂类驱除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各种探讨,利用蟑螂类的上述习性,专利技术出一种新颖的药饵容器,该容器具有能使蟑螂类容易进入的进入口、和使蟑螂类进入后能从容地接触药饵并能容易地转身退出的空间。对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是由上下2块板以及与该2块板相结合的侧壁构成的扁平状药饵容器,它的特点是,该侧壁具有可使蟑螂类接触通过的至少1个小孔,在该容器内部形成了高度处在能使蟑螂类的触角的尖端触及到的范围内的、并能使蟑螂类在横方向上自由移动的空间,在与上述小孔不邻近的上述内壁的内侧上紧密地设置着药饵。设在本申请容器侧壁上的小孔的大小以驱除对象的蟑螂类能够接触通过为宜,具体来说是能使蟑螂类身体的背面、腹部和侧面在与小孔的周缘接触的情况下勉强通得过的那种程度的大小。由于蟑螂类身体的大小因蟑螂的种类、生长情况等而异,所以小孔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考虑到蟑螂类的体形,上述小孔以横向长的形状为宜,例如长方形、椭圆形等形状。考虑到蟑螂类的进入率,上述小孔以设置多个为宜。在设置多个小孔时,小孔大小可以是均一的,但由于通常作为驱除对象的蟑螂类身体的大小因蟑螂的种类(例如黑蟑螂、褐蟑螂等)、生长情况等而异,所以,为了有效地使各种蟑螂类进入本申请的容器中,最好是设置能分别适应各种大小蟑螂的、也就是大小不同的小孔。本申请容器所使用的药饵应紧密地设置在不与上述小孔邻近的侧壁的内侧,最好是设在拐角等由该侧壁所形成的空间中的狭窄部位上。由于将药饵设在本申请容器的边角处,这种地方正是蟑螂类所喜欢的狭窄、黑暗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所以能使其放心地进食药饵,而且,容器内的空间是无间断地连续着的,因此能为蟑螂类提供一个可以向横向自由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蟑螂类进入之后,进食药饵后能容易地转换方向,以便退出本申请的容器。本申请容器的内部高度处在使蟑螂类的触角的尖端能触及容器内顶面的范围内。为了固定住用于本申请容器的药饵,最好在本申请容器的下板内侧的一定位置上设置用于收容、固定该药饵的收容框架和在本申请容器的上板和/或下板的一定位置上设置支承棒。本申请容器使用的药饵可以是通常使用的驱除蟑螂类药饵,例如以fenitrothion(杀螟松)、hydramethylnon为有效成分的药饵,而且,这些有效成分可以经过微缩胶囊化的加工。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a)是第1实施例的斜视图; (b)是将第1实施例的上板卸掉后的平面图;(c)是第1实施例的纵向断面图;图2(a)是第2实施例的斜视图;(b)是将第2实施例的上板卸掉后的平面图;图3(a)是第3实施例的斜视图;(b)是将第3实施例的上板卸掉后的平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a)~(c)示出了第1实施例的容器A。该容器A是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它由每边长约45mm的正四角形下板和每边长约45mm的正四角形凸状上板以及高约10mm的4块侧壁1构成,其内部高度约为13mm。在上述4块侧壁中的2块侧壁上设有宽7mm、高4mm的长方形小孔2,在其余的2块侧壁上设有宽21mm、高7mm的长方形小孔3。在该容器的下板上设有与相邻接的2块侧壁的内侧紧密连接的收容框架5,其内收容着直径约15mm、高约6mm的圆柱形药饵4。在被收容框架包围的下板中央部设有支承棒9,与其相对应,在上板上也设有支承棒9,它们与收容框架5一起固定着药饵。下板与侧壁、以及侧壁与侧壁之间都是垂直连接的,它们共为一体地形成了凹形基体a。在该容器上板7的4个角上备有连接用的轴6,在上述凹形基体a的4个角上备有供上述轴6插入的插入孔8。图2(a)、(b)示出了第2实施例的容器B。该容器B是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它由正八角形的上下2块板和8块侧壁中的5块相邻接的侧壁上交替地设有供蟑螂类出入的长方形小孔2以及比小孔2大的长方形小孔3。在该容器的下板的内侧上设有收容框架5,它与没有设置上述小孔的3块侧壁中中间的那一块的内侧紧密连接,其内收容着药饵4。下板与侧壁、以及侧壁与侧壁之间共为一体地形成了凹形基体。在该容器上板的8个角中每隔1个角、即在4个角上备有连接用的轴6,在上述凹形基体的8个角中每隔1个角、即在4个角上备有供上述轴6插入的插入孔8。图3(a)、(b)示出了第3实施例的容器C。该容器C是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它由十字状的上下2块板和连续曲面状的侧壁构成。在上述侧壁1的4处凸面中的3处凸面上设有长方形小孔2。在夹在上述凸面间的凹面中的2个凹面上设有比小孔2大的长方形小孔3。上述下板与侧壁共为一体地形成了凹形基体。在上板的4处备有连接用的轴6,在上述凹形基体的4处备有供上述轴6插入的插入孔8。产业上的实用性由于本申请容器的形状可以提高蟑螂类进入容器的进入率以及蟑螂进食药饵的进食率,所以,使用本申请的容器能有效地驱除蟑螂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饵容器,呈扁平状,由上下2块板以及与该2块板相结合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壁具有可使蟑螂类接触通过的至少1个小孔,在该容器内部形成了高度处在能使蟑螂类的触角的尖端触及到的范围内的、并能使蟑螂类在横方向上自由移动的空间,在与上述小孔不邻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川文康千保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